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以延安大学为例*

2022-11-28许春花王艳妮董晓红张文林

广州化工 2022年17期
关键词:延安大学危化品化学品

许春花,王艳妮,董晓红,张文林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1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1],具有实验项目有毒有害,实验药品种类繁杂且用量大,学生参与人数多、经验少且流动性大、安全隐患多且分布广等特点。近年来,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给我们带来惨痛的教训和无法弥补的损失,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现以延安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室为例,剖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 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实验室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

实验室管理人员把准备实验、管理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作为工作的重点,弱化了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缺乏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经验,缺少创新意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经验。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前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对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视而不见,对实验教师讲到的安全事项置若罔闻,存在诸多不良的实验习惯, 例如不穿实验服,在实验过程中饮水或吃食物,实验仪器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危化品,实验试剂随意挪动,实验过程中长时间沉迷手机,实验结束后不关闭电源开关或者不拔下电源插头,实验废弃物直接混倒入废液桶或者直接倒入下水道又或者直接倒入生活垃圾桶等[3],这些行为都会产生安全隐患。总之,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虽然能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性有多大,但是仍存在侥幸心理,实验过程中对试剂的使用操作不规范。

2.2 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实验室建设之初没有规划化学品库房。现有库房空间有限,实验药品和玻璃仪器,实验仪器共存一室。实验药品虽然分类放置,但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缺乏专门的易制爆和易制毒药品柜存放,一些易挥发药品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腐蚀实验仪器、实验试剂或者具有易燃易爆等潜在危险。

实验室通风设备不完善,不能及时将有害气体或者易燃易爆的挥发性气体排出室外,损害实验人员的身心健康。缺少特殊的灭火装置和设备,如防火卷帘、消防炮系统、消防水喷淋系统等。安全防护用品严重不足,如防护面罩,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实验室管理人员对所在的实验室安全负责,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实验药品的进出库管理不规范,过量采购造成药品积压,药品长时间因挥发、潮解或者自身化学性质不稳定而失效。废液分类不合理,存放周期长;废渣直接倒入水槽或生活垃圾桶,堵塞下水道和腐蚀管道;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既污染环境又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此外,还缺少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3 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

实验室安全教育要遵从全员、全面、全程和精准的原则。组建一支技术和业务能力过硬的职业化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年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安全讲座,并参加消防演练和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演练,走访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对实验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遇到突发事件冷静面对及时处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实验教学有序进行。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实验管理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学生是实验室的主体,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根据不同专业和实验项目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和考核方案[4]。初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要进行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先要进行校级实验室安全通识教育,将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学习环节纳入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学习考核通过后方可获得公共基础实验课程的选课资格,考核不通过不具备选课资格。学生还要进行院级实验室安全通识教育。各学院根据各自实验室安全要求特点,组织突显本学院学科专业特点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专业特色安全培训。学生学习考核通过后方可获得专业实验课程的选课资格。实验室安全通识基本知识包括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制爆化学品、安全设施、各类应急预案、逃生与急救等。另外,除了课程与讲座,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宣传,例如印发实验室安全手册,张贴实验室安全知识海报,举行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演练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实现化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建设专业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将危险化学品与普通化学品、基础化学仪器分开存放。危险化学品仓库要聘请专业的人员单独管理。学校应该设立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用于通风设备、消防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用具和应急设施的购买,维修和更换。实验室加装通风厨,吸风罩等通风设备。实验室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沙、灭火毯、防火卷帘、消防炮系统、烟雾报警器、危险气体报警器、消防应急灯、消防水喷淋系统等。实验室还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具,如洗眼器,护目镜,防护面罩,紧急喷淋装置等,实验管理员定期对通风设备、消防设备和防护用具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5]。

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用于安装监控系统,对实验室进行24 h动态监控;建立实验室安全知识网络培训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模拟演练和在线考试[6],待考试合格后确保每位学生熟知实验室安全守则,了解实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方可进入实验室。建立实验室安全微信公众号[7],定期推送实验室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分析和应急演练视频;建立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规范化学药品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管理,严格危化品的进出库管理,对危化品的使用精准追踪。引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化学品等物品的进库、上架、入库、盘点等工作信息化和准确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3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3.1 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实验室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学校成立由国资处、保卫处、后勤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分管院长、实验室主任组成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为组长,负责全校安全检查工作,以及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充分调动各部门的职能,有效实现多部门联动,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学院分管院长为组长,实验秘书,各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工作小组,分管院长和实验秘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漏洞,督促实验室管理员进行整改,并对相关学院的安全负责,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做好实验室安全自查工作,并对自己的实验室安全工作负责[8]。制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维护实验室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3.3.2 实现化学品的标准化放置和精细化管理

基础化学实验室承担全校不同专业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项目多,化学试剂种类多且用量大,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危化品即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保护的化学物品。因此,对危化品的管理采取“按需采购、规范使用、限量存放和科学处置”的原则,各环节要做到精细化管理。清华大学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危化品采购、存储、使用和处置各个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9],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对于危化品的管理,要严把采购关,各实验室以满足每学期教学要求为原则,按需填报采购计划,经过院系和实验室主任审批后,上报采购部门进行采购。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规定,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品管理应该设立专门的危化品仓库和普通化学品仓库,建设标准化的危化品仓库,而且化学品要做到分类存放[1]。易燃化学品放入易燃化学品安全柜,做到人药分离,减量减体积变容器,安全存储。建立化学药品动态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危化品的品种、数量和用途,实现化学品出入库有效登记和使用追踪等规范化管理。对于易燃、易爆、易制毒的危化品按规定分类放入专用的试剂柜中,实验室管理员严格遵守双锁储存,双人保管,双人领用和双人记录的规定。制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并将MSDS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张贴在每瓶化学试剂上,使用者只需要用手机扫描试剂瓶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该试剂的成分信息、稳定性和反应性、危险性、理化特性以及急救措施、消防措施和泄漏应急处理等信息。

3.3.3 建立健全“三废”处理制度

实验室的三废处理遵从“分类收集,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集中处理”的原则。实验室设置废弃物收集和存放区,用黄色警戒线划分标记。实验管理员严格按照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剂和还原剂,酸性和碱性等标准将化学药品分类,在废液桶醒目的位置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注明废液的成分名称,产生日期。废液要严格按照废液桶标签上注明的试剂名称盛装,严禁将各种废液混合倒入废液桶[6]。实验室配备废固收集箱。实验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放入收集箱,严禁倒入下水道或者生活垃圾桶。盛放强酸或强碱的空试剂瓶拧紧瓶盖后放入收集箱[3]。收集箱上贴好标签,注明废固名称和产生日期。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定期交给专业的废弃物公司进行标准化处理。实验过程产生的少量废气可以向高位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必须在通风厨里进行,及时将废气排出室外。同时,实验室内注意开窗通风。

3.3.4 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

制定一系列应急处理方案,如《实验室紧急疏散方案》《火灾应急预案》《水电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化学品灼伤与中毒事故处理方案》《危化品泄露紧急处理方案》《突发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方案》等,并将这些方案张贴在实验室内,并且定期对这些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制定《延安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延安大学实验室安全准入实施细则》《延安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废物处置实施细则》《延安大学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延安大学易燃易爆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延安大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延安大学化学品领用管理规定》《化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验室安全行为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约束和规范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行为。

4 结 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由于实验室安全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我们要时刻绷紧实验室安全这根弦,筑牢安全意识的防线。我们应该认清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时刻反思安全管理的不足,积极查缺补漏,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我们要提高进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为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实现教学活动持续有序进行贡献力量,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延安大学危化品化学品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生态女性主义在霍桑《红字》中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