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2022-11-23

关键词:米尔昆德拉隐喻

赵 谦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2)

世界上存在无数种不同的色系,颜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绚烂多彩。可以说,“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颜色词又称色彩语码,是人类传递美感的一种重要审美符号。“除了描绘事物颜色,颜色词还有‘颜’外之意,它具有很强的修辞作用,能赋予抽象事物如人物的个性心理、事物的状态特性等色彩之外的语义,为语言表达增加生动形象的象征义和比喻义。”[2]“隐喻是常见的一种修辞,它将原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借用某一事物来暗喻另一事物。”[3]对于颜色词的隐喻联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文化中呈现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经常被作家用来构建情感隐喻。

米兰·昆德拉是当代世界文坛中颇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的小说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成为众多文艺青年的心爱读物。尽管已经封笔多年,昆德拉依然没有被读书界遗忘。2020年9月20日,现年91岁的昆德拉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再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年度热门候选人。在国内,读书界和学界曾数次掀起“昆德拉热”。在国内研究者发表的数以千计的论文成果中,隐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阈。不少研究者以昆德拉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动物隐喻、梦境隐喻、哲学隐喻和身体隐喻。梳理昆德拉的全部小说,发现其作品中的颜色词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意义。以昆氏全部小说为视阈,依据各种颜色词在作品中使用频次的高低,可以将它们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三种类型。其中,高频颜色词包括蓝色和白色,在5部以上的昆氏小说中反复出现。红色、黑色、金色和灰色在3至5部小说中出现,归为中频颜色词。此外,紫色、褐色和栗色只出现在某一部作品中,属于低频颜色词。“由于色彩词的言语义具有主观性,因此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同一色彩词的言语义可能完全不同。”[4]相比较而言,高频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更加丰富多元,中频颜色词次之,低频颜色词的隐喻意义则较单一。此外,研究发现,在“捷克周期”,小说中的颜色词大多充斥着消极负面的隐喻意指;到了“法国周期”,颜色词中蕴含着的积极因子明显增多。本文拟以昆德拉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叙事情节,分析颜色词在具体文本中的象征意蕴,可以为作品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阈。

一、高频颜色词的多元隐喻意指

(一)蓝色

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蓝色意象多次出现,表达出丰富多元的隐喻意义。在西方文化中,蓝色通常与忧郁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昆氏作品中该颜色词最常见的一种象征意指。《生活在别处》中,雅罗米尔的母亲因为不幸的婚姻而陷入无尽的忧郁之中。一次,雅罗米尔写了一句颇具哲理的句子:“生命就像野草。”因为触及雅母内心深处的伤痛,她特别喜欢这句诗。在她看来,诗句蕴含着难以言表的忧伤,十分契合自己的境遇。于是,雅母用深蓝色的字体将诗句写在纸上,装进框子,挂在墙上作为装饰。存在于雅罗米尔梦境中的克萨维尔遇到一个被警察囚禁在家中的美丽女人,她身穿蓝色的裙子。此处,蓝色既映射出美丽女人内心的忧郁,也折射出现实世界中雅罗米尔的忧伤。因此,作为雅罗米尔理想的化身,克萨维尔奋不顾身地前去拯救她,要带着她离开囚笼,和她一起浪迹天涯。小说《告别圆舞曲》中,弗兰齐歇克送了一件浅蓝色的睡衣给露辛娜,表达他爱而不得的忧郁之情。此处,浅蓝色无疑是弗兰齐歇克精心挑选出的颜色,他想“利用颜色与人的心情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各种环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5]。可惜的是,世俗的露辛娜丝毫不在意男友的良苦用心,“她凝视着衣料浅蓝的颜色,觉得似乎看见这蓝色的点漾化开来,延伸开来,变成一大片水沼,仁慈与忠诚的水沼,怒颜婢膝的爱情的水沼,最终将把她吞没”[6]。弗兰齐歇克为爱痴狂,为心上人意乱情迷。但对露辛娜而言,男友的忧郁和痴爱不值一文,反而是她追逐成功路上的一个可怕的障碍。在有些国家的文化中,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清新、美好和宁静,它会让人感觉亲切舒服,产生一种热爱生活的情愫。这种与蓝色相关的隐喻意义,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如《玩笑》中,埃莱娜与路德维克约会时,穿着一件蓝色风衣。在交谈时,路德维克曾多次关注到埃莱娜的那双蓝眼睛。正是蓝色的大衣和眼睛,让路德维克发现了埃莱娜的美,因此对她产生好感。《无知》中,为了证明对约瑟夫的爱情,女中学生米拉达选择在无人的雪山顶自杀。她吞下安眠药后,注意到头上蓝色的天空,由此感受到世界的美。随后,因为害怕失去这种美,她开始惧怕死亡,也为自己冲动的行为而感到后悔。《告别圆舞曲》中,伯特莱夫画中的圣拉撒路带着一圈蓝色的光环。对伯特莱夫而言,蓝色象征着平静与温和,隐喻着洒向外界的爱。此外,《不朽》中的阿涅丝决定,如果有一天她丑得让人不能忍受时,便会去买一株蓝色的勿忘我。行走时,她会把花举到眼前,一边走一边看着点美丽的蓝色,“这是她想保留的她已经不爱的世界最后的形象”[7]。此外,在昆氏部分作品中,蓝色也隐喻着死亡、堕落和虚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在托马斯的安排下,特蕾莎来到彼得山的山顶,参与一个真实的死亡体验游戏。在她被送往受刑地点前,一个助手准备拿一条深蓝色的布带将她的眼睛蒙住,惊恐的特蕾莎拒绝了。此处,深蓝色的布带象征着死亡。无独有偶,《告别圆舞曲》中,雅库布的毒药是浅蓝色的,它也隐喻着死亡。《玩笑》中,露茜幼年时在一个男性玩伴家中被6个男孩轮奸,当时“床头还有一个镜框,里面是一位穿天蓝色衣裙,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的女人”[8]。此处,画中的蓝色隐喻着堕落,预示露茜今后的悲剧人生。《笑忘录》中,塔米娜认为:“虚无的空间是蓝色的。”[9]对她而言,蓝色代表生活中的虚无。

