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孩时代”教师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策略

2022-11-25王海霞

新课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共育幼儿教师家庭

王海霞

(张掖市甘州区第三幼儿园,甘肃 张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孩子进入幼儿园,一方面要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会在家庭教育的环境中成长,幼儿园和家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幼儿园开展的很多活动还要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我们不但要教育引导好孩子,还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但随着多孩政策的开放,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孩子的教育问题存在很大的矛盾。就我们幼儿园的生源来说,大多数都来自农村进城的家庭,家长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城里购了房,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简单,为了努力挣钱养家糊口,忽略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也成为重要的话题。有些家庭成员过多,家庭教育的方法不一致,导致家庭教育矛盾的产生,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与幼儿园保持教育的同步。为此,我们幼儿园教师在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家园共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幼儿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直都在探索。在幼儿教师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还应有一定的教学策略,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效果,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专业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赢得家长的信任

当今家庭中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往往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优势,有些家长教育第一个孩子时积累了经验,前面孩子没有做到的,会在第二、第三个孩子身上补偿,但随着教育发展的变化,家长的育儿观念不断更新,要借助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方式的指导,才能有更好的提升。因此,有扎实学识的幼儿教师,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教师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是否会向教师寻求家庭教育方面的帮助,是否愿意接受教师给出的教育建议,都与家长是否认可教师的专业形象密切相关。要在家长面前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就需要幼儿教师从以下两方面来体现: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召开家长会,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在家长面前展现,家长对教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很多家长会从教师的形象、讲话水平中感受到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幼儿园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分全园的和班级的。(1)全园的家长会。园领导会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方向等为出发点,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特色活动、发展前景方面着手,让家长初步认识幼儿园。(2)分班级召开家长会。在分班级家长会上,班级的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重点,老师要向家长清楚地传递教育信息,如家长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以及在家园配合方面要注意的事项,在提供教学建议方面展示教师的能力素养,这样会让家长觉得教师很有水平,专业能力很强,对下一步的家庭教育指导能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二、关注家长需求,及时提供适时指导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会随时跟老师交流,会提出一些需求,尤其是小班的家长,孩子刚入园,他们提出的需求会多一些,例如:“孩子在幼儿园哭了吗?”“他吃饭了吗?”“今天孩子与小朋友相处的好吗?”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提供帮助,尤其是多给祖辈家长指导,不要问孩子类似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孩子:“你在幼儿园乖不乖?有没有交到好朋友?幼儿园的饭菜香不香?”等,这样会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教师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家长的接触清楚各年龄段、各种类型家长常见的教育困惑,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多沟通,以了解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通常表现在家庭中祖辈家长对孩子很溺爱,越是多孩家庭,祖辈会对越小的孩子疼爱备至,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会利用传统的育儿方式来教育孩子,家庭成员中各自用各自的教育方法是很难培养孩子的好品质的。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改变祖辈家长的育儿方式,可以多通过“爷爷、奶奶进课堂”活动来解决,邀请他们体验幼儿园生活,了解幼儿教育的特殊性,通过家长培训,解读专业的幼教理念,在参与游戏中体验祖孙快乐情,慢慢地,祖辈家长的育儿观就会有所很大的改变。

三、有效的沟通方式,提高家园共育的成效

沟通是从“心”开始的。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起连心桥,老师要在这方面多学习、善思考,灵活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促进教育共识的形成。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通过建立家庭成员信息库来了解家长特长,为家园共育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当前几个孩子家庭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是有区别的,我们教育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家园沟通,对于工作不稳定的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连心或是家庭访谈时间进行指导,家庭相对稳定的,当面沟通交流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效果会更好一些。根据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个性等因素灵活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家长沟通,还应注意场合,有些家长比较要面子,所以不要在大众场合下提出不理智的问题,会损失家长颜面,可能会导致他在以后的家园共育配合方面存在问题,或是对老师的工作方法质疑。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连心很方便但也有弊端,我们老师的做法是不在群里谈论有问题的孩子,私聊会让家长从心底感激老师,觉得老师很在乎他的孩子,会坦诚地跟老师交流。与男性家长沟通时减少不必要的表情与肢体语言;针对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在沟通时应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地传递信息;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在沟通时多描述具体事例,借由典型事例进行说服;与性格暴躁、不理智的家长沟通时应多倾听,先缓解其焦虑后再提供建议;对于缺乏自信的家长,沟通时先多肯定、鼓励,再委婉地指出其教育误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机会很多,只要不受影响,家长早晚接送孩子时和家长面对面交谈,通过幼儿园的家长会、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沟通机会,只要适时把握,教育建议指导到位,家园共育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与家长密切联系、持续跟进家庭教育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尤其生育政策放宽后,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有些家庭多个孩子带起来也很辛苦,大部分家长还是缺乏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虽然在第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经验,但还是不会灵活应用,孩子天真的语言和十万个为什么,可能会难倒一些家长,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了解先前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分析教育方法失效的原因,然后进一步进行观念阐述与策略指导。例如,教师发现有一名小班的幼儿,频繁出现攻击性行为,原因是他和姐姐之间常常抢玩具,而且祖辈溺爱小的,导致孩子的这种行为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引起其他孩子家长不满,也令家长非常困扰。我们老师坐在一起经过研讨解决孩子这一行为的方法,指导家长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纠正,开始时有一定效果,但一段时间后就失效了。后来,教师在观察与交谈时发现这个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由奶奶管教,而奶奶在该幼儿攻击他人后常常会为其找理由开脱。通过与幼儿家长的密切沟通,引起家长的重视和介入,并说服幼儿奶奶坚持教育原则,邀请奶奶进入幼儿园参加班级一日活动,利用亲子活动时间让奶奶感受幼儿园的教育环境,积极参与亲子制作和亲子游戏活动,一段时间后呈现出幼儿行为改善的成效。这样老师、家长都很欣慰。其实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地关注,还需要教育者追随幼儿不断地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其成长需要。

孩子的成长教育重在细节,多孩现象下的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内心感受,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能让家庭氛围更加温馨,可是多了一个孩子,也会让爸爸妈妈手忙脚乱,家长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对家庭中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要忽视老大,更不要对老二或老三过分溺爱,还要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调一致。总之,对于多孩家庭面临的教养问题,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挖掘最有利的教育资源,家庭成员要多学习、多请教,在老师的帮助努力下,为孩子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爱的陪伴。作为与家长、幼儿密切接触的幼儿教师是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最佳人选,具备优秀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最大价值,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家庭教育走入和谐、科学的新路程。

猜你喜欢

共育幼儿教师家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庭“煮”夫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