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

2022-11-25姚炳雨

江西农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养分耕地

姚炳雨

(肥东县古城镇人民政府农业办 ,安徽 合肥 231600)

粮食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难题。通过改良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耕地资源和资金投入。

1 影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相关重要因素

1.1 把握好恰当的播种时间

要想保证农作物的顺利栽培及高产,恰当的播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除了受到周边环境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因素影响之外,合理的播种时间也是决定种子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农作物,要根据不同的时节及环境来进行播种,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例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小满前后,安瓜点豆”等,这些都是老一辈为我们总结的最好的播种时令表,只有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才能有提升产量的空间。

1.2 对耕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及维护

农作物的栽培与高产,离不开土壤的培育,为此,对于耕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重视耕地资源的管理与维护。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施:

1.2.1土壤的成分检测

在种植农作物之前,一定要对土壤的成分进行定期的检测,对于养分有缺失的耕地土壤,要进行及时的养分补充,保证土壤能够保持在可以维持农作物生长的标准之上,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时期需栽培的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1.2.2定期全面翻新土壤

要想让农作物实现高产,种植农作物的土壤一定要保持平整疏松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农作物更好地吸收土壤的养分,让水分能及时透过土壤传达给农作物。为此,我们一定要定期翻新耕地土壤,保证土壤表面的松软程度。

1.2.3水分的灌溉及适量的施肥

农作物的高产离不开水分的滋润,在进行农作物栽培之前,最好能够保证耕地周边有高效率的灌溉设备及水源,防止气候干旱而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在此基础上,适量的肥料也是促使农作物高产的关键,好的肥料也能给耕地土壤带来更为丰富的养分,给农作物的栽培及高产均带来了一定的保障。

1.3 农作物种植密度的控制

农作物种植密度是影响其栽培质量及最终产量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让农作物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它们才能够获取到足够有效的光合作用能量。此外,合理的农作物间距,还能保证农作物之间不会相互抢夺水分及养料,能够给予农作物足够健康的生长空间,保证栽培的有效成活率及后期的高产量。

2 促进农作物高产的相关有效策略

2.1 提高并改善农作物栽培技术

要想通过改善栽培技术来提升农作物产量,那么首先要着手的就是对所要栽培的农作物的种子进行改良。我们可以通过先进的基因技术将优良基因提取并且整合,再通过基因培育技术获取出抗病虫害能力强、成活率高、产量高的优良农作物种子。这种新型种子的培育,能够有效稳定种子发育的形态,提升吸取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让农作物的产量能持续稳定地得到提升。

我们还要对农作物的栽培方法和田间管理做出一定的改良。例如,农作物栽种之后要派遣专人对农田进行定期的巡查,对产生松动的植株给予及时的固定,对死亡或生长情况不佳的植株要及时清除并补苗;还要定期对农作物的具体成长情况做好记录,定期总结,然后及时发现欠缺的地方并进行补救和改良,这些都是合理改善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有效路径。

2.2 调整并改良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离不开其所处的生长环境,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让光合作用的养分积累得到更高效率的传导和吸收。那么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也为了农作物能够受到更多的光合作用,可以通过增加人工的光照时间来提高土壤的光合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汲取养分,也能为农作物创造出更为健康的生长空间。此外,对农作物种植所处的土壤类别也要进行严格挑选,土壤中的各类营养元素含量、透气性及酸碱性都必须严格把控,保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在最佳的状态。这样改良后的生长环境不仅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大大降低种植和后期维护的成本投入,为农户们创造出更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2.3 积极学习并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农作物栽培技术

2.3.1温室栽培技术

温室栽培技术是众多农作物栽培技术当中最被农户们所认可的一种现代化栽培技术,温室栽培技术的核心要求就是对温度、湿度和阳光的合理控制。利用温室大棚等有效设备,可以将幼小的农作物植株加以最有效的科学保护,规避因室外温度或其他的环境因素导致的农作物产量不乐观情况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温室栽培技术已经不限于过去的塑料大棚模式了,而开始转换为新型的玻璃大棚,这种由热镀锌钢管以及玻璃作为覆盖材料的新式栽培技术,可以让一些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农作物的成活率加倍提升,从而让农作物产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2.3.2土壤翻新栽培技术

土壤的翻新是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科学有效的土壤翻新,能够保证农作物在播种的前期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这种栽培技术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实际上却极其考验细节的栽培过程。例如:在翻新耕地土壤的过程中,农户要根据自身所要种植的农作物成株后的体型大小来进行土壤翻新,其预留的空间必须非常讲究,既不能因面积过大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也不能因过小导致农作物之间养分吸收的不足。还有在翻新土壤的过程中,要及时清理杂草,统一耕地内农作物的属性,避免其他植物抢夺养分肥料的同时,也能保证后期灌溉与施肥时统一标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通过改良栽培技术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当中最为严峻的问题。提升农作物产量是一项细节决定成败的农业工程,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并研究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合理规划和改良影响农作物高产量的核心因素,通过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人为管控,结合生产经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养分耕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养分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