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2022-11-25何彩霞

新课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管理工作区域

何彩霞

(甘肃省张掖市第三幼儿园,甘肃 张掖)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自我安全意识较弱,在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同时校园中相关设施的摆放以及日常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了解当前幼儿园的安全现状并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逐步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质量。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时效性进行有效探究,寻找更好的方法开展幼儿园安全管理活动。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保障幼儿的安全成长与身心健康,是每一所幼儿园的首要工作。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其次再开展有效的知识技能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安全是幼儿知识积累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幼儿工作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安全管理,以更好地满足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它能够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模式僵化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缺乏合理的探索,很多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并存的当下,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不断提高,而安全管理工作容易被忽视,未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导致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了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安全管理效率偏低

幼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对于新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活泼好动,教师需要管理的工作过多,管理职责并不明确,造成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

(三)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管理内容不明,管理责任划分模糊,大多数老师主要以教学工作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对幼儿的安全管理。在幼儿园中安全管理内容较多,例如日常管理、学习管理、校园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管理内容的复杂性加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

(四)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管理能力较低

在当前幼儿园,大多数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是由老师担任,相应的管理能力较低,在管理过程中易出现较多问题。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需要逐步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或是聘请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对幼儿园进行有效管理。

三、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时效性有效策略分析

(一)丰富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模式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涉及老师、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在幼儿园中,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与幼儿园园长以及相关领导制定合理的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

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场所,在幼儿园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幼儿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幼儿年龄较小,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心,要将幼儿园设计得更加简洁,以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减少磕磕碰碰等现象的发生。在校园以及教室中,我们可以通过安装监控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监管,以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大多数幼儿会在学校中吃午餐,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如果食物不卫生或者是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幼儿健康。在餐前我们需要对食物进行留样,并购买高质量的食物供儿童食用。当出现问题之后,要迅速将儿童送至医院中进行救治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对食品进行检测。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与能力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实行奖励机制,将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与奖励挂钩管理,工作人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整个管理活动。我们可以在每周、每月开展评选活动,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怀,得到幼儿好评的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由幼儿当评委,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管理工作者在整个管理与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逐步提高管理效率。

(三)加强对幼儿活动的监管力度

幼儿年龄较小,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心,在管理中存在一定难度,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管理效率,需要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有效监督。首先我们可以成立监督小组,幼儿园成员需明确自身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其次,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监督人员需要参与其中,当出现打闹问题时予以一定的引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整个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监督管理能力,学习相应的急救知识,在遇到问题之后尽快解决,以更好地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在开展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活动当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合理安排,活动开展之前需要了解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制订应急预案,以开展有效的监管活动,更好地提高监管力度,保证监管质量,以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安全管理。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融入给幼儿园教学和日常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借鉴信息化教学应用方式,我们可以将部分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应用于幼儿安全管理工作中,比如布置无死角、全覆盖的监控网络系统,不仅要在每个室内外角落安装摄像头,还要借助网络设备对各个监控区域进行互动式监控。比如制作智能“学生卡”,卡内植入芯片,幼儿在园内的一切活动行为都会受到监控。同时,将园内全部区域进行“合法”与“非法”划分。所谓“合法”与“非法”只是相对而言,举例来说,当进行美术区域活动时,其他任何与美术内容无关的区域都被认为是“非法”区域,只要幼儿擅自闯入“非法区域”,教师就会接收到警报信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室外活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支持教师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可用来支持培训活动,特别是基于安全管理和安全行为意识的培训活动。比如,借助多媒体放映幼儿园安全管理与安全行为示范内容,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针对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措施。当然,后者对于大部分幼儿园来说很难实现,但却为我们应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五)加强活动区域硬件设施建设

安全故事或安全事件的发生通常是在主客体同时作用下产生的,所谓“主体”和“客体”在“事件”过程中也许并不存在逻辑或内容层面的关联性,但由于“主体”具有自主意识和环境支配能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客体”并无拒绝“主体”请求或要求的能力。具体来说,当一名幼儿在器械区进行体育活动时,出于好奇,幼儿会尝试搬动或挪动体积大的物体,当幼儿的力量明显小于物体质量时,该物体就不会对幼儿造成任何伤害,因为物体并不会主动“攻击”幼儿;可如果幼儿通过努力能够挪动或搬动物体,他们便会想办法借助外物来加快操作进程。此时,若没有老师在旁监督或陪伴,幼儿很容易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受到物理伤害。很明显,活动区内元素给幼儿带来的安全威胁基本是由幼儿主观意识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园方和老师有必要对各活动区域物品材质、大小、重量等重新调整,对整个区域环境做重新规划,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安全。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一对多的教育模式无法保证不发生“意外”事件,有时候是因为教师的疏忽,有时是因为个别幼儿过于淘气。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有必要在各活动区域划定障碍界限,即在区域边缘设置电子扫描仪,一旦有幼儿擅自离开规定区域或通过扫描区,警报立刻响起。

幼儿安全管理工作,对幼儿未来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幼儿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有效管理活动,逐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依据相关管理策略有效开展管理活动,推动幼儿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管理工作区域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区域发展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提高措施探究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