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林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2-11-25刘艳波

江西农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林业群众生态

刘艳波

(大理市银桥镇林政资源管理站,云南 大理 671003)

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而农业生产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就会导致农业产量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乡村经济效益不高,而且一些地区的农业资源并不十分充沛,农产品销售收入就十分低。而农村的另一种提升收入的方式便是外出务工,在南方大部分乡村地区,这种务工的现象十分常见,可大量的年轻人出去务工,就会导致乡村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乡村的发展都十分不利。所以我国在进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需要针对乡村的具体情况,对于乡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制定战略性的目标和做出针对性的指导。而在规划中大力发展林业,便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渠道,乡村良好的林业生产环境,可以为乡村带来多方面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作用。

1 生态林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林业已经成为了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因城里的建筑面积大多被房屋所占据,而乡村有着良好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来进行林业发展。对于林业发展来说,乡村的生态环境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在这个角度对乡村的战略发展进行考虑的话,乡村林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计划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我国的乡村地区在环境方面有一定优势,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对于木材的使用量都在急剧上升,但大幅度的开采只会让木材越来越少。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林业产业,林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树木的种植和培养会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完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

2 生态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作用

2.1 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现阶段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林业产业的引导发展,这既能为农村增加全新的经济营收模式,又可以打造环境优良、绿色生态的农村居住环境,也可以通过林业发展帮助农村实现全新的旅游经济营收模式,使得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共同发展。以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核心,改善农村环境,增加资源保护,提升资源利用率,是现代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经之路。

2.2 让人民群众富起来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过于单一,而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便是增加农民的发展方式以及经济增收方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这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展目标。而林业的发展,便可以为农民群众带来全新的经济营收方式,通过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方式,让群众参与到林业建设中,再加上国家林业部门对于群众的扶持,便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群众在林业经营和林业管理过程中处在关键性的地位,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有效帮助,从而反哺自身,让农村的生活环境变好,让自身的生活质量变高,并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推动了当地的发展。

2.3 推动林业持续性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阶段各行各业对于木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而这种需求量的上涨,也导致环境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林业发展,可以让林业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状态。大量的木材种植可以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要,并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乡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会遭受破坏。并且还可以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为生态绿色产业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进步。

2.4 提升林业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林业站以及林业局的科学管理优势,做好技术指导培训,使农户可以掌握先进的林业技术并了解相关的林业知识,明确林业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利用科学种植和管理的方式,增加乡村的经济效益。林业技术员要深入基层,到百姓当中进行实地考察,指导百姓进行林业运营,发现林业风险,并及时做好防范风险的措施,从而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帮助乡村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同时质量的提升,也会为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推进作用,树木的成活率高,成才率大,就会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实现我国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3 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建设任务艰巨

虽然当前我国在林业建设方面有一些很好的方法,也取得了有效的成就。但是在林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如林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大部分的百姓并没有相关的林业观念,认为农业仍然是发展乡村经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不想大力发展林业建设,因为林业的发展需要占用农用地,这会让人民群众认为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手段,导致林业发展缓慢。而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还会存在着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对整个树林造成毁灭性打击,而虫灾以及物种入侵,也会影响树木的存活,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影响了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3.2 品牌效应不强

想要在当前的市场过程中获得不错的林业经济效益,就需要有着良好的品牌效应,但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意识到林业发展中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以及林木材料出售过程中没有积极地建设品牌,从而导致了经济效益不高。而且一些地区的林业产品质量差、产量低,导致农民群众费时费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3 建设理念不够新颖

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自古以来都是依靠农业种植,所以在经过世代传承之后,大部分农民群众在林业建设的观念上过于落后,认为林业建设并不能帮助自身获得生活改善以及经济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到自身的生产工作,导致自身的经济受益受到阻碍和影响。同时因为林业建设的周期十分长,一般的树木成材需要4~5年,所以群众对于林业建设并不积极。而一些农民群众并未认识到林业产品营销的重要性,对于林业旅游也不够重视,使得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从而使得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提高。

4 生态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4.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政府必须对于农村现有的生态资源进行严格把控,良好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都会对林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想要让乡村林业获得发展,就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把控从而提升农村地区的林业覆盖面积,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政府要做到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对林业发展做好科学有效的分析,充分发挥政府在林业发展工作中的引导作用,使得林业产业可以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在林业发展的工作中,政府还要做好发展方案的规划与编排,加大对于乡村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引导农村生态建设,使得农民群众的经济水平以及生活环境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4.2 发展生态特色产业

在林业发展中,村民想要获得经济收益的手段不仅仅可以是贩卖木材,还可以根据当前的生态环境走出农村特色发展道路,使林业产业作为基础来进行经济发展。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目标,以及对于农业经济的帮助。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树木的栽种,可以采取一定的规划,让其有着一定的经济适用性,又有观赏性。这可以让农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从而实现特色化的林业产业项目。各种运行方式可以让村民的经济产业获得多方面、多水平的提升,让群众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4.3 挖掘当地林业文化

挖掘当地林业文化主要是指利用当地的乡志和村志,寻找生态文化,赋予树木更深的文化内涵,从而可以将树木进行品牌包装。这不仅可以提高树木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扩大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林业文化可以完成一种传承。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到文化的传承,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可以引导乡村文明建设,使得我国的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具有的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可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林业产品的品牌质量。这不仅满足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要求,并且让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提升。而在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林业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想要让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就需要将这些问题解决,从而发挥生态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让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

猜你喜欢

林业群众生态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多让群众咧嘴笑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land produces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