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咀嚼口香糖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2-11-23许琍文陶龙珠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肠镜胃肠功能口香糖

王 琛 王 旋 许琍文 陈 静 余 涵 陶龙珠

咀嚼是一种有节奏的、伴有神经反射活动的复杂过程,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口香糖因方便快捷清洁口气而作为一种工具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并广泛接受[1]。咀嚼口香糖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假饲形式,即未将食物摄入胃肠道,仅存在一个简单的咀嚼运动。国内外大量研究[2-3]表明,咀嚼口香糖可促进唾液分泌,消灭口腔细菌和病毒,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在快速康复外科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将咀嚼口香糖的探索逐渐由口腔健康扩展到临床护理的各个领域,在患者口腔护理、胃肠功能恢复护理、肠道准备护理、改善负面情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咀嚼口香糖的作用机制、临床护理应用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咀嚼口香糖的作用机制

咀嚼口香糖是利用假饲的原理,即通过模仿咀嚼食物的行为,一方面通过刺激口咽部感受器,刺激迷走神经,提高唾液分泌率,升高唾液pH值,起到杀菌、润滑口腔黏膜的作用。同时,神经体液反射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使胃肠活动增加;另一方面,咀嚼运动本身可促进吞咽动作,反射性地引起胃部、肝脏、胆囊和胰腺的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胃肠蠕动[4-5]。另外,咀嚼口香糖可引起机体双侧运动感觉区皮质、小脑、丘脑、辅助运动区信号增强及脑血流量的增加,有助于兴奋脑区活动,增加大脑供氧,进而得以调节情绪[6]。

2 咀嚼口香糖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2.1 口腔护理

口腔保健主要包括刷牙、漱口、牙间隙清洁、咀嚼无糖口香糖。咀嚼口香糖能显著降低口腔致龋菌和牙菌斑数量,减少牙龈炎的发生,是缓解口腔干燥、减少口渴的有效方式,对口腔和牙齿健康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肯定,成为口腔保健的新概念[7-9]。吴爱忠等[10]探讨咀嚼口香糖对孕妇妊娠期牙龈炎和牙菌斑影响的研究表明,连续咀嚼木糖醇口香糖6~12周后,牙菌斑和牙龈指数明显且持续性下降,说明长期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降低牙龈炎的发生率,有利于口腔健康。Garcia等[9]对咀嚼口香糖在缓解患者口腔干燥中的作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 414项研究,总结证据发现咀嚼口香糖是减轻口腔干燥、口渴的有效策略。Kaae等[11]的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可减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口腔干燥。《中国癌症症状管理实践指南—口腔黏膜炎》指出,护理人员可指导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于每次餐后清水漱口后咀嚼口香糖5~10 min/次,可防止口腔干燥,并降低抗肿瘤药物治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12]。传统口腔护理棉球擦拭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张口,患者在口腔护理期间常出现恶心不适感。咀嚼口香糖对患者配合无特殊要求,易普及推广的特点,使咀嚼口香糖成为许多地区积极推广的口腔护理方式[13]。梁海英等[14]将18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棉球擦拭法,观察组给予漱口、咀嚼口香糖等口腔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方法能达到消除口干、口臭,预防口腔溃疡、感染的目的,且患者舒适感增加,乐于接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关注患者口腔健康以及对于口腔护理的感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口腔护理。

2.2 胃肠功能恢复护理

Asao等[15]首次提出咀嚼口香糖是刺激肠道运动的一种经济且无痛苦的临床干预方法。近年来,咀嚼口香糖促进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梗阻的作用在胃肠外科领域应用最广。已有I类证据[16-17]支持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术后越早咀嚼口香糖效果越好。咀嚼口香糖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腹部手术患者中,手术创伤及麻醉药物对神经阻滞的影响使胃肠正常基本电活动减弱,术后12~24 h内肠蠕动完全消失。咀嚼口香糖的干预可减轻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缩短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降低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18]。术式主要涉及结直肠手术、胆囊手术、肝脏切除术、剖宫产术、妇科腹部手术、泌尿系统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等[19]。国内外亦有小规模研究[20]探讨了咀嚼口香糖对椎管内肿瘤术后患者、脊柱术后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咀嚼口香糖安全有效,咀嚼口香糖组胃肠功能恢复较早,无口香糖相关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需要高质量和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现代康复医学提出采用联合的干预方法可增加疗效,有学者利用咀嚼口香糖联合早进食、抬臀运动或隔姜灸、耳穴贴压、经皮穴位电刺激、腹部中药外敷等中医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并取得良好效果[21-24]。术后肠蠕动恢复始终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指标,研究[25]表明咀嚼口香糖作为非药物护理干预,较使用胃肠动力药物更安全、经济、简便,今后护理工作者可采取联合的方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2.3 肠道准备护理

