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培育视角下瑶族文化符号创新设计探究

2022-11-28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刘阿萌

艺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形象设计盲盒瑶族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李 菲 刘阿萌

瑶族文化是瑶族人民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出的人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智慧果实。对于瑶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找到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新形式来助力瑶族文化,帮助瑶族文化的传承,并且在做好设计形式升级转变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这些是瑶族文创产品寻求新角度进行有效传播文化价值的设计导向。

一、瑶族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一)瑶族文创产品有效转化率不足

就目前的瑶族文创市场状况而言,瑶族文创大多以传统手工艺品和现代日常用具为载体,如手工刺绣的服饰、挂画,手绘海报、特色瑶族药的包装等,这些设计形式存在着对瑶族文化的有效转化率不足,美学价值不高,应对市场的需求不及时和文化品牌体系缺失,宣传力不足等问题。

(二)瑶族设计缺乏整体感及影响力

经调研发现,瑶族文创产品市场整体感差、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形象设计较为单薄、结构体系不全面。因此,如何使瑶族产品符合现代审美的同时保留传统特色也是探究瑶族IP 设计的难点。

(三)瑶族产品融入现代社会程度低

瑶族产品较受地域局限,知名度不高,大众市场普及度低,产品不够日常化,使用率与需求度低,设计定位与市场有距离感。本文提倡改变传统的以“单一延伸”为中心的文创认知模式,转而以“多维度信息载体”为中心的认知取向,实现从简单的文化宣传向感性、可融入日常生活的转换。与此同时,当下文创市场中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审美需求不再是一种具有时空距离感的隐秘体验,而是在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下逐渐成为普遍的直观沉浸式的美感体验。

综上所述,本文会以三个问题为导向,寻找有效的设计实现:一是瑶族IP 形象选取的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审美问题,三是设计实现的方式如何传递和反映瑶族文化本质、发展规律、存在方式等的问题。

二、盲盒助力瑶族文化发展IP

(一)IP的发展历程

IP形象属于VI的范畴,对企业、品牌、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实体经济浪潮的推进,诸多商业艺术家作品、商业平面设计和虚拟IP 作品在近几年逐渐走向实体化,逐渐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这些实体化的IP 形象本身成为了经济、美学与情感的载体,为设计增添来新的活力。尤其以当下年轻消费市场最为流行的盲盒潮玩为代表。

(二)盲盒的自身特点

在人类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符号分为两类,即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IP 产品属于非语言符号。从文化角度来看代表社会某一文化的缩影,是特定文化所代表的独特的符号。从符号学的角度,IP产品实际上就是由符号组成的“文本”,通过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将产品功能、审美特性等信息传达给消费者,是实现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桥梁,向人们传达形式、功能、美学的意义,蕴含着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盲盒(Blind Box),是一种充满未知与不确定的奖励机制型的消费生活新现象,主要以系列推出、更新快,隐藏的稀缺款式提供的“幸运者奖励”,带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刺激,在抽盒过程中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购买情感体验。

(三)盲盒IP助力的可行

经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可知,IP 形象实体化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设计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在盲盒IP 抽取背后所蕴藏的“奖励机制”和盲盒自身所特有的设计美方式,都显示了盲盒是一个可以很好传承瑶族传统艺术的呈现载体。而盲盒作为独特的艺术载体,恰好可以贡献出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温度,以艺术的方式为当下的大众填补精神的空虚,助力瑶族传统文化发挥出更大社会的文化精神力量。

而旅游文化的角度,IP 形象实体化是旅游产物的一部分,附着文化寓意的盲盒潮玩能与游客产生更多交互,充当文化与人之间的桥梁并产生天然的联系。因此,从理论上来说,IP 形象实体化对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播有着更大的作用。但实体IP的形象塑造也有着很多难点,在考虑IP实现时,除了传统平面IP 形象需要注意的性能定位、色彩造型、识别性之外,还需考虑诸多物质要素,如材料、成本、造型、质感等,这些要素对产品的最终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盲盒也是一种将科技、文化与市场赋能于产品载体中的集合。所以,传统文化的文创产业也应充分把握好跨领域融合,将其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迎合当下流行设计形式,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进行文创设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本文希望通过对“瑶族文化+潮玩IP”的盲盒文创设计进行探究,改善从文化资源中衍生出的各种创意产品在文化传承方面影响力不足的现象。以小见大,来讨论分析盲盒潮玩对于助力民族文化资源进行IP 转化的设计形式的转变中,文化创意产品的有效性设计实现。