(二)白色

现实生活中,色彩能让人们产生一些具体的心理感受,也让颜色词衍生出一种情感上的附加意义。“白色是雪花、白云、白玉、月亮等事物的颜色,这些白色的事物拥有美丽、纯洁属性,在隐喻的关联下,白色拥有了美丽和洁净的特性。”[10]在昆德拉的多部小说中,白色代表纯洁与美好。小说《慢》中,文森特约朱丽散步时,白色的月光照在少女身上,让文森特为之疯狂。随即,他感受到朱丽的美丽与圣洁,将她想象成一位不可接近的仙女。在被贝尔克无情拒绝后,伊玛居拉塔换上白色长裙,她决定重新返回到贝尔克面前,用纯洁的白色唤回对方对年轻时代爱情的回忆。在伊玛居拉塔看来,圣洁的美人都是穿白色服饰的。同时,白色也象征着婚姻,她感觉自己在参加一场没有新郎的悲剧性婚礼。“她的白色衣裙下掩盖着不公正所带来的伤痕。”[11]这一凄美使她感受到自身的美丽。《身份》中,香黛儿曾经和让-马克在一个建造在海中的露台就餐。那时,白色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木板、桌椅、桌布、路灯、月光等全都是白色的。“沐浴在这一片白色当中,她感觉到自己深深怀念着让-马克。”[12]纯洁的白色让香黛儿回忆起与让-马克热恋期间的美好时光。此外,纯洁美好的白色会让人联想到天使和仙人。如《庆祝无意义》中,阿兰和夏尔聊到天使的形象,一致认同天使善良纯洁、皮肤白皙。在鸡尾酒会上,夏尔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花板上慢慢飘下来的一片白羽毛,相信它是来自天使的翅膀。凯列班穿上白上衣后,葡萄牙女仆将他视作天神。而当他脱去白外套后,又变回了凡人。在有些国家的文化中,“白色是枯竭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13]。在昆氏的部分作品中,白色也是死亡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朽》中的阿涅丝自杀前,冰川的白色在天际之上闪烁发光。小说《生活在别处》中,克萨维尔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户外度假。他与一位老女人调情,引发一位身穿白裙子女生的嫉妒。最后,白衣姑娘冻死在白雪中,为爱殉情。此外,《身份》中的香黛儿参加一个聚会,地点是在一栋白色的楼房中。聚会结束后,她遇到一个70岁左右穿着白色浴袍的老男人。他用铁锤将所有的门钉死,称香黛儿为安娜,和她谈生命的意义,叮嘱她忘记死去的孩子,引发了她的恐惧。潘勃指出:“一个色彩词可借代多层意思。”[14]在昆氏的小说中,白色有时也有无用、懦弱和愚蠢的象征意义。《不朽》中,因为意外流产事件,洛拉和丈夫离婚。那段时间,她一有空便到姐姐阿涅丝家去。弹钢琴是洛拉年少时未能实现的梦想,心情抑郁的她买了一架白色的钢琴送给外甥女布丽吉特。为了照顾遭受心灵创伤的洛拉,阿涅丝请求厌恶钢琴的女儿练习弹奏。坚持一段时间后,忍无可忍的布丽吉特放弃了。此后,这个巨大的白家伙(钢琴)便堆在家中,成为一件无用的摆设。阿涅丝死后,洛拉竟然和姐夫生活在一起,布丽吉特常常带着痛苦的心情望着在放杂物间的白钢琴。故事中,白钢琴象征着无用的、令人讨厌的物件。《慢》中,被贝尔克抛弃和摄影师怒骂后,伊玛居拉塔撞上正在游泳池交欢的恋人。一连串的不幸让她失去理智,于是穿着白裙直接跳入泳池中。此处,白色象征着懦弱。在有些叙事情节中,白色也有愚蠢的意思。如《不朽》中,贝尔纳所在电台的工作人员全部穿着白色衬衫,制作了一张宣传海报,贴在大街小巷。之后不久,贝尔纳就收到一张证书,内容是恭喜他晋升为蠢驴。

