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2-11-28汤文建张群林朱丽丽

广州化工 2022年17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教研室药学

余 欢,陈 纭,汤文建,张群林,朱丽丽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利用分析化学等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及其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和控制的科学[1]。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和分析仪器的发展,药物分析的研究逐步延伸到药学专业各个研究领域,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制意识,能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建立“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新体系。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2];进行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3]。针对本校药物分析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的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此报告。

1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痛点问题

1.1 课程内容陈旧

目前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以杭太俊主编的药学类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药物分析”为主,相关课程群为依托(如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分布为总论-各论-总论[4]。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缺乏思政教育。如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脱离思政教育必将使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感和使命感缺失,也将使药学教育失去其根本意义。(2)课程内容创新型不足。虽然“药物分析”教材一直紧随《中国药典》进行调整和修订,但是对于药物分析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介绍极少,教材中仅第二十一章介绍了现代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其内容局限于对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简单介绍[3]。

1.2 教学形式传统

传统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药物分析学科的课程质量标准,并安排相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授式进行课堂教学,这就会造成以下问题:(1)本门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传统的课堂教学课时有限,使得学生难以掌握重难点。随堂测验或期末考试的时候,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分数偏低。(2)一直以来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乏味,上课积极性不高,且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不到培养[5]。学生学到的知识只能机械的应付考试,对于像“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赛事很少有学生愿意参加。

1.3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评价教学方式是考核学生出勤与期末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单一,使得多数学生比起学习方法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关注考试内容,为了考试而学习[6]。当前教育环境下,若依然采用传统评价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必然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而,采用新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2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创新

依据药物分析学科的特点和为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实践、创新和协作能力的要求,构建新的药物分析教学体系迫在眉睫。我们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基于本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药物分析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内容如下:

2.1 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是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专业背景、学术成就以及职业道德修养都对学生有较大影响。(1)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本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学竞赛活动,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获国家级微课教学竞赛二等奖1次、校级教学竞赛获奖4次。(2)加强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结合2015版药典和现用的”药物分析”教材重新拟订教学大纲,组织集体备课,以教研室各教师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为依据分配教学内容。每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结合各章节的内容,将自己所熟悉的科研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3]。(3)积极参与专业教材建设。为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及服务社会的需要,我们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材建设规划,明确了教材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团队教师共主编教材40余部(待出版教材6部)。其中参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药学类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第二版)《药物分析》教材预计2021年秋季使用。(4)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研室教师间通过互相听课、观摩教学、教学讨论等形式总结交流教学情况和经验,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2周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课程负责人每学期听本单位教师4节课以上;集体备课每学期不少于2节课,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节课。

2.2 教学内容创新

(1)深化课程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在国家课程思政大背景下,2018-2019年本教研室完成了凸显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药物分析》课程质量标准建设。2019年和2020年,《药物分析》课程两次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目前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在进行中。例如第十二章抗疟疾药物的分析,通过屠呦呦获诺奖的视频引入新课——青蒿素药物的分析,坚定学生对中华传统医药的文化自信,弘扬爱国情怀。(2)以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通过介绍药物分析领域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本教研室教师的科研项目介绍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加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例如在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章节,对于荧光分析法的介绍,将以本教研室老师的科研课题作为知识拓展内容,系统介绍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情况,并让感兴趣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去体验科学研究。

2.3 教学形式创新

2.3.1 教学方式多样化

将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和“翻转课堂”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主讲人,教师主要是指引和答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3.2 教学手段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7]。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8-9]。《药物分析》在线精品课程已获校级立项,现已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上线(http://www.ehuixue.cn/index/teacher/course.html)。目前正在进行《药物分析》大规模MOOC建设(获2020年省级立项)。结合“雨课堂”(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资源(在线精品课程、微课教学资源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促使形成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

2.4 教学评价创新

(1)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其他成绩部分除了考核出勤与平时作业外,要更注重上课的表现,如提问、随堂测验、线上课程完成度和翻转课堂表现等。(2)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更关注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评价,及时反馈以强化和改进教学活动。(3)通过试题库建设以及机考实现考教分离。为确保考试的公正与公平,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相对稳定性,克服命题及阅卷的主观随意性,控制试题和试卷的质量,以保证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 “药物分析”课程新教学体系实施成效

3.1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

在课程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设置“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和德育双重目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培养。例如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持续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及过期药品回收”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担当起强国一代的责任,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3.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实施课程创新,一方面通过案例介绍,从当前的热点问题或者是身边的事件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备课、上课的过程主动学习,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而是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3 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新的教学体系中,通过对专业领域前沿研究的介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与到教研室的科研课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第二课堂得以实践,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近三年,本教研室指导学生获奖情况如下:

(7)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连续3年获国家级特等奖;

(8)挑战杯:2019年获国家二等奖;

(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6项、校级1项;

(10)指导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10项;

(11)获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和三等奖;

(12)两位本科生在团队教师指导下发表科研论文。

4 结 语

针对本门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探索,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1)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思政教育、创新教育。制定突显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药物分析》课程标准、建设《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包括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微课视频等)、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基础上增加思政考核。(2)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显著。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进行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课程内容增加“能力拓展”模块,通过介绍药物分析领域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文献学习)、临床药物监测内容、执业药师考试、本教研室教师的科研项目介绍等,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药学相关知识和科研项目学习。利用各大教育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平台以及教研室已经建设的《药物分析》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2020年《药物分析》获批省级示范课程,药物分析教研室获批省级示范教研室。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教研室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