三、瑶族文化符号在IP形象的创新设计

(一)瑶族IP形象设计的探究

1.文化符号选择

调研瑶族的人口分布较为广泛,支系众多,不同地域下的瑶族文化和服饰特色也会有些不同之处。如“平头瑶”是因为妇女头顶的平板装饰得名,“蓝靛瑶”则由于当地生产的蓝色矿石导致蓝色融入服饰中以颜色命名,而“白头瑶”则是来源于女人们的裹头发白颜色的布。

针对上述归纳,发现瑶族人民的服饰文化对于研究和传播瑶族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会选择瑶族中最具特色的十二支系的服饰、节日、故事等来展开深入挖掘并进行整体规划性的设计。

2.设计形象定位

本文所要提供的是盲盒IP设计的一种“民族非遗文化+潮玩”的新设计形式,是传统的手工造物与现代审美活动,与多维度探讨瑶族IP形象的整体性的设计塑造思路。2018年《城市视觉管理》一书中讲到:审美快感主要是对审美对象和内容所进行“形式”欣赏而产生的审美愉悦感,包括心理快感和生理快感,审美快感主要解决的是精神需要问题。美国营销专家史密斯提出:“利用美学而获益”的观点,对瑶族文化进行提取所设计的IP 潮玩具有审美移情的作用。对消费者的认知产生影响。如今“幼态美”已经成为了当代的审美风尚,圆润、抽象、小巧的潮玩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向往。在盲盒市场中,玩家抽到了心中所期待的玩偶,心理与生理上便会受到的极大的满足,从而刺激记忆,产生特定的行为认知心理。而心理影响行为,在这种奖励刺激影响的心理下,诱惑下一步继续购买行为的实现,则是行为金融学中的生理引导心理产生的购买欲,加大文化的有效传播。

3.设计造型的敲定

瑶族IP 形象的设定也应以当代审美为参考。而实体化IP除了美学要素,也需要考虑更多的物质要素。作为潮玩产品,除了价格易接受外,还需保证其收藏品质。如文化背景、艺术价值、稀缺度、材质的稳定性等。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需要考虑成本问题,还需考虑质量、触感、磨损等问题。

当今潮玩市场的品牌注重强调潮玩的文化主题性,而潮玩系列的动作相对而言是较为简单、易放置的。以泡泡玛特为例,其品牌中受市场欢迎的毕奇、茉莉等系列,弱化缩小造型,放大设计亮点,用千篇一律的造型与丰富多彩的主题设计形成鲜明对比,加深消费者对系列文化的记忆点。从而成为市场爆款。因此,缩小潮玩比例、简化细节、概括动作能够大大降低模型成本,并且减少重量。符合人机工学的造型,保证消费者的触觉感受。瑶族IP 形象设计的第一步是造型的敲定,造型的敲定如同IP形象的骨架,决定着物品的质量与生命。

4.设计内容的取舍

在明确造型设计的方向后,我们需为瑶族IP 赋予独一无二的设计特色:以怎样的设计元素去呈现瑶族IP 形象。由于潮玩体积小、形象概括,因此在玩具设计上也应有一定的取舍,减少成本开支,抓大放小,适当弱化不必要的装饰并突出甚至刻意强调其特点。除此之外,对于品牌传播而言,IP 形象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不仅仅只限于外部审美形象,还需要与文化、风俗、信仰等相结合,形成“品牌+文化”等多方面融合的概念。所以一个优秀的IP 形象不仅仅需要有视觉上的美感,还需饱含其人文内涵,赋予IP 形象世界观与生命力。故在瑶族IP 人物形象中也应以概括的形式呈现其服装、风俗、非遗文化等特点。

