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奇记忆之旅
——开发高一学生学习潜能心理辅导课

2022-11-28唐木兰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怀化418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短时记忆组块记忆力

◎ 郭 良 刘 蓉 唐木兰(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怀化 418000)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指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1]。而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生会根据自身经验对新的学习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这意味着学生对以往学习材料的记忆程度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记忆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记忆力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需要识记的学习材料多,这更需要学生能够更加高效运用记忆力进行学习。很多学生虽然具备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在进行记忆时往往是死记硬背,记忆效果不佳,这容易导致学生记忆自信心受挫,记忆意愿缺乏,学习效率降低。

本课从记忆入手,通过设计记忆闯关游戏、讲解记忆的机制和遗忘曲线,帮助学生找回记忆自信,对记忆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活动中体验并领悟有效的记忆策略,更高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让学习更轻松。

【活动目标】

1.通过记忆游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增强其记忆自信心。

2.让学生了解记忆的特点、机制以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掌握记忆的规律。

3.通过游戏和小组讨论,让学生领悟和掌握高效记忆的方法,从而提高记忆兴趣和主动性。

【活动重点】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特点、形成机制以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掌握记忆的规律。

【活动难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和掌握高效记忆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案、PPT、视频材料、记忆攻略学案。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课堂导入:观看视频

教师导语:最近游乐园有一个挑战游戏,游戏规则是在五分钟内对两个圆筒上的200个图片进行记忆,然后会要求你说出一个图片所在的位置,答对有奖励,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能挑战成功吗?

PPT呈现图片情景。

学生:太难了,我的记忆力没那么好,做不到……

教师:要完成这个挑战确实很难,但真的有人完成了这项看起来不可能的挑战……

播放视频:《最强大脑》记忆挑战。

教师提问:视频中的记忆者所表现出来的记忆能力确实让人震惊,那大家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怎么样呢?

学生A:还不错,但没有这么厉害。

学生B:记忆力很差,我记下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了。

学生C:我记忆力很好,记东西很快的。

教师小结: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很好,也有学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糟糕透了。我们的记忆力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吗?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寻记忆的奥秘,测试一下大家有没有成为记忆大师的潜质吧!

设计意图:通过看记忆挑战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二、记忆挑战赛

第一关:瞬间记忆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进入记忆挑战赛吧,测试一下大家的记忆力到底怎么样。这是挑战赛的第一关:瞬间记忆。

游戏规则:等会在0.5s内呈现出文字或字母组成的排列矩阵(3×4矩阵)。如图1:

在排列矩阵消失的同时,老师会从三行中随机说一个数字,当你们听到1时报告看到的第一行字母,听到2时报告看到的第二行字母,听到3时报告看到的第三行字母。

游戏共五轮,每轮游戏开始前邀请一名同学作为挑战者进行数字报告。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恭喜各位同学顺利通关,每个同学都有成为记忆大师的最基本潜质,大家对信息的瞬间记忆能力都十分好。而这种瞬间记忆能力又叫感觉记忆,它是我们在一瞬间能够记住的东西,也只能保留一秒钟左右,在这一秒钟我们每个人都是绝对的记忆大师,能够记住自己感觉到的所有一切。

板书设计:感觉记忆,一秒左右,容量大。

设计意图:通过部分报告的心理实验,让学生体验感觉记忆的奇妙,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记忆基础,提高学生的记忆自信,并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明白感觉记忆的特点,为下一个活动作铺垫。

第二关:图文速记

教师:刚刚的瞬间记忆任务,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现在我们进入记忆大师挑战赛的第二关:图文速记。

游戏规则:共分为三轮,每一轮的图片数量都会增加,图片展示的时间分别为3秒,10秒和15秒,请同学们在限定时间内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记忆,图片内容包括图形、文字和数字。计时结束后,图片会被覆盖并出示问题,请你根据题目选择相应的图片。

活动内容:

第一轮(3秒):三张图片,问题:哪张图片有房子?

第二轮(10秒):六张图片,问题:英文mother是否在这六张图片里?哪些图片中有猫和数字9234?

第三轮(15秒):十二张图片,问题:数字450394有出现在图片中吗?数字98在哪张图片里?第五、第十张图片中分别有什么?

