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培育路径探析

2022-11-24陆坤

科学咨询 2022年19期
关键词:思政高职文化

陆坤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123)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的内涵研究

一个国家的发展底蕴在于文化,文化自信则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认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弘扬自身文化,并树立自身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1]。

(一)思想政治课程是目前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程就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社会、为国家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一环,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专业教育,更需要注重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自信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就应该与思政课堂进行有机地整合,发挥思政教育育人的特点,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自信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民族团结的结晶。新时期,我国在教育中积极尝试改革,并将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积极与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做融合,这既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够有效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利于国家的复兴与强大。

(三)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文化最终将决定人民对价值取向的选择,换一句话说,价值观是文化的精要。从历史的格局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经了历史的进程,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与习俗,而其中形成的价值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优秀文化的精髓与核心。当前的高职教育中,都在积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而这就是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同时学生深刻理解文化自信所具有的内涵后,也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理解。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发展,形成学生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融入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

(一)在教材内容中挖掘文化自信

我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传承优秀的文化与传统美德,最终形成我国目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历史中弘扬民族精神,并在建设、改革中创造新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社会繁荣发展。这一切证明,要推进社会的发展就需要积极培养符合社会、符合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中就需要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并能够积极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一直是世界古国、文化大国,中国文化享誉全球。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的基石,人民将文化作为精神的象征与标准,也是目前人文类教学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对于当前的高职思政教学,需要在其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在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尝试,势必会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推动学生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用行动实践证明了革命文化的意义,这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付出努力、生命谱写的文化,其中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突出“革命”精神内核的文化。革命文化的形成虽然不久远,却在我国影响深远,是近代革命斗争中用鲜血换来的实践结晶,值得如今每个学生牢记,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精神,更积极进取,回报社会、建设自己的国家[2]。在当前思政教育里,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书中,可以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积极融入课堂教学,做深入的整合。结合近代革命小故事、历史人物事迹等,作为教学案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文化,让学生在思想、情感、精神上获得综合性能力提升。让学生更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并提高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其具体解释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有新的理解。

另外,在目前的高职思政教学课堂中,其实也有着丰富的文化自信内容与元素,就比如说课堂中学习《思想道德与法治》时,其中就有关于“弘扬中国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相关章节内容,而这些都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联系,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总体而言,对于高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有比较明显的文化自信内容,也就是显性部分,同时在其他学科中也有渗透,属于隐性部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教师做好教材研读,总结、提高书中有价值的内容,这样有针对性地施教,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文化信心。

(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

过去的思政课堂教学采取一人一课件,按照教材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挑选重点进行简单介绍,不强调具体内涵,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反响平平,甚至感到枯燥无味,很难引发学生的关注。而当前教学也需要积极做出改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创新,是满足高职思政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基础。对于目前的高职思政教学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常见的合作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3]。目前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与设备,很多教学课件都是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因此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搜索相关教学资源或者教学视频,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将会获得不错的学习效果。就比如在高职的思想政治课堂采取小组合作教学,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中华民族精神为题目,给出相应的教学任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进行任务的解决。其中需要做好合理的分工,有教学资料收集人员,主要负责收集国内外与教学有关的新闻报告资讯,资源可以是声音、图片,也可以是视频,学生收集后可展开自学,后续需要汇总资料,编制成PPT文件,合作学习能够打破课堂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同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三)从实践活动中融入文化自信

在目前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中,除了要积极学习理论文化知识,更需要结合实践进行教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实践的内容形式,积极在课堂构建理论加实践的互动课堂,进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保障学生的参与性以及情感体验。要有效在思想政治课堂展开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这三个途径展开:

1.开展课堂实践教学

当前的革命文化自信是近代历史战争中经过先辈们用鲜血与努力形成的,这些文化贯穿许多历史事件、历史感人故事,其中有学生熟知的小故事,也有学生感动的红色故事等,这些内容都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以及文化历史价值,是值得学生学习与尊重的文化内容。就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内容,讲解中,教师可以深入对这些理论进行研读,并从中精炼出符合教学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故事”。在课堂讲解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历史背景讲解当时国家的历史现状,通过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对现在生活有新的认识,并更爱国,更团结[4]。

2.展开基地参观体验教学

目前很多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刻,没有很强烈的感触与认知,这导致学生无法对红色文化灌注情感和有进一步认识。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树立文化自信,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基地参观体验教学,积极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同时也在校外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去参观近代红色文化基地,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背景,追随革命烈士的脚步了解先辈们在战役中付出的努力。通过这种体验式实践教学,学生们会怀着感恩、悲壮的情绪去认真学习,并对红色文化有全新的认识与理解,有效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开展平台情景式教学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会展开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借助校园舞台在学校开展以红色资源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以红色资源为主要内容,展开情境式教学,并有效丰富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感受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上都能获得提升。如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积极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内容展开实践活动,同时把文化自信元素积极融入活动主题,可以在校园活动中宣传,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形式进行展现。如通过历史瞬间再演绎,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瞬间,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三维模拟技术等对历史红色文化情节进行再演绎。学生、教师都可以积极收集过去的历史、过去珍贵的视频资源甚至照片或者整体的历史故事,重新还原过去的历史,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对红色文化有更直观的理解,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四)从日常生活中融入文化自信

树立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还需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着手,开发学校的隐性思政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持续不断地输入我国优秀文化,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隐性课程可以体现在院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会积极组建特色社团,或者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就会积极弘扬我国传统美德,宣传我国优质精神文化。因此,校园环境也可以借助校园媒体、校园社团、学校学生会等组织,展开相应的校园文化宣传工作或者活动。

首先,组织校园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活动中,利用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体验感,让他们由内而外地认同我国的优秀文化,进而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实践课需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拓宽思政课堂的领域,让思政课堂的相关理念能够融入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丰富的人文色彩,进而主动积极地了解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丰富校园文化宣传渠道,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体验,可以与学校的校规、校纪、校训等相结合,再拓宽校园的各种宣传媒介,如创建学院的微信公众号、知乎、学校官网、微博等平台,借助新兴的媒体宣传途径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宣传途径也更加契合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让他们更有参与感,且在这些平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中,学生占据了解主动权,也会提升他们的内心认同。再次,与专业实验课相结合,思政的内容应当充分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过程中。专业课也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所有专业课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结合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层层递进,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无形中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社会活动、公共宣传平台等等,通过多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最后,还可以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思政课的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如安排学生走访调查当地的民俗民情,采访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如剪纸传承者,木工传承者等等,体会我国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等机构,体会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猜你喜欢

思政高职文化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谁远谁近?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