二、中频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一)红色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一种醒目的颜色,它“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产生兴奋的情绪”[15]。《告别圆舞曲》中,克利玛和露辛娜通电话时,问她穿什么衣服。露辛娜告诉对方,自己穿着一身红裙,底裤也是红色的。借用红色,露辛娜希望可以激起小号手对她的爱欲幻想。《生活在别处》中,画家给雅母看了一幅满是红色火焰的画,之后成功地俘获她的芳心,激起她心中对于爱情的渴望。无独有偶,因为被红色吸引,雅罗米尔也和附近超市的红发营业员坠入爱河。尽管姑娘长相丑陋,但红发产生的情欲魅力让雅罗米尔欲罢不能。除了表达激动的情绪外,红色有时也代表着羞涩。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脸红通常表达了女性面对异性时表现出来的娇羞。如《身份》中,香黛儿的脸红隐喻她少女时代的羞耻心。对于让-马克来说,这是他们爱情中最宝贵的东西。有时,昆德拉也用红色来表达嫉妒、暴力与愤怒等负面情绪。如雅罗米尔和红发姑娘恋爱后,向母亲提出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私密房间。看着姑娘的红色头发,嫉妒的雅母流下了眼泪。之后,因为被母亲和女电影艺术家任意摆布,愤怒的雅罗米尔将怨气发泄在红发女友身上,狠狠地给了她两记耳光。对雅罗米尔来说,女友的眼泪抚平了他心中的怒火,让他的心态平复下来。当雅罗米尔提出分手时,红发女友失声痛哭。在雅罗米尔的爱情中,这是唯一一次有一个姑娘因为爱他而哭。“对于他来说,眼泪可以让一个人溶解,特别是这个人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个人而存在。”[16]336因为感动,雅罗米尔也流出了眼泪。他们相拥而泣,纠缠在彼此的情感之中,宛如处于尘世之外。在部分作品中,红色也有死亡的象征意义。如《笑忘录》中,塔米娜上了一辆红色跑车,希望以旅行来消除死亡带来的恐惧,但结果是徒劳无功。张健指出:“颜色词以一定的客体为依托,颜色词‘红’可依托于火。”[17]火焰象征着毁灭与死亡,这也是红色附着的一种具象的隐喻意义。如《生活在别处》中的雅罗米尔常常想象自己和爱人一起在火焰中死去,他为此写了一首名为《墓志铭》的诗歌,其中写道:“啊!如果要死,就让我和你一起,我的爱人,让我们在烈火中,变成光和热。”[16]280对雅罗米尔而言,只有在火焰中死去,才能证明爱的不朽与崇高。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竟然为了一个漠视他的女电影艺术家,在冰天雪地中站了很长时间,最终活活地冻死。无独有偶,《告别圆舞曲》中的雅库布谋杀露辛娜后,开车经过一片叶子像火焰一般的树林。此处,火焰既是死亡的隐喻,也折射出雅库布对生命极度漠视的态度。

