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长乡里莲花开

2022-12-05王卫斌

江西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白莲金华莲子

□王卫斌

福建省长汀县铁长乡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东麓,境内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素有“汀州后花园”美誉。但山高路远、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反过来又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2017年4月,铁长乡政府驻地铁长村积极探索激励性产业扶贫机制,引进一家农业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在铁长河东岸种植百余亩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的白莲。一时之间,各级领导干部、各路媒体记者、各地商人和游客纷至沓来,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破天荒有了一点知名度。然而好景不长,这家农业公司只做了两年就嫌来钱慢,打起了退堂鼓,举全村之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白莲基地,面临着分崩离析、功亏一篑的命运。该村青年黎金华把这种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莲基地就建在他家门口,不仅为他父母提供了务工机会,增加了土地流转等收入,还极大地改观了他家的环境面貌,集聚了旺盛的人气。如果白莲基地没了,对村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他想了很久,决定接手白莲基地,进行创业。

责无旁贷挑大梁,半路出家再创业

黎金华家庭经济条件从小就不好,直到他返回家乡自主创业,在长汀县城开了一间电焊加工店,状况才有所好转。

黎金华意识到,在农民千军万马跳“农门”,削尖了脑袋往城市挤“独木桥”的时候,作为一个农村土生土长的人,是国家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受益者,面对家乡白莲基地这个地方产业,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条件站出来挑大梁、唱主角,收拾这个“烂摊子”。

2019 年4 月,黎金华放弃了日收入高达千元的电焊加工业务,主动找到铁长村村委会签订了白莲基地的经营合同,并以妻子的名义注册成立了长汀县董玉梅家庭农场,办理了种植莲子和休闲农业观光的营业执照,半路出家的他正式开启了再创业之旅。这一年,他投入资金30 多万元,修通了莲田环形路和直达他家门口的硬化公路,搭建了一个白莲加工车间,购置了旋耕机、空气能果蔬烘干机、剥壳去皮一体机等整套机器设备。这些投资几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

万事开头难,缺少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黎金华的短板。因为白莲不同于一般的常规农作物,对“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每个要素、每道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黎金华多次前往江西省的白莲主产区拜师求教,深入大学生创业的河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先后参加了长汀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以及龙岩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他还委托铁长乡农资经销店的老板,从江西省聘请了一个技术指导员,并自费订阅购买了大量科技报刊书籍,一有空闲就埋头攻读。通过边干边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黎金华很快就从白莲种植加工的门外汉,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由于他严格按照环境生态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规范操作,绝不使用有害化学药物,从而确保了白莲食补养生、原汁原味的品质,成品一出来,长汀县城6家客商就闻风而至,把白莲产品包销一空。但正因如此,间接也影响了产量和卖相,白中带黄、表皮起皱的优质莲子反而不为一般消费者所识赏,结果并没有卖到好价钱。特别是在白莲初花期,当地持续低温多雨,在盛花期又遇到罕见的酷热干旱,导致莲蓬少、籽粒小,全年干莲子总产量不足4000 斤,总计亏损了20多万元。

首战失利不气馁,逆势飘红转乾坤

黎金华首战失利,社会上闲言碎语铺天盖地而来,都说他放着平路不走爬大坡——自讨苦吃。业界甚至有“好心人”断言,照他这样再干几年,可能会赔光家产,并向他传授起死回生的“秘诀”。黎金华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事关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产品质量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当务之急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提高产量。

2020年,黎金华在原有100亩莲田的基础上,毅然承接了另外一个农户退出的20 亩莲田,全面进行了深翻旋耕处理,全部引种了抗性强、生长期长、结实率高的太空莲。他还跟附近的学校、机关单位和养殖场联系,收集到了大量腐熟的有机肥料,并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修筑了一座大型蓄水池,有效地提升了莲田肥力,保证了灌溉用水,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一年,白莲的长势和收成明显好于往年,总产量将近翻了一番。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白莲的消费需求,再加上劣质莲子对市场的低价冲击,按照往年的正常价格已经很难批发出去了。黎金华充分发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本土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利用不同场合见缝插针,直接向身边的生意人和消费者推销莲子,批零兼售。他母亲和妻子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网络向外界推销自己的产品。有一位外地退休教师被他母亲朴实无华的言语所打动,主动按市场最高价下单邮购了几十斤干莲子,并特意叮嘱她不要卖得太便宜。

本地消费者更是眼见为实、口口相传,对他家莲子的品质深信不疑,除了自家食用,还作为家乡特产馈赠友人。黎金华一家人硬是凭借忠厚老实、货真价实,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基本上占领了铁长乡及周边部分乡镇的白莲消费市场,远销到北京、山东和江苏一带。虽然销量小、进度慢,但相对单价更高,平均每斤卖到了40多元,顶住了特殊时期不利因素带来的巨大压力。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城里待不下,在农村又找不到活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黎金华的白莲基地吸纳了16户贫困家庭参与日常管理,由于劳动强度小、工作时间弹性大,老弱病残都适合,务工顾家两不误,临时性务工人数最多时有40多人,计件日收入最高的达到200元。贫困户王金子的老公患佝偻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傅观音妹的小儿子上山采摘红菌不幸跌亡,她和小儿媳艰难抚养两个幼女,她俩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妇女了,但完全可以胜任莲子去皮、通芯和包装等简单操作,不出远门每天就能赚到几十元工资。

驾轻就熟入佳境,不等不靠又出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和危险迹象,引起了黎金华的深思,让他更加理解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农村,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2021 年,黎金华经营白莲基地渐入佳境,每亩干莲子单产达到了150斤。他的“汀香源”莲子通过了专业机构的检验,认证为坚果类绿色食品,新品在11月底就被各地客商和消费者订购完了,竟连自家食用和送亲戚朋友的都没有留下,每斤单价涨到了48元。有些村子的村支书还几次登门造访,邀请他去指导创业。

白莲基地的经营走上了发展轨道,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白莲基地里,有20多亩处于高燥和低洼地势的莲田,因缺水或内涝而完全抛荒;有30 多亩长势良好、成熟在即的莲田,一夜之间被野猪群拱了,颗粒无收;一些游客会随手采摘莲花、莲蓬,屡禁不绝等,这些困难直接减少了他的经济收益,明显增加了他的经营风险,每每令他欲哭无泪。但他最终冷静下来一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灾难防,市场未卜,创业不能等、不能靠,自己的事业还是要靠自己去奋斗。

下一步,黎金华打算把莲田周边约200 亩耕地全部承租下来,形成白莲连片种植规模效益;铺设全自动喷淋系统,改善莲田小气候;采用真空包装、礼盒套装,开发利用莲叶、莲蓬、莲芯等副产品,力争打造、打响“汀香源”莲子地理标志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他还将尝试开设农家餐馆、乡野民宿等项目,延伸完善白莲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带动更多农户就业创业。他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定可以让自己和乡亲们都富起来。▲

猜你喜欢

白莲金华莲子
池上
岁朝清供
寿鹤延年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莲子飞上天
红气球请客
白莲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煮不烂的莲子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