(二)瑶族IP形象设计建构

1.外观形象设计

按照瑶族的服装、风俗、文化的呈现特点,遵循当代潮玩的审美原则,最终明确盲盒IP 形象以稚趣为主要基调。因此我们选择放大了IP 形象头部的特色,这样的设定既符合卡通形象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潮玩的视觉逻辑。同时能凸显出瑶族非遗文化的“好五色衣服的”服饰之美,强调视觉中心,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文化上,瑶族有着独特长鼓舞这一器物,所以我们在最初的设想中试图以动感的舞姿为IP 形象的主要造型。但由于头部设计过大,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分析,常规的姿态无法保证物品的基本平衡,需要额外制作基座;若减小头部比例可能会流失其对服饰特色的表达,也会降低视觉效果。因此,为降低生产成本,IP形象最终选择以坐姿为IP 造型(图1),这样不仅扩大基座面积、保证稳定性,还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头部的特色。同时,将长鼓放置人物腰间,有着良好的装饰性,也凸显了瑶族的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图1 作者设计草图

2.色彩及元素搭配

在瑶族IP 外观形象设计设定后,需对瑶族民俗文化进行元素丰富和特定表达。在IP 形象设计中,任何表达必须与品牌形象进行有机融合。因此,民俗元素也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呈现。瑶族民俗节日众多,迁徙的历史记忆与宗教故事素材丰富。以代代相传的民族节日作为人偶的造型设计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娃娃代表着不同的节日,呈现不同的主题,如盘王节、赶鸟节、山歌节、晒衣节等。将这些具体的节日文本内容进行简化提取,元素具体化,设计表达抽象化;将具体符号元素抱入怀中,以抽象的符号作为服饰花纹辅助(图2)。同时,瑶族民族服饰、头饰花纹需要进行简化与概括,避免过于堆砌,宣兵夺主,提高制作成本。因此,颜色将会以瑶族崇尚的黑色为主色调,红色、黄色次之,再辅以其他的小颜色进行颜色的搭配。而IP 形象的花纹主要出现在窑瑶鼓、帽沿与裙边之上做设计实现。

图2 作者设计草图

(三)IP形象设计实现

1.瑶族“赶鸟节”主题形象设计

根据以上归纳的设计模型得出,一方面,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对象的直观感性把握,总是在对审美对象的形状、色彩、线条和质地的直接感受中完成。另一方面,审美活动取决于主体的判断力和审美能力。美的形式不取决于物质对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形式,而在于这种对象能够体现出某种心灵、文化的形式。所以对瑶族IP 形象的设计则会从瑶族中有名的节日进行挑选,分析节日中有代表性元素附着于基体之上,例如瑶族每年二月初一的“赶鸟节”(图3),为了纪念瑶族人民用智慧得到了大丰收,此作为盛大节日开展的民族欢庆活动。因此,IP 形象的主要元素为鸟,再将鸟幻化为其他基础元素,如将头顶银饰置换为鸟的翅膀,人物手中抱着鸟,以及采用鸟形态的瑶族刺绣纹样,以最简练的方式概括人物,保证制作成本,凸显主题。

图3 作者设计瑶族IP形象

2.瑶族“姑娘节”主题形象设计

“姑娘节”(图4)是瑶族人民每逢春节后族中的姑娘们都会换上自己最心爱的具有瑶族民族特色的服装,和姐妹们一起欢度佳节,成为瑶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姑娘节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符号来代表“姑娘”的含义。少数民族间有着这样一句俗语:“无花无银不是姑娘”,花象征着青春、爱情与美好的事物,因此选择花卉作为姑娘节主题的主要元素并进行创造。

图4 作者设计瑶族IP形象

四、结语

整个盲盒IP 从有形的设计形式与无形的文化内容两个方面在视觉与物质形态上进行塑造设计。通过对“瑶族文化+潮玩IP”的设计开发,建立独特的瑶族文化市场品牌,充分利用好跨领域的积极作用;及时更新设计内容,做满足和带动消费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盲盒IP 的潜力价值,为促进瑶族文化资源在有效开发中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新视角。

猜你喜欢

形象设计盲盒瑶族
瑶族织锦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动画技术在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