(二)黑色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为夜色,象征着死亡、苦难和悲伤”[18]91。在昆德拉的小说中,死亡是黑色最重要的隐喻意指。小说《无知》中,米拉达曾为情自杀。在服下安眠药后,天突然黑了,无情地黑。她想用死来传递爱的信号,但却被误读成因不守规章制度而导致迷路。因为这次事件,米拉达的左耳被截去。此后,她只能过一种孤独的生活,保持一种发型。她不敢吃肉,因为被宰割的动物会让她想到自己的身体。她的生活中没有一片光亮,是彻底的黑色。她还活在世上,但生命的色彩却很早地离她远去,只剩下黑色。《生活在别处》的结尾,雅罗米尔为情自虐身亡,他的墓碑也是黑色的。此处,黑色既折射出他悲剧的人生经历,也象征着他的死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梦见自己被活埋了,眼前一片漆黑。托马斯每周才来看她一次。见面时,特蕾莎满眼都是泥土,什么也看不见,她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随后,托马斯离开了。在他离开的时间里,因为害怕错过下次的约会,特蕾莎不敢睡觉。当她再次爬出地面见到托马斯时,他一脸失望,责怪特蕾莎变老变丑了。这一情形循环反复,特蕾莎始终无法入眠,也因此变得更老更丑。此处,黑色隐喻着特蕾莎压抑的情绪。因为托马斯的滥情,让推崇纯粹爱情的她十分痛苦,因此感到世界的颜色被黑色笼罩。此外,黑色衣裙是西方一种传统的服饰类型,它象征着庄重和高贵,“高级官员、贵族、商业巨头、名人和学者都喜欢穿黑色礼服”[19]225。《玩笑》中,与露茜热恋期间,路德维克因为不满女友土气的穿着打扮,特意挑选了一件黑色长裙和一双黑色高跟鞋送给她,让平凡的她瞬间变得高贵典雅。之后,尽管两人关系破裂,露茜始终将黑裙和黑皮鞋带在身边,这也成为其爱情的象征。

(三)金色

在昆德拉的4部长篇小说中,有关于金发姑娘的叙事情节。金发姑娘全身散发着女人味,对周围的男性有着很大的诱惑力。结合文本中的故事情节,金色象征着艳遇激情和随之而来的麻烦骚扰。《告别圆舞曲》中,伯特莱夫谈及年轻时的一段艳史。那时他和一个金发姑娘恋爱,不久之后,对方谎称怀孕,逼迫伯特莱夫与她结婚。伯特莱夫是一个花花公子,他习惯自由放荡的生活,对婚姻充满恐惧。这次事件给伯特莱夫的心理造成了阴影。此后,他对金发姑娘产生了偏见,不敢再与她们交往。小说《玩笑》中,路德维克曾和工友一起去酒吧喝酒,在酒吧遇到一位金发姑娘。在最难熬的岁月中,这段艳遇带给路德维克一丝激情。为了争夺这位姑娘,路德维克与一群炮兵发生肢体冲突,险些遭到群殴。有时,金色也象征着渴望得到但却无法得到的爱情。如《生活在别处》中,雅罗米尔暗恋小卖部一个金发收银员。由于无法抑制心中对她的喜爱,他经常尾随在她身后,希望可以有机会与她单独讲话。不久之后,金发姑娘突然辞职回家结婚,彻底打破雅罗米尔的爱情幻想,让他阴差阳错地与红发姑娘坠入爱河。《谁都笑不出来》是昆德拉早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收录的第一个故事。为了不给扎图莱茨基的稿件写推荐信,主人公“诬陷”他调戏自己的女友克拉拉。为了洗刷耻辱,扎图莱茨基和妻子来到车间,希望找出女工克拉拉。之前,扎图莱茨基只是匆匆见过克拉拉一面,完全不记得她的相貌。当厂长问他要找的女人头发的颜色时,他说是金色。实际上,克拉拉根本不是金色头发,只是“美本身放射出来的光芒,使她的头发赢得了一种黄金般的颜色”[20]。由此可见,在昆氏眼中,金发是美女的标配,隐喻着一种吸引男性的女性魅力。

(四)灰色

灰色也数次出现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它主要象征着丑陋。《告别圆舞曲》中,奥尔佳得知雅库布到疗养院来看她,心情十分愉悦。然而当她站在更衣室的小镜子前,看到自己一身灰色的衣服,自信心瞬间受挫。奥尔佳身材瘦小、容貌平平,灰色的服饰显现出她内心的自卑。也正因为奥尔佳的灰色衣服,让她显得更为普通。她始终无法获得男性的关注,就连养父也从未将其视作女性。《生活在别处》中,雅罗米尔痛恨妈妈强迫他穿的灰色羊毛背心、灰色短袜和灰色短裤。因为穿了那条丑得可怕的灰色短裤,雅罗米尔错失与电影学院女学生的艳遇。回到家后,懊恼不已的他愤怒地审视着短裤,审视着这份可笑的丑陋。短裤象征着母亲对雅罗米尔的控制欲,是他与电影艺术家激情之爱的障碍物。有一天,忍无可忍的雅罗米尔终于做出一个极端的行为:“他将一条裤管的一头塞进嘴里,用牙齿咬住;然后用右手抓住另一头拼命撕扯;他听见布料撕裂的声音,接着他将撕坏的短裤扔在地上。”[16]339灰色的短裤是雅母之爱的象征,然而这是令雅罗米尔深恶痛绝的爱,是强加在他身上让他感到窒息的爱。撕咬灰色短裤的极端行为是雅罗米尔对畸形母爱的反抗,是他心中对母亲强加给他的丑陋之物的愤怒之情。有时,昆德拉“让某种颜色稳定地或临时地与人物的行为或某种心态相联系”[21]。如《玩笑》中的露茜平常穿着灰色的衣服,既显示衣服的陈旧,也揭示她封闭古板的性格和颓废悲观的心态。正因如此,露茜始终无法从过往的创伤经历中走出来。她无法开始新的生活,这也注定其人生的悲剧。

