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思考

2022-11-27王亚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先进典型责任感榜样

□王亚利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之际,更要使大学生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履行对自身、他人、社会以及国家责任的自觉性。

一、健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教育体系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实现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由内在的认知的改变转化为外在的行为的改变,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影响、不断改变的过程。健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体系,提高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践行社会职责的能力。

(一)明确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内容。要从不同视角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责任内涵,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来说,要从道德、历史、文化和政治等维度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责任内涵。从道德角度来说,道德责任就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自身德性之践履对社会公德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学生要树立修德意识,在学习生活中习德、践德,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与大局意识,树立敬畏意识与慎独意识,努力提高道德水平,增强自身道德责任。从历史角度来说,历史责任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等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认知与更加准确的定位,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与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明确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文化角度来说,文化责任就是教育学生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华文化,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就政治责任来说,就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凸显公共生活、爱国主义等政治性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丰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方法。邓小平指出:“时代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1]作为承载、传导社会责任培育内容的方式与手段,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方法要实现与时俱进,在坚持、继承传统培育方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进行丰富、发展与创新,努力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效果。

(三)优化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载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育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载体才能有效进行,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效果的提高,需要具备多样有效的载体。高校课堂作为培育人才与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必然要担负着促进学生社会责任认知的不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情感的不断陶冶以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的重任。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载体之一的高校课堂,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意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效果,作为载体的高校课堂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环境,有效了解、把握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理论,及时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牢固树立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社会责任感方面知识的主动性。

二、完善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评价体系

对大学生责任行为的有效评价,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承担对他人、社会等的责任。因此,要对大学生的责任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为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一)建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评价体系,要设立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避免出现单一评价的现象,既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又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评价要坚持多维度、多层次的原则,可以展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真实状况。

(二)建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评价体系,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在评价内容方面,所设计的评价问题要突出情境的具体性、特殊性和可操作性[2]。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内容,可以多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可以有效把握大学生个体在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养成过程中所欠缺的品质,为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就目前来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发挥大学生中践行社会责任感先进典型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新时代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效性,要优选大学生中践行社会责任感先进典型,积极发挥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责任感榜样示范作用。

(一)发挥大学生中践行社会责任先进典型作用,要优选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先进典型。在优选大学生群体中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先进典型过程中,要结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选取大学生先进典型。传统意义上的先进典型,往往都是侧重于塑造高尚的道德品格,对于人们的价值诉求却又所忽略,这样就导致榜样与现实相脱节,影响着榜样示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大学生中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先进典型的选取要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要求,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

(二)在优选大学生中践行社会责任感的先进典型过程中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在榜样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内部在思想认识、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些会影响到他们对榜样教育的接受程度。所以,在榜样选择上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不同学生有自己追求学习的榜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奋斗,增强典型教育的针对性。

四、注重社会实践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中的价值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责任自觉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不能仅仅通过理论灌输,强化学生对责任的认知,更要通过有效形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对责任的认知变为接受、行动。由于社会责任感主要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责任认知的正确与否要在社会实践中检验。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于责任意识由相对抽象的理论认知转变为具体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对于自身责任担当的高度认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实效性要有效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责任自觉意识。

猜你喜欢

先进典型责任感榜样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先进典型传递榜样力量
习近平:广泛宣传学习先进典型 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先进典型发现与宣传思考
抓先进典型建写作队伍拓媒体阵地
榜样
榜样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