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事管理学课程融合“五育并举”的思考与实践

2022-11-27聂久胜章登飞李国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五育管理学

聂久胜,沈 晨,章登飞,李国强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在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过程中,课程建设是基础,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主要依托,是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基本单元,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实施载体,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主体,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中“五育”并举的全面性。如何在同一课程中,融合“五育”并举,是新时代对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药事管理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药学类、中药类等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之一,是研究药事管理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交叉学科。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化,教学改革也不断推进,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管理能力、质量意识及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医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1]。该课程应用性强,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满足人才培养“五育并举”的需求,应克服课程设计和布局中存在的知识点片面性,将碎片化、分割性的章节内容全面融入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内涵。

1 药事管理学课程建设融入“五育并举”的必然需要

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高等教育更具专业性和先进性,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教育和培养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文化的传承,教学过程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哲学思想、科学理论,推动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人的价值观体系。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人的道德品质进行铸造,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这也是培养青年学生“四个自信”的由来和源泉。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可弥补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人才培养缺陷,要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唯有从课程建设抓起[2]。

课程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育价值的载体。通过制定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使课程教学成为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成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思维的主要来源[3]。课程内容和结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这里面既有系列课程设置和结构对学生素质结构的直接影响,也包含单一课程内容和结构的科学性、全面性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课程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也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单元。因而,学校课程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必须在“五育并举”的理念下,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实现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

将“五育并举”思想贯穿药事管理学课程,使之更好地融入构建高水平高等院校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之中,发挥课程的应用性、社会性、政策性、实践性等属性优势,通过课程的深度改革引导课程的“五育”融合,以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视角,加强课程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改革,使药事管理学课程成为富含德、智、体、美、劳全部元素和内涵的教学单位,让学生在完整的知识文化中熏陶滋养,从而接受全面的教育。

2 药事管理学课程建设融入“五育并举”的教学设计

德育为先,智育为本,加强体育、美育、劳育是“五育并举”的实施方针,“五育并举”不能各自为政、互不相通。在一门课程中,“五育”都要强,必须在智育即课程知识点中融合德育、体育、美育、劳育,充分落实各“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实现各“育”相互支撑的综合育人价值。

德育,也可以理解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德育元素,将其融入课程并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药事管理学课程在特殊管理药品章节,讲述药品与毒品的联系,带领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及历次禁毒运动,使其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与新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的意义[4];在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知识点中,导入绿色生态的新发展理念,真正领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等。

体育,是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将体育文化和精神、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在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如在药品监督管理环节,安排学生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规范化经营的社会调研,要求学生半天内徒步走访一定数量的社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让学生体会日常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章节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临床药品的使用特点和趋势变化,体会老龄化社会中健康对国家、家庭、个人的影响,激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美育,不单指艺术教育[5],更是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传播美,兼具情感、审美、价值引领和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和谐的社会个体。药事管理学课程在药学职业道德章节,通过观看纪录片《最美逆行者》,真实感受人性的美、职业的美、奉献的美;在药品流通管理内容,结合最新的药品集中采购和谈判制度的进展,体会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和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美。

劳育,不仅是劳动本身,应当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美感意识,感受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6]。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包含生产企业课程见习,要求学生在跟班劳动中,感受产业发展对科学、技术、操作、设备、环境的全面要求,通过见习前的辅导、观看《大国工匠》等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价值导向,明白工作规范的意义、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3 药事管理学课程建设融入“五育并举”的教学实践与成效

药事管理学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五育并举”,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通过“学与所学”“知识与能力”等的课程形态作为载体,聚焦学生的接受效果和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五育”融合的良好效果。

在常见的理论课教学讲授过程中,教师还常常运用不同的教学形态使“五育”内容的融合更加具有多元化和渗透性。

案例教学:将鲜活的社会话题与课程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逐步掌握参与经济生活、政治决策、公众对话等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强化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深度思考力[7]。鲜活的社会实例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更好地体会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激励与惩罚。如以“奥氮平药物专利纠纷”“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中国研发”等为例,通过讲解或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药品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药品注册管理的制度进步,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认识科技对产业的决定性作用,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渴求,了解课堂知识学习的基础性作用,本课程学习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意义。案例教学可加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提高其思维、推理、概括能力,使其自觉感知和理解“五育并举”的意义。

社会实践教学:基于社会需求本位的融合课程,基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个人生活成长中的真实问题,通过项目、调查、讨论、研学等形式,重点关注具有普遍性、热点性、争议性的社会性主题或问题[8]。运用课程知识和素材,构建聚焦当前而又面向未来的“五育”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如药品推广模拟中的市场调研、品种选择、价格与成本、利润的核算与分配,以及医药代表的职业定位、职业素质的专业性和责任感,均包含“五育”的元素。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这一过程就是“五育并举”的体现。

反转教学:学生自我教育与体验。课程内容要点的书面含义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是深刻认识和理解知识所含的原理和机制很难,需要学生通过现象和事实背后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来龙去脉、影响因素和实质关系。这还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选择相关的社会或生活现象和事例,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内外资源,科学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课程教学实施路径,让学生真正了解和认识现象或事实所蕴含的本质和规律、意义与价值,实现课程的“五育”价值。让学生演绎与归纳、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自我“五育”的培养。如讲授“药品广告管理”章节时让学生设计药品广告,再共同对照广告的规范性要求开展自我审核活动。

专题教学:从课程内容中提取专题,贯穿或涉及课程多章节多知识点的内容,专题更具有统筹性和包含性,一个专题可以分离出若干具体问题。专题既反映课程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也体现章节之间的相通性;既蕴含知识点之间的价值观念,也体现相互间的政策关联性。如开展《我不是药神》的专题“观影”教学,该剧情涉及药品注册管理、药品价格管理、药品销售管理、假劣药认定等众多章节内容,其中相关名词术语和法规的时代特征、药品价格的组成成分与标准高低相对性,都会引发学生的热议,从而增强其对药事管理专业问题理解。影片中涉及的抗癌药物目前已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和零关税等保供政策,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发展是解决前进过程中面临问题的最佳途径,体会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其认同感、自豪感、奋斗精神。

4 结语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药事管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表明,充分汲取课程营养,自然、协调、合理、精细的五育融合,可弥补“五育”单独教育的不足,使学生在每一个教学单元和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培养。当然,这首先需要教师能立足于“五育”并举的高度,超越原先课程教学的视野,汲取课程中的“五育”的养分,挖掘和强化课程的“五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实践性、社会性、革新性、探索性、综合性的优势,通过整合协调,向“五育”并举方向聚焦和转型升级[3]。细化“五育”并举在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联动,设计好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路径、方法、考评等环节,合理配置“五育”课程资源和运用。将“五育”全面、平衡、充分融入课程,避免单一知识传授,在课程教育教学的“五育”视域下,通过逐步的实践和完善,实现“五育”的有机融合与统一,不断推进课程“五育”人才全面培养的深入。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五育管理学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课程思政引领“五育并举”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