APP下载

在吟诵经典中成长

2022-12-05□刘

江西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鹿鸣将进酒

□刘 燕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我成为学校吟诵协会常务司司长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每每想到《诗品·序》中的这句话,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学校是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传承基地的普通话吟诵实验高校,接受首都师范大学在吟诵方面的学术指导。在彭飞副教授的倡议下,学校人文学院成立了吟诵协会。共同的兴趣,把爱好文学吟诵的同学聚集在一起。

虽然吟诵较为冷门,但是许多同学因对古诗词充满热爱而报名加入吟诵协会。经过筛选,20多名同学当选为协会成员。协会下设曲韵司、明镜司等部门。汉语专业的黄晶晶当选为协会会长,我当选为常务司司长,负责吟诵协会的日常组织工作。

协会成立后,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跟着彭飞副教授学习诗词吟诵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不定期地开展吟诵比赛。我们进步很快,同学们追寻诗词文赋本源的韵味,现在能吟诵经典、传承雅言,再现古代士人吟诵的生动情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是我成为常务司司长后带领社员学习的第一个吟诵作品。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歌行体。何谓歌行?顾名思义,就是吟唱时速度快、节奏均匀的诗歌。歌行体的吟诵,要依韵行调,按照含义判断哪句高、哪句低,还要气韵流畅、跌宕起伏,如游龙出没,一气呵成。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渐渐能熟练吟诵。就拿《将进酒》中第一句的吟诵来说,究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声调高,还是“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声调高?经过判断,黄河水是从天上流下来,更让人震撼,应该用高的声调来突出。你以为这样判断就可以了吗?不,还要再详细判断哪一句的哪个部分应该声调高,哪个部分的声调应该拉长。以此类推,每一句都是这样,都要细心揣摩。当然,我们在吟诵《将进酒》中遇到的困难远远不止这些,但有困难才会有收获。虽然协会人数比较少,但是在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知名度越来越高。于是,很多文学类社团都喜欢找我们一起开展活动,大家一起学习吟诵知识,让更多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最近,吟诵协会受人文学院学生会和学校社联邀请表演吟诵节目。我被委以重任,教社员吟诵《诗经》中的作品《小雅·鹿鸣》。《诗经》以四言为主,它的吟诵节奏还是比较均匀的,如钟鼓之音般和谐,也就是轻重相应,因此吟诵时要有从容不迫的样子。如吟诵“呦呦鹿鸣”时,“呦呦”二字要拖长,“鹿”字要短促而嘹亮,“鸣”字也要拖长,整体要流畅和谐,依此类推。

那天中午,我们穿上汉服,在学校一号教学楼旁边的园林里,吟诵了一首《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当古典与流行碰撞、传统与现代接壤,我们用吟诵表现出了古诗词的优美,同学们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吟诵协会是我们的第二课堂,温暖且舒适。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协会的大一新生学习吟诵的劲头并不弱于大二的学长。在一次“诗词讲解大赛”中,一个大一的学弟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在场的每一个评委都对他赞赏有加。在他夺冠后,作为他的学姐,我也感到自豪。

因为社团,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我们的知识与日俱升,我们的快乐日益翻倍。我很幸运能在吟诵协会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和他们一起成长。同时,在成为协会部门的负责人后,我有了更强的责任感,让我更努力地学习吟诵知识,和小伙伴们一起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鹿鸣将进酒
误会!误会!
将进酒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且听鹿鸣
《呦鹿鸣》正当其时
《将进酒》朗读教学之五境
千秋殁
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