由于适口性(味道)差和不良反应,结肠镜检查行肠道准备患者口服肠道导泻剂的依从性差、耐受不佳。研究[26-27]已证实,结肠镜检查期间咀嚼口香糖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口服肠道导泻剂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服药依从性,进而有助于提升肠道准备质量,提高肠镜检查成功率。然而,咀嚼口香糖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水平仍存在争议。有学者[27]对不同时间窗咀嚼口香糖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结肠镜检查前2 d咀嚼口香糖可缩短患者肠道准备时间,且越早咀嚼口香糖,越能帮助患者提前开始松散稀薄样便改变,缩短患者肠道准备时间。在检查当天咀嚼口香糖,可降低用药反应,提高肠道准备舒适度及就诊满意度,但分组患者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咀嚼口香糖未改善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水平[28]。咀嚼口香糖对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可能与口香糖干预方式或研究纳入样本量、影响肠道准备质量因素有关,对肠道准备质量的全面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其对肠道准备的适口性、患者肠道准备的体验、胃肠道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的研究结果均一致,有利于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另外,有研究[29-30]表明,咀嚼口香糖在小肠胶囊内镜检查(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SBCE)方面具有积极影响。SBCE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小肠疾病的一线工具,它的运行依赖于胃肠道自身蠕动。咀嚼口香糖可以明显缩短小肠胶囊内镜在胃及小肠的通过时间,提高小肠阳性病灶发现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运用。

2.4 心理护理

有研究[31]已证实,咀嚼口香糖对缓解压力有效,咀嚼口香糖可改善认知和调节情绪。Smith等[32]进行了1项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咀嚼口香糖可以减轻压力,减轻疲劳、焦虑和抑郁,带来更积极的情绪。余标君[33]的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能有效改善肝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缩短住院天数。同时,咀嚼口香糖可通过减轻与压力有关的反应,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间接影响疼痛感知和镇痛的需要。国内外已有研究[34]表明,咀嚼口香糖作为心理干预,对缓解固定矫治患者正畸治疗性疼痛有明显效果。咀嚼口香糖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能有效缓解心理健康问题,实施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无副反应,而咀嚼口香糖对于疼痛的干预研究较少,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3 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咀嚼口香糖的临床应用具有安全、经济、简便、易被接受的优点,受年龄、性别、文化的限制小[35]。既往研究[36]表明,患者对其耐受良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副反应。但护士仍应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持续性呕吐、麻痹性肠梗阻、口香糖过敏者慎用,应用期间应关注咀嚼口香糖期间的病情变化,尽量避免在咳嗽或平卧时咀嚼口香糖,避免患者发生吞咽、误吸等意外。

4 小结

近年来,咀嚼口香糖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关研究,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护理干预方法。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使用无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在口腔健康、胃肠功能恢复、肠道准备效果、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了快速康复护理的内容,值得临床推广。但当前国内外咀嚼口香糖未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形成一个实用、成熟的模式,尚缺乏统一的干预标准,如口香糖类型、干预的时间点、干预的频次等。今后的研究仍需开展高质量、干预措施一致、大样本和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并为其应用制定规范化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并使咀嚼口香糖的临床应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扩展。

猜你喜欢

结肠镜胃肠功能口香糖
普通结肠镜检查中缓解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脓毒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前瞻性研究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口香糖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口香糖不见了
口香糖瓶的改进
口香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