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生教学课程改革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为例

2022-11-26包格根陈青春郑奕雄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21期
关键词:研究生改革教学模式

包格根,周 琪,陈青春,郑奕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业与生物学院,广州 51022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1]。“互联网+”的新型教育形式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格局,影响世界的教育进程,逐步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信息教育的内生力[2]。作物栽培学课程作为涉农专业核心骨干专业课之一,是强调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其学习目标是通过对作物栽培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实现种植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益和低成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当前作物栽培学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农业生产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拓宽专业面,加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只有适时地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与环境,才能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1 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及考核现状

1.1 研究生新生的特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物栽培学课程安排为32课时,开课学期为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目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报考作物学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背景繁杂,既有传统农学、生物学、园艺等相关专业的,也有部分园林、金融等专业跨考的学生。此外,另有部分研究生为调剂到农学专业,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有待加强。部分农学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参加过相关实践课程,初步接触科研实验,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大部分研究生新生缺少相关的实践经历[3]。对跨专业学生而言,既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对实验方面又知之甚少,更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基础知识补充,才能顺利开展后期的科研工作。

1.2 作物栽培学教学现状

农学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1927年开始设立,早期称农艺科。自专业设置以来,作物栽培学就已经开设,至今已有90余年的发展历程。该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大农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累计授课人数达数万(包含本科),并取得了极大进步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作物栽培学融合了系列实践技术和理论知识,基础课程内容围绕南方主要作物(水稻、玉米、花生、甘蔗等)展开,涵盖其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基本生物学知识,以及实现其高产、优质、生态、高效和安全等栽培技术与原理。基础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初步并快速掌握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对作物产量、品质生理、技术原理及“产量—技术—品质”之间的动态关系等有初步的认识。目前,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上已经有极大的优化,但是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3 存在问题

在目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4]。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类型结构与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更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创新。随着近年来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作物生理的相关研究已经从细胞水平迈进分子水平,作物栽培学的研究与发展也步入分子水平,其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也更加普遍。目前,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课,学生听、读、记,授课过程中虽有相关的互动与练习,但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显著。另一方面,该课程存在内容涵盖广、实践跨度大等问题,传统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很难有整体的认识。此外,在传统教学培养下,研究生缺乏系统性的实验技能培训及实验设计思路和科研素养的训练与提升[5],在进入实验阶段后综合表现差强人意。

作物栽培学课程在考核模式上为理论成绩加平时成绩,占比分别为40%和60%。课程考核模式单一,教学过程以“教授—做题—考核”为循环,并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考核。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准确判断教学的效果,更难以判断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及应用能力。

2 优化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模式

2.1 改进教学内容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要始终践行“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目标。作物栽培学课程的学习,要求研究生掌握课程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实践必要基础技能,能灵活应用在实践中并解决相关专业问题。教师在设计作物栽培学课程内容时,需结合研究生现状,针对本课程特点与存在问题,立足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进行相应的改革——在维持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突出理论结合实践,引入前沿理论技术,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6]。此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拓展,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的双重提升,完成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转变。

水稻栽培章节的初始内容包括,水稻的概述、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基本技术及其他栽培技术理论,教师在这些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加入如何利用基因组学技术解决作物栽培学问题的相关研究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作物栽培学中应用、产量相关及安全性相关的作用讨论。玉米栽培章节的初始内容包括,玉米概述、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栽培技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环境条件与栽培措施如何影响基因表达调控等问题的研究。在花生栽培章节的原始授课内容之上,新加基因组学技术及该技术在花生栽培中取得最新成果的部分。例如: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20多家科研机构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四倍体花生栽培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研究成果于2019年5月1日发表在国际著名专业期刊Nature Genetics上[7]。随着基因组测序工作的进行,作物学科也全面进入到基因时代。未来,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解决作物栽培学相关问题,必将成为开辟栽培机理与调控新领域的发展方向[8]。

课程改革后的授课内容在前沿技术与理论上均有增加,并适当引入了实际存在的作物栽培相关问题的解决与探讨,教学更加贴合实际科研研究场景。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更具交叉性,既有基础的课程内容,又涵盖了前沿的原理与技术,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思维和独立的研究能力。

2.2 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9]。原始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教授以面授为主,改革后将教学过程分为5个部分——自主学习、教师面授、讨论交流、自主设计和自主实践,整个教学过程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首先,授课前,教师先发布标记好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能进行课前了解与内容查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我校已完成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其内容包含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基本的设备介绍等,并上传到智慧树网站。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理论基础,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自主学习环节的预热,教师面授的课堂氛围会有所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有所提高,更有利于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其次,课程教授结束后,教师依据各章内容抛出相应问题,留给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并能随时在课程群中提出问题及相互交流,以此加强课后的思考与交流讨论。最后,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都需完成一个自行设计的实验,并在完成后进行论文的撰写与课程汇报。学生在独立完成自主的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能进行独立思考,不断总结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能更好地整合所学的理论与实践,提升自身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通过对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课程内容融入素质教育的教学思路,以及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方法的教学模式来不断尝试和改进适合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建设,相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定能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与科研服务。

2.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衡量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果的重要指标[10]。改革后的课程设置更加贴合于实际,并与教学模式相匹配。针对课程的5个模块,分别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指标: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情况,考核自主学习能力;②依据课后答题质量,考核课堂授课成果;③依据自主实验设计与最后汇报结果,进行综合考核,包括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及实验论文撰写的逻辑性与创新性等。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更贴合现阶段教学的改革,增加学生在科研中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能更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科研人才的目标。

3 结束语

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对于研究生课程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基于我国乡村振兴背景及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对研究生课程作物栽培学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探。本文关于作物栽培学课程改革,是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化与优化、对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适当调整,融入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科研思维训练等教学指标,形成由浅及深的教学内容、具有交叉性学科的应用型理论体系、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模式及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目前本课程的改革学习效果有待统计分析,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但初步的课程效果得到了研究生在学业上的正向反馈,并且极大地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实验思维。这说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需不断优化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高校教师科研与创新能力建设,以教学滋养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为支撑,在实现研究生个人可持续性成长的同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

研究生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改革之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