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武当武术发展研究

2022-12-04鲍黎明马世坤

武术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武当武术文化

鲍黎明 马世坤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璀璨的瑰宝,武当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内丹养生和技击相兼容的拳术、器械、功法等为表现形式,[2]形成武当武术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

1 武当武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1.1 全民健身的开展为武当武术提供新平台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所谓全民健身,就是要全民一起参与。武当武术作为内家拳的代表,有其独特的养生功法,道家思想精髓贯穿于武当武术之中,道教引导术最核心的内容首推五禽戏,它具有宣导气血、锻炼肢体、疗病健身的目的,武当武术中的武当拳、武当太极拳、武当五行养生功、武当太乙五行拳等,都具有简单易学、受众面广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能够达到舒经活血、柔肢润脉、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武当武术中的太极拳、养生功法,不受天气、场地的限制,锻炼方式具有灵活性,面对不同层次年龄群体,具有不同的运动效果,能够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纲要》还明确提出要对体育社会指导员进行科学指导,有利于武当武术爱好者、传承者借此机会对武当武术进行广泛交流,进一步对武当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发展机遇。

1.2 健康生活的提高为武当武术提供新路径

《纲要》提出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对个人、家庭、社会进行有效指导与干预。学习武当武术,不仅能转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有利于生活品质的提高。步入新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向更高的精神层面的渴望。运动会使人变得健康,但是一些过度激烈和对抗性强的项目不具有普遍性。武当武术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人坚定的意志品质。对于青少年来说,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至关重要,武当武术的学习,可使他们体质得以增强,还能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对悠久的中华武术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工作生活之余,不受场地的限制,打打太极拳,或习练健身气功有利于缓解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还能达到锻炼身体,舒心静气的目的。随着武当武术标准化发展,逐渐成为人们锻炼身体和增进健康的重要途径。

1.3 健康教育的推广为武当武术提供新思路

目前,健康教育已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不再是传统的重学科,轻体育的老观念。可以看出,武术进校园是大势所趋,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据有关报道,武术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体育课成为第四大主科,并将武术作为第一类考核项目。湖北十堰地区利用天然的地域优势和教学资源,率先将武当武术引入校园,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在十堰高校也积极开展武术课程。武汉体育学院,为推广武当武术标准化发展,进行“两拳一器械”的竞赛套路整编,[3]2021年举行的湖北省武当拳交流大赛在武当山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参赛运动员规模达10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武当武术爱好者参与这场盛会。武当武术进入校园,能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武术讲“习武先习德”,这里的“德”,是道德,是武德,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武当武术的学习有利于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塑造,健康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

2 武当武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挑战

2.1 武术文化的冲击性

武术界素有“南崇少林,北尊武当”美誉,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武当武术的发展举步维艰,虽然作为非遗项目,对其的重视程度不管是从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未能将武当武术推向全国。相比之下,少林武术闻名世界,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更是将“习武热”推向了高潮,一时间少林武术成了时代的代名词,在河南地区,还有大规模的专业武校培养。武术入奥的提出,竞技武术的发展得到了较大提升,逐渐朝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方向发展。竞技武术将武术动作进行标准化、细化、量化,以便于在比赛过程的评判,而武当武术作为传统武术,虽然保留着技击性的本质,但是竞技性不足,没有“高、难、美”动作的加持,减少了观赏性。竞技化趋势的发展,冲击了武当武术的文化内涵与技击本质[4],导致武当武术在传承与推广的过程中后劲不足。

2.2 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

近年来,随着武当武术申遗成功,武当武术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对武当山武术资源的整合优化,武术馆校的管理以及武当武术产业化的发展都存在问题。武当武术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十堰市武当山地区,对于武当武术开展现状而言,在特定区域开展效果较好,对于周围其他城市的影响略显不足,没有能够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普及推广,武当武术的发展速度与时代要求相差较远,为了高速高质量发展武当武术,当地政府结合武当山特定环境制定政策,由于体制管理、经费开支等原因导致众多组织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不严谨,缺乏沟通交流等问题。武当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武术资源,这些资源都为武当山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武当山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推广道教文化、武当武术文化,但内容效果都差强人意,甚至阻碍了文化的传播交流。

2.3 自身传承的封闭性

几乎一切以技艺为内容的文化传承无不有赖建立师徒关系而达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5]在新时代背景下,武当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所蕴含的道家智慧,在武当武术的功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武术作为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原始的捕猎生存到军事活动再到民间武术,经历无数先人的实践、总结、传播,创造出了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拳种、器械、功法,成就了一代代武术家。在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下,武当武术的传承问题也迫在眉睫,我们熟知的传承方式无外乎师徒传承。在老一辈武术人的思想观念里,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徒弟,是行了跪拜礼才承认的师徒关系。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少的人能够从事较为艰苦的武术学习,武术这种基础训练要求极高,短时间难以见成效,训练周期长的运动项目,并没有得到年轻人的普遍青睐。对于后继无人现象,老武术人宁愿将这项功法失传也不愿随意传授。

3 武当武术在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3.1 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015年与北大学子座谈会中也多次谈到文化自信的问题[6]。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华夏文化,纵横五千年,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经过历史沉淀,时至今日,优秀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它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这些都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强烈认同。武当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武术更应该承担起在新时代健康中国背景下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将武术文化的思想精髓进一步传播与发展的历史重任。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武术文化伴随着地域性特征,进而演变出不同种类的表现形式,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构成了中国武术的地域特色。武当武术作为地方武术,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国道教“三玄”学说,《易经》《老子》《庄子》合称三玄。[7]时至今日,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传世经典。在此“三玄”哲理上形成的武当武术,更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坚持武当武术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动文化强国的发展。

3.2 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机制

武当武术在国家大力繁荣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为更好地展现武当武术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体育价值充分展现,需要当地政府或当地武当武术协会有关部门,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通过规范的制度去保障武当武术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管是从武当武术文化的传播,还是武当武术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都是为推动武当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武当山特区十一五武当武术发展规划”“十堰市十一五旅游产业规划”“十堰市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还创办了各种杂志刊物,成立众多的组织机构。[8]试图通过政策的扶持和组织机构的成立。为武当武术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管理制度需要上下齐心,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协同配合,对于目前武当武术发展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相关部门应进行自省与自我批评,不断地在发展过程中汲取教训与经验。武当武术长足的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管理机制。

3.3 加强创新意识,推动文化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9]为新时代武当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南。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根基,武术的文化创新是其文化自信体系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10]武当武术要在新时代健康中国背景下得到发展,需要创新与发展,武当武术的创新,要大胆迈出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一步。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演变成适应这个时代的产物,武当武术也不例外。不要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利用互联网时代,线上武当武术教学,短视频的推广都为武当武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要,提供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不仅能达到产业化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的发展。

4 结语

武当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传承至此,尽管武当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威胁与挑战,但是它的发展机遇与优势也日渐突出。新时代背景下,武当武术的发展将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探索武当武术优秀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坚持武当武术的核心与本质,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奉献自己力量,从而推动武当武术的传播与发展。

猜你喜欢

武当武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当佳境
武当还馍录
谁远谁近?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武当秘传太极拳图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