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2-12-01闫亮李代华

关键词:学科知识习题法治

闫亮 李代华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着人才。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设施设备,为教学引进高层次人才,促使我国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小学阶段各学科教学为学生深层次学习提供良好教育基础,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深遠影响,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内容上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水平。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教育发展中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对学生身心成长有着重要帮助,因此小学教育需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教学重要科目之一,主要对学生三观和法治观念进行初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在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依赖教师言传身教,更需要学生自己主动理解学科知识,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小学生会主动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情操的培养。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教学工作需要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知识非常基础,此阶段学生对学习的科目和内容都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与其他科目相比,较为轻松,但教师在教学方面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输,而是要大力发挥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自主性。道德与法治内容比较枯燥,小学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选择有趣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学习。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合学生的兴趣。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低,教师应在教学中增添新的内容,或者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堂知识,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讨论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关系到学生思想的发展,对学生三观有着重要影响。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学科阶段性内容的基础上,将学生兴趣和道德与法治内容结合起来,开展“课堂辩论赛”和“今天我是小老师”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上台发表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三)练习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习题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中,习题也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比较基础,内容更直白,但在习题中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去分析事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练习习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基础方式,教师在借助练习习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需要因材施教设置练习题的难度,切忌练习题难度过高,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阶段,小学各学科知识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每一学科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其中道德与法治对学生道德认知和法律观念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安丘市辉渠镇辉渠小学)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习题法治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抓住习题深探索
品读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