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综合课“BOPPPS+对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11-27史丽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综合课难句教学模式

□史丽萍

一、“BOPPPS+对分”教学模式概念诠释

(一)BOPPPS教学模式概述。BOPPPS教学模式是下列六个英语单词或者词组的首字母缩写,导入(Bridge-in)、教学目标(Learning 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它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有效课程设计为主线,目前已被全世界多个国家,多所教育机构采用,其应用实践表明BOPPPS是一种“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1](张建勋,2016)。BOPPPS模式因其明确的教学目标,从导入到总结完整的闭环式教学设计,有效的反馈修正机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参与式教学的设计。班级里的学生程度差异较大,想要调动全员有效参与,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同时,参与式教学的时间分配,学习手段等也需要教师统筹合理安排[2](程舫,2019)。

(二)对分课堂概述。2014年,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有序的过程:PAD,即讲授(Presentation)阶段、内化吸收(Assimilation)阶段和讨论(Discussion)阶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将课堂进行对分,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中间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教师教授的知识。对分课堂中,教师只讲解该课的核心知识。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有目的进行后续的自主学习[3](张学新,2014)。研究表明对分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果。然而不可否认,对分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在讲授环节,教师仅仅讲授高度概括的知识点,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英语学困生来说,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同时由于课堂概要知识掌握的不好,在课下的自主学习就会缺乏方向性和目的性,无法将知识系统性的内化,在讨论环节,因为讲授环节掌握的不好,后续的自主学习环节又未能达成有效认知,因此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只能被动观摩其他同学的讨论,长此以往,该部分学困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有融合改进的空间。

(三)“BOPPPS+对分”教学模式概述。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与对分课堂的概述,可以发现两种教学模式都有较强的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两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本文所指的“BOPPPS+对分”教学模式指将BOPPPS中六环节中的参与式学习这一环节中使用对分课堂替换,建立基于“BOPPPS”和“对分”的课堂。同时,“BOPPPS+对分”教学模式不仅仅指的是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也是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融合。具体教学流程如下:第一,主题导入: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如学习通等上传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视频音频,学生需在线上完成主题导入部分的学习任务。第二,教学目标设定: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上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学习任务单,学生对照进行相关预习。第三,前测: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布置预习达标性测试题。第四,对分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亮考帮活动,教师对课堂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讲解。第五,后测: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设置测试题。第六,总结与拓展:学生对本单元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教师上传拓展学习资源。

二、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现状及开展“BOPPPS+对分”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课承担着传授学生基本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及翻译能力的重任。同时,综合课也为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奠定语言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输入与输出能力提供平台。近年来,随着在线学习平台引入,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基本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许昌学院大学英语综合课的课堂观察及对教师的访谈,发现目前的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教师角度来说,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教师对于综合课的性质认识不全面,认为综合课教学就是语言知识教学,偏重于教授学生词汇和语法,对阅读材料逐词逐句翻译,缺乏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及翻译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讲解仍占有较大比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仍有待提高。第二,部分教师认为大学英语学习主要目标是四六级考试,学生只需做题即可,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等,课下采用刷题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及课下都缺乏有效的小组活动。上述方法虽然可能短期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审美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与建构新知识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第三,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持抵触态度,课堂上信息化使用手段较低,而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年代,利用互联网科技进行教学是教育的趋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学习资源开展学习。第四,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成果导向不足。从学生角度来讲,存在下列问题,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较为薄弱。由于语言知识欠缺出现不会读、不会写、不会翻、单词记不住,不懂长难句语法成分,不会分析等问题。同时,有很多同学不懂如何高效学习,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怎么学,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综合课教学中开展“BOPPPS+对分”教学改革十分必要。为验证“BOPPPS+对分”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课题组在许昌学院开展了基于“BOPPPS+对分”教改实验。以20212学期为例,每周2节大学英语综合课,第1周进行“BOPPPS+对分”教学模式的策略介绍(主要包括“BOPPPS”教学模型与对分课堂理念介绍,指导学生做好认知、元认知、和情感上的准备)。学期最后1周进行复习,剩下16周均采用“BOPPPS+对分”教学模式。每3周共计6节课完成课本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各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占据期末成绩的40%。