三、低频颜色词的象征意蕴

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还有3种只在某一部作品中出现的低频颜色词,分别是紫色、褐色和栗色。相较高频和中频颜色词,它们的象征意义较为单一。小说《不朽》中,洛拉与比她小八岁的贝尔纳交往,保罗开心地请他们吃饭。原来,保罗25岁时爱过一个40岁的女人。那时候,保罗可以随时去那个女人的公寓,不去看她也不需要任何解释。整个恋爱过程中,保罗都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在年纪比他大15岁的女人面前,他可以忘却人世中的烦恼,忘掉与父亲紧张的关系。后来,保罗结婚时,大龄女人真心祝福他,并彻底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从未给他制造过任何的烦恼。这段没有压力的恋爱经历让保罗念念不忘。此后,他将年纪大的女人比喻成男人生活中的紫水晶。在各种颜色中,紫色是一种高冷的颜色,它代表着高冷和孤傲。如紫水晶般的女人只会给男人带来幸福感,不会去打扰他们的生活。褐色是一种不常见的颜色,它象征着个性和独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身上有一处淡褐色的胎记。受母亲的影响,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千万女性身体中最平凡的一个。托马斯的频频出轨让她再次陷入对于自己身体的否定之中。然而,在与男工程师出轨时,她无意间注意到了这一胎记,也因此关注到身体的奇特性和独一无二。之后,她压抑的情绪有所好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小狗卡列宁的身上。在西方的颜色词中,栗色代表着刻板和保守。《玩笑》中,路德维克第一次见到露茜时,她穿了一件老旧的栗色大衣。因为幼年时被男性同伴强奸的创伤经历,露茜变得沉默寡言。栗色是一种深沉的颜色,它映射出露茜保守内向的性格特征和极度压抑的内心世界。

四、结语

根据昆德拉原版小说写作时使用的语言,学界一般将他的小说分为“捷克周期”和“法国周期”两个阶段。在“捷克周期”早期,昆德拉生活在时局动荡的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一名爱国文人,他参加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运动,因此受到政治牵连。他被迫离开工作岗位,作品被禁止出版,生活处境异常艰难。不难发现,昆氏在这一阶段创作的小说中,多数颜色词都充斥着消极负面的隐喻意蕴。如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蓝色、白色、红色、黑色等颜色词都在一些叙事情节中隐喻死亡,灰色、栗色等则象征着丑陋和陈旧。而在“法国周期”,尽管文化差异和流亡身份给昆德拉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扰,但他很快便适应了新的环境。与此同时,被捷克禁止发行的作品陆续在法国出版。之后,他的小说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与追捧,学术界掀起昆德拉研究的热潮。渐渐地,昆德拉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心情也变得愉悦舒畅。在“法国周期”创作的小说中,颜色词中蕴含的积极因子明显增多,这也映射出昆德拉移居法国后轻松愉快的心态。如在这一时期,白色不再隐喻死亡,而是象征着天使。红色则隐喻激情,紫色象征着善解人意的女性伴侣。颜色词隐喻意义的变化,折射出作者因生活环境改变所引发的心态上的转变。

综上所述,在昆德拉的小说中,颜色词在烘托氛围、表露情感、创造环境、映射心理、揭示性格、凸显题旨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审美新领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捷克和法国两个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加上大量阅读世界各国的文学名著,昆德拉在颜色词的运用中突破传统地域文化的限制,让其小说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通过颜色词这一语言媒介,昆德拉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视觉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叙事的画面感,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以说,颜色词对理解昆氏小说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迄今为止尚无研究者关注昆德拉小说中颜色词的隐喻意义。笔者以为,颜色词是理解昆德拉小说内涵的一把钥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阈。全面剖析昆德拉小说中颜色词的象征意蕴,必将为作品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米尔昆德拉隐喻
丧家的鬼魂
米兰·昆德拉(素描)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遇见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37年,受伤天鹅成家人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