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

2022-11-24甘肃宁县新宁镇龙一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张 婧(甘肃:宁县新宁镇龙一小学)

小学语文课程的应用价值明显,教师要围绕这门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特征逐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想方设法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这一时代发展的产物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及环境。语文教师要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以及高涨的学习热情,进而在教师的耳濡目染下,实现高效学习和自主探究,不再畏惧语文、抵触语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经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有限,教师没有灵活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照本宣科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教师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没有主动跳出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外以及校外自主探索。学生往往疲于应付,逐步丧失了自主探索的能动性,听说读写能力停滞不前。还有的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发学习资源,过多关注师道尊严,没有主动放下教学权力与学生进行互动,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主体价值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学生的想象力不足,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偏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面对新的教育环境,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压力过重,想方设法调整教学思路,加快教学节奏,没有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开展层次化教学活动。教师还未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无法实现活学活用,难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及帮助,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汉字外,还需要适当提升教学层次,让学生深入分析汉字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哲理,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确保学生快速理解和高效吸收语文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能够局限于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对语言文字意思的理解认知比较模糊和生硬,只能够接收低层次的信息,活学活用的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实困境,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文字组合的基本内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分工、深入探讨,自主感悟和体会文章的主旨思想。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比较强,能够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身临其境自主分析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以及高涨的学习热情,积极体会以及感受语文知识的本质与奥秘,个人的理解能力提升非常明显。

(二)有助于开发学科教学资源

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教材分析以及课堂教学中,实际上的教学质量相对偏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较为局限。教师无法主动跳出课堂和教材的框架,过多关注简单的理论讲解,照本宣科的问题较为严重,学生的思维比较闭塞,无法实现融会贯通以及活学活用,语文学习能力停滞不前。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主动调整教学思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灵活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眼球,有效摆脱传统黑板板书模式的束缚。教师可以整合碎片化时间组织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利用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打破时空限制。课堂教学内容也要更加丰富多样,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密切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主动分析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借助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再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非常贪玩,注意力集中时间偏短,缺乏一定的耐心和自制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能学习基本知识,自主探索的能动性不足,有的教师直接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机械地灌输知识,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解语文知识,要求学生自主做笔记。这种生硬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语文课堂索然无味,因此消极应对、疲于应付,课堂走神以及课堂讲话的问题比较常见,有的学生逐步丧失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全面吸引学生的眼球,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将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创建生动可感、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轻松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自主探索以及想象的过程中全面提升个人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关注学情掌握教学艺术

要想借助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关注基本学情以及教学条件,在综合衡量内外部环境以及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实现与时俱进和对症下药。首先,教师要主动调整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深化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理性剖析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以及共性问题。带领学生自主思考、大胆探索,逐步强化学生的知识印象,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其次,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效拓展及延伸,罗列重难点,有效攻克教学难关。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游戏性学习活动,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智力,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确保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全方位渗透,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探究的意志品质。最后,围绕生本理念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元素营造逼真生动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通过对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深入分析及研究,重新定位自身的教师角色,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学生层次性的指导和技巧点拨,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紧密结合。

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教师要尽量避免急于求成,拉长战线,要调整教学思路,找准信息技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师要始终坚持生本理念,围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分步骤、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要促进多种现代教学元素的有效渗透,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稳步提升综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质量。

(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板块,直接关乎学生的语感以及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下大气力,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逐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及层次,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实现深度理解和快速吸收,逐步留下深刻的印象。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符合学生的信息接受偏好,能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以及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反思,立足于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建立初步认知,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展示与文本相对应的视频和图片,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强化学生对文章基本内涵的理解,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讲解《桥》时,教师可以先留出5~8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阅读,扫清学生的生字词障碍,然后展示洪水猛烈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洪水对人类的危害。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播放诵读音频,鼓励学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深入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了强化学生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探讨、认真分析,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相长。

(三)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更加严格。如果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仅局限于课堂及教材,机械地落实教学工作,就违背了新阶段的教育初衷,无法顺利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一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教师需要探索现代化的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学习资源,逐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的知识输入提供必要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够从多元化学习途径中主动更新知识库,自觉串联零散知识点,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强,师生之间也能够实现紧密交流及沟通,主动共享学习资源,保障最佳的教学质量以及互动效果。如,在讲解《三月桃花水》时,教师可以精心制作PPT 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春天在哪里》,展示春景图。借助这种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主动想象春景的美妙。这样,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非常丰富,学生也能主动释放天性,发挥想象力自主联想、大胆探索,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新知识。

(四)高效组织写作教学活动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教师也面临较重的教学压力。一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直接让学生模仿优质文本,按照模板自主写作。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比较僵化,难以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对写作比较抵触。为改变这一现实困境,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写作素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元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鼓励学生自主想象、大胆探索,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助力,避免学生写出来文章千篇一律。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采取播放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感受不同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尝试多种写作手法,明确个人的写作思路以及写作方向,学会灵活应用文字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进而逐步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对策以及写作技巧。比如,在围绕“你眼里的春天”组织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与春天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音频,播放与春天相关的诗歌以及儿歌,逐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自主探索。

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在极高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上。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对主客观因素的深入分析及研究,主动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