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戴帽”原因及对策建议
——以A公司为例

2022-11-30顾洁瑾孙乃立通讯作者

商展经济 2022年22期
关键词:戴帽摘帽亏损

顾洁瑾 孙乃立(通讯作者)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1 引言

ST制度是向投资者发出投资风险提示的重要标志之一。ST制度规定,当上市公司连续亏损时,会被“戴帽”标记出公司存在财务风险,如果继续亏损公司可能面临强制退市。除了制度带来的强制退市的压力外,上市公司 “戴帽”还会导致公司失去低成本融资和税收优惠等福利,降低公司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张耀杰等,2017)。

关于上市公司“戴帽”原因的探究,张建忠(2000)分析了以下几点:改制带来的过高组织费用、过高的关联交易成本、落后的经营机制、不健全的投资决策机制及低下的管理水平;宫兴国等(2004)发现,ST企业亏损主要是由利润少费用高、资产负债率过高、投资失误、计提过多坏账准备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等造成的。不仅如此,公司经营方向的不当调整和资本结构的恶化,也是导致其“戴帽”的一个重要原因(薛晓曦和李芳,2019)。若亏损企业对亏损原因分析不足、决策不当,导致企业进入“戴帽”“摘帽”的循环,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冯科和李钊,2014)。因此,“戴帽”企业深入挖掘亏损的核心原因,“摘帽”的同时避免再次陷入“戴帽”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发现经营存在的根本问题并采取对策将其剔除,企业才可能真正实现扭亏并成功“摘帽”。本文以多次“戴帽”“摘帽”的A公司为典型案例,分析企业亏损的原因,为“戴帽”企业降低经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提供有效方案。

2 案例分析

2.1 ST制度介绍

我国证券交易所存在一项特有的制度——ST制度。ST 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利润水平未达到会计标准会被实施特殊处理,此时上市公司需更名为“ST公司”,若利润水平恢复到以往,可向证券市场申请撤销特殊处理。在被特殊处理期间,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会面临退市的困境,此时公司会更名为“*ST公司”。“ST公司”代表着该公司的财务恶化,意味着该公司存在退市的风险。一旦被退市,公司的融资途径和未来的发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戴帽”公司为了减少特殊处理的影响,会尽快“摘帽”。在“摘帽”过程中,部分公司会选择以最快的方式扭亏,而不是选择研究公司连年亏损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2.2 A公司介绍

A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2000年9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2013年以前,A公司主要经营方向为休闲度假胜地开发及船运。由于经营不善,A公司于2013年被标记为“*ST公司”。同年,大股东B将其持有的17.03%股份全部转让给C公司。自2014年起,A公司的第一大股东C公司变更了A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由度假村的开发转向户外文体娱乐和互联网营销。

接手A公司初始, C公司剥离了除核心资产(TS酒店)以外所有的资产,并先后注册成立了A公司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和A公司户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文体娱乐行业达成了多方合作。然而,A公司的跨界转型之路十分坎坷,经营状况也时有亏损。最终,在2018年C公司宣布A公司转型失败,并将其持有的A公司股份转让给D集团。2019年,D集团接手A公司,此时A公司由于连年亏损,再次被标记为“*ST公司”。 由此可见,A公司从2014年“摘帽”到2019年再次“戴帽”这段时间内,并未找到“戴帽”的真实原因,无法从实质上改善A公司的经营状况。

2.3 “戴帽”原因分析

2.3.1 营业总成本过高

从表1可以发现,A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总成本之间差距悬殊。2015—2019年期间,A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小为1527.34万元,表明A公司在这期间的经营状况很难使公司获利。细究原因发现,A公司在“戴帽”的前几年,三项期间费用总额远高于营业成本,尤其是2015年的期间费用总额高达12317.39万元,然而这一年的营业成本只有1170.47万元。换言之,A公司过高的期间费用带动了营业总成本的增加,最终造成了入不敷出的现象。尽管从2017年开始,A公司对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进行了控制,但由于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调整,向互联网营销行业的转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A公司的营业成本急剧上升,其中2017年营业成本达到了2016年的268.3%,2018年和2019年营业成本继续增长,2019年营业成本同比进一步增加了45.75%。总体来看,A公司的营业成本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营业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可见,居高不下的营业成本是A公司2020年再次“戴帽”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尽管A公司大量减少了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但从表1中依然可以发现管理费用显著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进一步剖析了管理费用的主要构成。从表2可以看出,A公司的员工薪酬基本保持稳定,只有2017年增长了19.92%,随后的2018年和2019年都保持在2800万元左右,职工薪酬金额已经超过管理费用总额的三分之一,占比较高。然而,与员工薪酬的增长趋势相反的是管理层薪酬。管理层薪酬在2015—2019年间,从430.10万元减少至394.97万元,虽然下降幅度微弱,但是与员工薪酬总额的走势相背。由此看出,在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A公司没有对员工薪酬进行弹性调控,从而导致管理费用难以削减。

表1 A公司2015—2019年收入成本情况单位:万元

此外,表2还揭示了A公司的一般行政支出增长迅速。与2015年相比,A公司2019年的一般行政支出增幅达到了154%,处于较高水平。一般而言,一旦公司经营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状况,公司的首要选择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如一般行政支出,但A公司不仅没有缩减此类费用,还任其迅速增长,直至管理费用占有相当的比重,最终影响了营业总成本。

表2 2015—2019年A公司管理费用构成单位:万元

2.3.2 频繁的投资活动

2014年,C公司在接手A公司后,就开始调整A公司的发展战略,后续也接连投资了不少文体和互联网服务相关的公司。

从表3可以看到,A公司在2016—2018年期间共投资了11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超过4亿元,主要投资了文化、体育和互联网相关的项目。可见,A公司急于转型为一家娱乐体育类的公司。但由于其2013年刚刚经历过“戴帽”和“摘帽”,A公司的财务状况还未恢复。C公司接手时,A公司仍有较高的财务风险并且无法从经营中获取大量利润。

表3 2015—2019年A公司新增投资单位:万元

在此情况下,A公司选择通过大量投资来转型的行为,进一步恶化了A公司的财务状况。一方面,A公司近几年本就入不敷出,此时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收购活动,虽然拓宽了公司的经营范围,但也加大了公司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A公司所投资的公司中有不少是刚刚设立的公司,导致A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投资收益,难以填补业绩上的亏损。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A公司的营业成本过高、期间费用的管理失当及过多的盲目投资,是造成A公司连年亏损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公司在亏损“戴帽”后,应通过以下方式改善自身财务状况,达到“摘帽”的目的:

第一,优化成本管理。公司应当引入更加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如战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公司需要根据行业环境、经营模式等选择最适合的管理方法;此外,公司应注重分析成本结构,压缩不必要的支出,通过建立完整的成本信息系统,帮助公司全面管理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成本,在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时,能够精准锁定问题。此外,公司的业务较多、较为分散时,建议放弃一些预期收益低和取得时间较晚的项目来提升利润。

第二,形成核心战略。如本文的案例公司——A公司,该公司业务杂乱,文化、体育、水上运动和互联网营销等行业都有涉及。但是与营收总额前十名的企业相比,A公司的营收水平较低,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也偏低,而且没有自己的业务特色,缺少核心竞争力。公司应该根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制定战略,并将资源集中于少数关键领域,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拒绝跟风“盲投”和“广撒网”式的投资,力求在某一领域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戴帽摘帽亏损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万水千山”总关情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