每一轮图片记忆结束后,邀请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恭喜各位同学成功闯关!同学们的记忆力都很好,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信息,这种记忆也叫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也比较短的,只有一分钟左右[2]。刚刚老师也发现同学们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挑战中没有出错,能够快速回答对问题,但在第三轮中,就有同学出错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A:因为需要记忆的材料太多了,而时间又太短了。

学生B:一下子记不住这么多东西,容易忘掉。

教师:我们的短时记忆容量确实是有限的,这也是短时记忆的一个特点,就是容量只有7±2个组块,当超过这个量时就再也难以记下信息了。

举例:你会如何记忆29745035404电话号码?

学生:我会这样记忆,分段读297 / 4503 / 5404

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串号码会把它分段进行记忆,这就是短时记忆里的组块形成,短时记忆的组块就好像一个个的瓶子(见图2),瓶子里可以只装一个小物件,也可以装满一瓶子的东西。就是说每个字可以是一个组块,一段文字甚至是一篇课文也可以只占一个组块,组块内材料的多少取决于我们如何组织材料。所以我们在短时间进行记忆时可以尝试着在组块里放进更多的内容。

板书设计:短时记忆,一分钟左右,7±2个组块。

设计意图:通过速记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记忆力,提高学生记忆自信心,通过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短时记忆的特点,并启发学生在进行记忆时可以运用扩大每个组块的容量在短时内记忆更多内容。

第三关:记忆盲盒

教师:刚刚大家进行短时间的记忆任务挑战。下面一关比较难,这一关进一步考验同学们的记忆。

游戏规则:有六个记忆盲盒,每个盲盒都有一个任务挑战。学生随机选择盲盒进行挑战,共进行四轮。

盲盒任务分别为英语单词默写、《静夜思》背诵、《蜀道难》背诵、历史判断题、第一关最后一轮矩阵内的字母是什么、生活事件回忆(一周前周一第一节课上课内容)。

学生选择记忆盲盒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这六个问题其实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刚刚这些记忆内容并没有呈现出来让大家进行观看,但同学们对其中一些内容依然记忆十分清晰,能够脱口而出,倒背如流,并没有忘记。这是因为我们进行学习和复习时最终需要形成的记忆——长时记忆,它的容量是无限大的,而且记忆内容能够保持很久的时间,甚至终身不忘。

板书设计:长时记忆,持久,容量大。

设计意图:通过对过去事件进行回忆,加深学生对长时记忆的认识;通过活动,引发学生对记忆机制的好奇和思考。

三、奇妙的记忆

(一)记忆机制——长时记忆的形成

教师提问:那现在大家还能记住第一个关卡中排列矩阵里的东西吗?有人还记得第二关中第三轮的第四张图片里有什么吗?

学生回答:不记得了,没有注意,只是看了一眼没有反复记忆。

教师:那些没有被注意和反复记忆的东西很容易就被遗忘掉,而那些进行了不断重复记忆的内容则会进入我们的长时记忆中,这也是我们对《静夜思》那么熟悉,但是对《蜀道难》有时却记不全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记忆机制的神奇之处。

(教师对板书内容进行连线: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注意、重复)

教师展示PPT(见图3),对记忆的机制进行讲解。

教师讲解:我们记忆的过程就像我们在大海里捕鱼一样,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信息就像一条条“鱼”,都能被我们的“渔网”——感觉记忆所捕捉,但是感觉记忆非常短,只能保持1秒左右,没有被注意的“鱼”(信息)就会从“渔网”里逃脱、消失。而被注意的“鱼”(信息)就会被“网”打捞起来,装入“瓶子”——短时记忆中。短时记忆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只有七个左右的瓶子(7±2个组块)。而在短时记忆里没有被重复的信息,也只能保持一分钟左右就会遗忘。最终只有那部分被我们注意、不断重复的信息“鱼”进入我们的记忆存储冰箱——长时记忆系统,能够被长期甚至永久地记住。

(二)遗忘曲线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在刚刚的挑战中我们都发生了遗忘,遗忘也是记忆的特殊过程。那遗忘有什么规律吗?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通过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

教师展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见图4),并对遗忘曲线进一步进行讲解。

教师小结:遗忘在我们进行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所以我们在进行记忆的时候可以根据遗忘曲线制定复习计划,提高记忆的效率。