三、“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本教学案例文本摘自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4》第二单元,该单元主题为《China in Transition》,单元内共含有三篇文章,《Hutong Karma》《China’s Villages Change amid Rush for the cities》《Shenzhen-from Rural Village to the World’s largest Megalopo》,三篇文章均围绕着中国城镇的变化,其中课堂重点学习文章是第一篇,主要讲解了北京一条胡同的变迁,通过胡同的变迁来感知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教学步骤如下。

(一)导入。教师在学习通中导入视频-TED演讲《城市化与未来的城市》,学生在完成视频学习后在讨论区互动栏发表个人观点“Where do you prefer to live,big cities,small cities or countryside?”。教师在学生发表的观点进行评价与补充。

(二)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教师在学习通中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语言知识上和语篇层次上能够理解课文,掌握language focus中的词汇知识与长难句。能力目标:使用英语熟练探讨城镇化的利弊,使用英语对胡同进行全方位描述。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同时,教师在学习通中设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生个人需预习教师在language focus文档中列出的课堂主要讲授语篇的重要的知识点,列出自己已经理解的2个长难句和尚不理解的1个长难句,自己已经掌握的短语和尚不理解的短语。学生小组根据抽签需要完成2个任务,第1个任务是小组成员根据第二单元课文第1段对小菊儿胡同的描述,画一幅小菊儿胡同的地理位置简图,并根据第2段及后续课文的描述完成小菊儿胡同的导游词,第2个任务是小组成员以“我和我的祖国”或“我和我的家乡”或“我和我的家”为主题进行短视频拍摄或者PPT汇报,展示出祖国、家乡、家庭在新时代的变化。

(三)前测。教师针对language focus中的词汇知识与长难句在学习通中出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调整后续的对分教学。

(四)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重要一环即小组的分配与活动。为保证每位小组成员都能从中获得收获,小组成员的组成按照组内异质(即小组内包含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组间同质(即小组间的同学学习程度相当)的原则。流程如下:第一,学生学习小组“亮、考、帮”。“亮”指亮出自己已经在预习中掌握的长难句和短语。“考”指学生在自己的已经掌握的长难句和短语中出一道题轮流测试小组同伴,题型可以为单词选择、翻译或句型模仿写作等。“帮”指学生向小组成员求助自己在预习长难句和短语时遇到困难,由学生小组共同协商解决。第二,教师上课挑选1到2个小组对“亮、考、帮”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第三,教师精讲。教师精讲主要包括学生在前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学生在“亮、考、帮”中出现的难题以及学生未涉及到的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第四,小菊儿胡同的地理位置简图及小菊儿胡同的导游词的展示。第五,“我和我的祖国”或“我和我的家乡”或“我和我的家”为主题。对分课堂可以分为2次课完成,上述教学设计环节旨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语篇所表达的意义,掌握语言知识,提高在语境中的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效地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进行人际交流,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展示后组织学生间的互评,同时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五)后测。教师针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再次进行测试,测试可以在学习通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堂上当场完成,根据测试教师改进下次课的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

(六)总结与拓展。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将本单元的学习笔记拍照上传到学习通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笔记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及知识梳理情况,反思下节课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师在学习通中上传拓展学习资源,如阅读学习策略、翻译学习策略、写作学习策略、场景词汇学习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拓展学习。

四、结语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是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门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发现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及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有所下降,对实验班77名学生针对新的教学模式在问卷星上进行了调查,98.71%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有帮助,96.11%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100%的同学认为老师精讲的内容重点突出,讲解清晰,100%的同学认为老师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丰富,84.4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开展小组活动。综上,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综合课难句教学模式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引导学生分析长难句的几个措施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国际汉语综合课的应用探析
高中英语长难句的分析策略研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长难句是怎么来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初级综合课教学策略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