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技立身 绽放人生
——记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连俊茂

2022-12-05刘伟林

江西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成龙技能老师

□本刊记者 刘伟林

他从平凡中起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的工作不在显眼处,却于静默中绽出别样的精彩,发出璀璨的光芒。15年来,他勤奋学习,锐意进取,拼搏奉献,为九江地区的制造业和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面对记者,他朴实的话语与憨厚的脸上流露出对工作的热爱,谈起自己擅长的专业时,有一种狂放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让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他所在的办公室不大,里面被隔成几个工作间,其中一间属于他,干净的桌面与简单的座椅显示了他的谦逊与质朴。他始终扎根一线探索创新,铸牢师德基石,以德立教,以德立学,他就是先后获得“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2021年江西省能工巧匠”等称号的连俊茂。

从懵懂到热爱

2003 年,连俊茂考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谈起当年的高考经历,连俊茂说,他当时填报志愿时,根本不知道数控技术是什么,在懵懂中填报志愿,也是懵懂地来到学校就读。没想到入校后,他逐渐对数控专业从一无所知到产生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他经常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专业知识并常常从早到晚在实训室练习普通机床操作。他这种对机床由衷的热爱,可能跟他的父亲有关,因为他父亲就是做机修工作的,在当地算是一位机修能手,当地人家里的机器碰到什么“疑难杂症”都会找他父亲看看。面对记者,连俊茂腼腆一笑,说:“可能正是这种遗传因子,让我对机修上手极快。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跟师傅干活,虚心向师傅请教,师傅也喜欢我这个学生。看到师傅忙,我就一边观摩一边拾取零件,把师傅操作的程序牢记在心。”等到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连俊茂已能独自操作机床加工全套绕包机零件,19岁的他手上已长满老茧。

正是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连俊茂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多面手,查阅图纸、更换刀具、数控加工等样样精通。2006 年,他被学校选派参加全国数控大赛,在这次大赛上他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是江西省历年来最好的成绩,实现了江西在全国技能大赛上成绩零的突破。因为他取得的成绩,学校有了很大的改变,引进了很多先进设备,他又被海选送到国家数控研究所培训。在培训期间,他刻苦努力,认真操作设备,遇到困难,除了向专业人士请教外,还自我摸索,有时就睡在机床旁边。连俊茂知道,学校引进的那些先进设备,正等着他学成归来。

勇于创新,攻克难关

在日常工作中,连俊茂基本称得上是一个工作狂,参加工作15 年来,他白天上课,晚上训练,扎根在实验室内研究数控技术。因工作任务繁重,基础条件差,他就减少休息时间,挤出时间自学,甚至在出差途中也要带本专业书在火车上学习。在教学上,他要求学生认清自己,把学历提高,精益求精,千万别懈怠,加强对自己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来回报学校与社会。

多年来,连俊茂潜心探索,致力研究多孔陶瓷生产的制件。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没有放弃,反而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研究中。连俊茂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吃惯了苦的人,越是遇到挫折,我就会越挫越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有面对挫折、正视挫折,你才能取得成功。”凭着这种勇于探求的精神,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摸索与挫折后,他最终攻克技术难关,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操作工艺和方法,取得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他主持或参与校级、省级“多孔陶瓷燃烧板模块化模具研发”课题研究,获得多孔陶瓷制品相关专利2 项,产品获得科技成果奖并广泛应用于多家企业,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进行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

在生活中,连俊茂对待学生就像家长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看到学生们的训练十分艰苦,他就经常请学生到家里改善伙食。2018年,学校组织师生积极备战“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选手们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与刻苦训练,历经国内选拔赛、决赛和国际选拔赛的激烈角逐,终于从众多职业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与另外两所国家示范性院校组建三支代表队,代表中国进入国际决赛,与其他金砖国家选手同台竞技,实现了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国际赛项成绩的历史性突破。

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学生

作为一名专业课程老师,连俊茂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以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每次新生入学时,他教导学生“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学生钟海洋对记者说:“我跟连老师就像是朋友,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去找连老师帮忙解决。连老师不管手头有多忙,从不推辞。特别是在比赛训练的时候,连老师对我们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从饮食到睡眠,几乎是全程跟踪。”

2017 年,连俊茂担任数维1701 班班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建档立卡户学生彭伟光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了解,彭伟光的父亲患有尿毒症,长年需要治疗,主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因彭伟光父亲需长年透析,给这个家庭造成了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彭伟光的性格比较内向,人也比较自卑,经常沉默寡言,不怎么爱与同学交往,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了解到彭伟光的家庭情况后,连俊茂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找彭伟光谈心、交流,努力让彭伟光走出心灵的阴霾。彭伟光的学习基础较差,不懂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连俊茂利用课外时间,以“开小灶”的方式,把彭伟光带到实训室学习设备维修,专业指导,精心呵护,并告诉他一定要通过努力来回报父母。在连俊茂的帮助下,彭伟光的生活终于回到正轨,用功学习,逐渐掌握了智能制造产线机械人编程。目前,彭伟光在武汉一家大型企业担任项目经理,他说是连老师和技能改变了他的命运,如果没有连老师,就没有他的今天。

在教学中,连俊茂总结了一套技能教学、技能竞赛指导的成功经验。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多次在国际与国内荣获大奖,学生毕业后大多服务于九江等地区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为江西省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指导的学生有近一半在军工企业和船舶配套件生产企业就业,为国防军工和地方企业输送了大批“敬业精神好、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在采访中,学生杜成龙告诉记者:“我跟连老师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平时交流时他就像我的兄长,对我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操控机床方面,做零件的时候更是严苛。正是这种高要求,让我得到了成长。”

当年,杜成龙来学院后,就跟随连俊茂学数控专业,主要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做军工设备用的页片。杜成龙虽然学习基础差,但在连俊茂的带领下,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因这种军工设备很多人都不会操作,连俊茂本人也不会。于是连俊茂带着杜成龙边摸索边实践。师徒俩还得全国到处跑,长途奔波,白天找专家“取经”,晚上回到宾馆又继续切磋,吃了不少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成龙终于取得了成功,在全国技能大赛上,他拿到了“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可以说,杜成龙的成功,跟连俊茂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2018 年,在连俊茂的班上,有个学生疑似得了白血病。该学生当时晕倒在地,去医院检查后,血小板急剧下降,医院认为该学生有患白血病的可能,于是打电话叫连俊茂过去。他二话不说,直奔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连夜把该学生转往好一点的医院检查。因该学生父亲是个残疾人,常年卧床不起,母亲在家照顾父亲,不能前来。连俊茂只好留在医院帮忙照顾该学生,一连5 天5 夜坚守在学生身边。在这期间,学生们也自发轮流前往看望、照顾该学生,连俊茂的爱人更是做饭送到医院,忙得连轴转。因发现及时和治疗得当,约半个月后,该学生的身体得到康复。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该学生的变化比较大,彻底改变了叛逆的性格,变得健康阳光了。

采访结束,连俊茂对记者说:“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始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要求自己,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扎扎实实,努力做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连俊茂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岗位上的普通教师,但他在艰苦的蜕变中完成了质的飞跃,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成龙技能老师
物种缘何濒危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老师,节日快乐!
画唇技能轻松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寻找成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