能够对抗遗忘唯一的办法就是:注意+重复(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将记忆的过程与“捕鱼”过程类比讲授,让学生明白记忆的运行机制,长时记忆产生的过程;同时通过通俗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有关记忆的心理知识;通过对遗忘曲线的讲解,让学生明白遗忘发生的规律,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不断进行记忆才不会发生遗忘,领悟记忆的策略,明白保持记忆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和不断复习。

四、记忆攻略站

教师:恭喜同学们完成了记忆挑战赛,大家的记忆力都很棒,而本次记忆挑战赛还有一个奖励关卡需要大家去挑战,挑战成功将会获得一个记忆彩蛋。刚刚在挑战赛主动挑战的同学,有一份任务攻略书送给你们。

任务规则:下面将有多个任务需要你们进行记忆。(不要求顺序)

时间:3分钟。

任务清单:

任 务 一:t、s、x、r、q、n、m、a、f、s、Y、W、e、i、u、e、o、e、u、n

任务二:世并所的巧的界没没这的必只上是个有有谓合然话是错

任务三:湛江、北海、大连、宁波、南通、温州、福州、广州、秦皇岛、连云港、烟台、上海、青岛、天津

邀请有攻略书和没有攻略书的学生进行回忆。

提问:你觉得使用攻略书和不使用进行记忆,哪个效果更好?

学生:有攻略的回忆起来更轻松。

教师:这些材料记忆都有方法,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记忆。那你们想要看看这份攻略书吗?

PPT呈现记忆攻略书:

攻略一:利用短时记忆组块,加强短时记忆组块的容量,平时多积累,熟悉更多的材料[4]。foxes、yams、quiet、new、run

攻略二:高效记忆需要理解材料的意义,对记忆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巧合有的只是必然这句话没有错(赋予意义)

江海连波通三州,秦岛云烟上青天(顺口溜,记关键字)

攻略三:巧用位置效应: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将长材料分割成几段短材料,最后串在一起记忆,加强对中间材料的记忆

攻略四:利用遗忘曲线提升记忆效率,确定复习点,制定复习计划。

第一个记忆周期:30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12小时

第三个记忆周期:1天 第四个记忆周期:2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4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7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15天

攻略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攻略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提问:你们还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和策略吗?也请写在记忆攻略书上,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记忆攻略。

学生分享:

学生A:利用早自习进行背诵,多背诵,防止忘记。

学生B:边读边写,标记重点,记忆重点然后再记忆细节。

学生C:建立思维导图,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定的记忆方法,也都有成为记忆大师的潜质,但是要想成为真正的记忆大师需要我们勤练习、多运用、保持注意,不断重复,但是重复也需要讲究策略。这份记忆攻略书也是送给同学们的彩蛋。希望同学们能利用好这份记忆攻略书更高效地进行记忆,攻克一个个学习任务,成为记忆达人。

设计意图:通过记忆任务挑战和小组讨论,启发学生发现更高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明白保持持久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而精细复述,讲究策略会使记忆更有效。形成长时记忆需要不断复述,一种是机械复述,一种是精细复述理解材料的意义,理清材料的逻辑更利于长时记忆。

【活动反思】

记忆力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有效的记忆策略能够减少学生的记忆负担,更高效地进行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本课以记忆作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并穿插教师的讲解、学生分享,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体验到记忆的奇妙,提高了自身的记忆自信心,并掌握了一定的记忆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本课有关记忆的活动是通过对心理实验进行简化和游戏化后设计而成的,在学生的实际体验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可以更加科学一点,同时不失其趣味。教师在每个活动环节结束之后的设问十分重要,要多用开放式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记忆的思考,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既可以反映学生对心理活动体验的深刻程度,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对教学活动设计的缺陷和不足得到反馈。

有关记忆的策略有很多,学生在讨论分享中提出了很多记忆策略,但这些策略最基本的逻辑起点便是“记住”,本堂心理课最终也是强调这一点,让学生明白记忆的基本策略就是多复习,多重复。这是最简单的策略也是学生常常忽视的一种策略,很多学生不愿意去记忆,只想走捷径。因此,通过有趣的记忆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和记忆自信心,同时也需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记忆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加工、运用记忆策略,记忆效果才会更好。

猜你喜欢

短时记忆组块记忆力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你的记忆力好吗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大型半潜式起重船坞内建造整体合拢方案论证
为什么听得懂却不会做
非凡的记忆力等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观众短时记忆调查报告
英语听力理解与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
超强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