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数字经济立法的“江苏样板”

2022-12-02本刊评论

人民与权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公共数据条例数字化

☉本刊评论

数字化浪潮席卷下,全新的数字时代已经到来。数字技术的应用,正日益丰富和拓展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江苏在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的同时,也存在数字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数字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等问题。

破解数字经济发展难题,离不开法治保障。5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在国家层面尚未进行专项立法的背景下,加强新兴领域立法探索,对打造江苏省数字经济新优势、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上点燃“数字引擎”?条例着眼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农业等产业上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要求,围绕“数字+制造业”,实施制造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和产品智能化升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围绕“数字+农业”,加快信息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数字化建设。围绕“数字+园区”,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类主体提供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

专设治理和服务数字化一章,是条例的一大亮点。为打通治理和服务数字化“最后一公里”,条例明确发挥数字化在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职能的支撑作用,要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数字技术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综合集成,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字商务向社区延伸,构建居家养老、儿童关爱、文体活动、家政服务、社区电商等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同时,明确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乡镇、村居延伸,推进涉农服务事项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数字化不是赶时髦、图热闹,而是实实在在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发展战略相融合,推动数字应用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从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入手,条例着眼顶格推进,要求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加强跨省域合作,推动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数据标准统一、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协同治理应用。从民生关切的小切口入手,条例针对广受关注的“数字鸿沟”问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群体专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保障和改善其基本服务需求和服务体验。

当前,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多,5G 时代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安全加持。条例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一方面,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统筹推进公共数据平台应用,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更好推动公共数据共享开放,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另一方面,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保护,要求采用数据分类等措施保护对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禁止过度行为、违法行为。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遥想20多年前,当数字经济的前锋——网络经济刚刚兴起之时,人们饱含期待地将其命名为“新经济”。现如今,数字经济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作为数字经济的排头兵,江苏既要“不失时机”迎接新挑战,更要力争“快人一拍”昂首走在前。法治护航、拥抱“蓝海”,数字经济地方立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公共数据条例数字化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探索
公共数据治理中的价值实现机制
公共数据归属政府的合理性及法律意义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一体化建设城市大脑 公共数据开放“宁波样本”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