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液性静脉炎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2022-11-25董肖凡魏永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硫酸镁

董肖凡,魏永婷,白 萍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 100021)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液体,或静脉内长时间留置刺激性较强的导管,导致外周静脉壁出现的炎症反应。输液性静脉炎是经外周静脉输液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3% ~60%[1]。输液性静脉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沿输液静脉出现红、肿、痛、硬结。按照炎症反应严重程度的不同,美国输液协会将输液性静脉炎分为5 个等级。根据已知的研究数据,不同地域、不同科室及不同年龄人群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较大。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开展了诸多研究。本文主要是对输液性静脉炎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输液性静脉炎的分级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输液性静脉炎的分级标准主要是沿用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11 年修订的《输液护理操作指南》中的相关分级标准。该指南将输液性静脉炎分为5 个等级,具体为:0 级:输液部位无红、肿、痛等症状;1 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或不伴疼痛;2 级: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或水肿表现;3 级:输液部位疼痛、红肿或水肿,输液静脉出现条索样改变,可触摸到条索状物;4 级: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或水肿,输液静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物长度达到1 英寸(约2.5 cm),有脓液流出。

2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2.1 合理选择输液静脉

秦悦等[2]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观察不同穿刺部位下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现经上肢静脉输液的患者(n=39)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33%,经下肢静脉输液的患者(n=39)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6.67%,故得出静脉套管针应尽可能留置在上肢这一结论。但本研究中未区分上下肢静脉的具体部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左静等[3]通过对不同外周静脉输入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套管针留置在肘关节以上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中任意一条静脉的患者,其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套管针留置在肘关节以下外周静脉的患者。

2.2 输液前宣教

于珍[4]探讨输液前护理干预对甘露醇药物性静脉炎和药液外渗的预防效果,将95 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其中B 组患者未接受干预,A 组患者接受输液相关知识宣教及外周静脉评估,结果显示,A 组患者静脉炎和药液外渗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 组患者。孙凤娥等[5]将接受静脉输液的9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健康宣教在内的优质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万红[6]将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其中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接受化疗相关知识详细宣教及外周静脉评估,对照组患者未接受上述干预(两组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均在输液静脉处涂抹喜辽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74%,未干预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2.18%,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与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有关,在输液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使其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2.3 应用各类敷料

2.3.1 水胶体敷料 张杰等[7]使用水胶体敷料与硫酸镁湿热敷两种方式预防化疗患者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发现使用水胶体敷料的患者在化疗的第1 天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使用硫酸镁湿热敷的患者低27.5%,在化疗的第5 天低40%,在化疗的第10 天低27.5%,且使用水胶体敷料的患者中重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使用硫酸镁湿热敷的患者大幅降低。雷梅[8]将90 例静脉输注大分子中成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 与观察组,对照组1患者行静脉穿刺时使用普通敷料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2 患者行静脉穿刺时使用普通敷料及沿血管走向外敷金黄散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观察组患者行静脉穿刺时使用水胶体敷料及沿血管走向外敷金黄散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对照组2 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3%,对照组1 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0%。唐云飞等[9]研究发现,为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的患儿使用水胶体敷料能显著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

2.3.2 酒精湿敷 郝建红等[10]采用75% 的酒精对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进行湿敷,有效降低了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李献莹等[11]用酒精加654-2(消旋山莨菪酸碱)对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进行湿敷,得出了与郝建红等[10]相似的结果。通过多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用酒精对其穿刺、置管部位进行湿敷能有效预防其发生静脉炎。

2.3.3 硫酸镁湿热敷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如输入药物的性质、输液方式、药液温度、输液管道留置的时间、输液器具的选择等)有关[12]。项建霞[13]研究指出,对于浅静脉置管输注脂肪乳剂的患者,用50% 的硫酸镁对其输液部位进行湿敷可扩张血管,减少脂肪乳剂对血管造成的刺激,同时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能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医用冷敷贴由医用无纺布背衬层、高分子水凝胶层、聚乙烯薄膜覆盖层等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硫酸镁水溶液。李红梅等[14]分别使用医用冷敷贴、50% 硫酸镁湿热敷法、普通输液贴对妇科肿瘤输液患者进行外敷,结果显示,用医用冷敷贴、50% 硫酸镁湿热敷法、普通输液贴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5.12%、94.26%、77.6%。2.3.4 草本植物、药物外敷 孙自芬等[15]使用马铃薯片冷敷预防静脉输注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发现使用马铃薯片冷敷能显著降低此类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说明马铃薯片对预防一些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效果。黄程程等[16]建立蔗糖铁致兔耳缘静脉输液性静脉炎模型,探讨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包括α 茄碱及α卡茄碱)对蔗糖铁所致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结果发现,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外敷能改善动物模型中由蔗糖铁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的局部症状。但过量摄入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可能造成急性中毒,故其外敷剂量、浓度及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李劲松[17]使用复方藤芷膏联合喜辽妥沿患者穿刺点静脉走向外敷,结果显示比单纯使用喜辽妥外敷能使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40% 左右。陈玉芬等[18]发现三黄软膏对输液性静脉炎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2.4 输液加温

刘芳敏[19]将128 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注甘露醇前将药液加热到36℃~37℃,为对照组患者输液前不对甘露醇进行加温处理,直接静脉滴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9.69%,二者相比差异明显。在输注甘露醇前对其进行加温可减轻药液对患者静脉壁内膜造成的刺激,并增加甘露醇的溶解度,从而可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

2.5 地塞米松脉冲式封管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封管液有肝素钠溶液和生理盐水。刘俊等[20]对肝素钠封管与生理盐水封管的效果进行Meta 分析得知,虽然肝素钠溶液在预防导管堵塞、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方面优于生理盐水,但两者对于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一篇关于使用0.1 mg/mL 的地塞米松溶液封管预防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显示,使用地塞米松封管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1.14%,明显低于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20.32%),但这两种封管液对其他外周静脉导管(PVC)相关并发症(堵管、渗血等)发生率的影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

3 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趋势

评估和预防相辅相成,构建先进的输液性静脉炎风险评估模型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针对患者血管的粗细及弹性、各类液体的输注性因素、患者有无合并症等各类影响因素进行评级,明确患者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并为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可进一步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目前针对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已历20 余年,主要的研究形式为护理人员在本病区或本科室进行的统计研究。近年来,临床上对输液性静脉炎诱因的研究日益深入,且静脉炎发生后的处理措施也日渐多样化。但查阅有关输液性静脉炎的文献可知,不同科室、不同人群、不同地区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因此就针对静脉炎的影响因素来制定一套成熟的评估体系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4 小结

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在发生输液性静脉炎后会出现穿刺侧肢体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可增加其痛苦,影响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有效地预防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至关重要。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选择输液静脉和敷料、将药液加温、选择合适的封管措施及构建先进的风险评估模型等可降低患者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甘露醇静脉炎硫酸镁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