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研究

2022-11-23

山西青年 2022年1期
关键词:视域资源整合资源

刘 红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公共文化服务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现代化管理方式,整合、配置和优化各种资源,为公众创造价值能力的文化产品[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档案资源作为国家及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它兼具公共性与文化性,积累与沉淀了海量的文化元素。大数据环境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让档案信息中所蕴藏的这些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发挥并与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相呼应,必须对多源档案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其符合时代的要求,并融入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

一、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大数据技术逐渐渗透到档案领域,以跨度时间长、保存时间久、地域跨度大、涉及领域多、数据来源广和数据标准种类繁多为主要特征的档案数据与其他行业的数据有着较大区别。在理论上,运用大数据技术,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拓宽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范围,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一体化服务,提高档案利用率。

在实践上,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档案资源的融合与深度挖掘,将档案数据转化为服务能力,增强用户体验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因此结合大数据的时代特性,在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对多源档案资源整合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档案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运营体系。因此多源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档案自身的特点,先进行档案资源之间的系统建设,然后关联相关档案数据。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多源档案资源整合是运用大数据技术,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对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挖掘、融合、类聚、重组成为新的有机整体。在做好数据安全的条件下,在不同层级之间实现各种档案信息的可跟踪、可关联、可共享,以实现档案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多源档案资源之间的数据交换,形成一个更高效的档案资源系统,多方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多源档案资源间存在物理孤岛与逻辑孤岛

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主体即各类馆藏,比如各种公共档案馆,馆藏之间资源整合后的数据系统由于地理上相互隔离,形成物理上的数据孤岛,整合层次低,需要进一步拓展资源整合的深度。

客体即各类档案用户,不同档案用户之间由于需求的不同,运用档案的最终目的不同,对于同一数据不同档案机构和用户理解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含义,产生逻辑上的数据孤岛。档案资源之间没有统一的资源检索标准,资源整合后的内容很难及时有效的衔接,异构和多源数据整合要素间存在孤岛,因此需要根据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主体和客体需求,进行多方位整合,提高资源共享和服务的效率。

(二)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技术标准不一致

多源档案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进行不同档案资源间整合,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前提[2]。然而现实中不同的档案资源体系运用各自的数据系统,如何制定通用的行业标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不同档案资源的兼容性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不同档案资源的数据格式不一,因此不同数据格式之前可能存在语义不同,无法统一的标准可能会造成资源整合时数据兼容、数据存储方式、数据语义识别困难的问题,给档案资源整合带来极大的困扰,不利于多源档案资源的整合[3]。此外多源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数据技术的不规范使用可能造成安全隐私问题,值得重视。

(三)多源档案资源整合顶层规划不到位

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研究档案资源整合是促进档案资源共享,实现档案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一步。多源档案资源整合需要不同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是个比较繁杂系统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整合之前做好顶层规划,确保整合的有序进行。首先,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将分散的档案资源集中到若干个共享平台上,形成一个安全、快捷的档案系统,方便用户使用,提高档案的影响力,实现档案价值最优化。因此,需要对档案的用户群体画像,构建完善的用户标签画像体系。

在如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档案的用户群体青睐于信息检索工具智能化,方便操作的搜索工具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因此可以从检索工具入手,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存储-访问-分析三位一体的智能化一站式检索服务。其次,要充分考虑到档案信息的安全隐私性。由于档案资源特定的身份特征,部分档案只能允许特定对象访问,这就需要尽快建立档案资源共享的不同单位跨馆利用档案资源的有效契约式协议。

当档案资源涉及公众私人信息、单位保密信息与国家安全信息的档案等敏感档案资源时,需解决数字凭证的法律可采性问题,使其适应法治中国建设推进依法治档,拓展多元主体共治数字治理新思维。

(四)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档案资源整合已经变得迫在眉睫。档案工作者不仅要严谨细心、具有保密意识,而且需要具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因此需要打造一支数据型专业人才队伍。现如今,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很多用户选择社交媒体快速获取信息,因此档案资源整合成果的最终体现主要是用户对档案资源的体验和使用情况。

培养数据型人才,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实际需求,设置专门的用户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其次,考虑到档案用户在查询和运用档案信息过程中会遇到难题,需要档案公共人员提高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大众遇到的难题,提高大众的好感度。

三、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维度分析

大数据时代的档案资源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真实性要求高,数据服务需求方便快捷的特点。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能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增强部门核心竞争力,促进档案信息间的交互运用和及时反馈,从而挖掘分散的、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拓宽档案科研范围。同时更好地服务大众,积极引领健康的价值观。

(一)分析整合要素,采用差异化整合方式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精益求精,始终坚持服务公众的原则,提升档案资源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确档案资源整合主体和客体的实际需求,在大档案框架下,研究运用差异化的档案资源整合方式,对于特殊档案研究采用定制化的特定服务措施,要突破不同机构间档案孤岛现象,开发多功能语义识别技术,实现档案资源间语义层面的整合。

将分散的、异构的档案资源按照资源主体进行初步归类,然后根据需求导向进行细化,使用户能够实现平台一站式快捷检索。根据主体和客体孤岛现象的不同程度,进行专项化整合,以实现为不同层次用户服务。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后台留言、专家建议、档案工作人员创新课题等不同反馈渠道相结合的方式,交替更新整合的内容。

(二)完善整合技术,建立持续性对话机制

多源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由于技术标准的不统一,给整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深入研究档案工作者如何主动识别、采集、整合所需要的数字档案资源,运用标准化的数据手段,调动主观能动性展开创造性的研究。

首先以政府为主,自上而下,以国家机制和档案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建立持续性对话机制。以专题档案资源记忆为主线,带动系列关联档案资源,从中挖掘方便实用的语言识别技术,做到档案资源整合后一系列档案知识的呈现和传递,使档案资源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和情感认同。加强多源档案资源的归属感,提高用户的档案意识,优化整合模式,发挥集成效能。

然后调研不同机构档案方面的最新课题,以新课题中提出的创新方式和观点为着力点,因地制宜,探讨交流等方式筛选出比较实用的技术,投入人力和经费,进行试点模拟,研究出适用于众多档案机构的语言识别系统,加速资源整合的进程。

(三)顶层设计,凝聚开发力量

推动制定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等多元主体公认的通用共享契约规范。研究如何推动构建基于数据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档案资源大数据平台,使整合后的档案资源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内在动力。因此需要提前做好顶层设计,确保整合后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便捷性,以构建档案资源一体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重要目标。以档案资源为主线,与该主线相交叉和关联的资源,归于该资源整合系列,提前做好网络化布局。

资源整合过程中以资源的行业背景为依托,先进行规划图布局,有条不紊地进行整合。对于行业背景不明确的、界限模糊的档案资源,要分析资源的主题,以主题为主线进行整合前的顶层规划,联合其它关联的档案资源,多部门协作借力,凝聚开发的力量,制定好多部门共用的规范,助力资源整合的充分性和连续性。

(四)建设人才队伍,构建互动性交流整合

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和其相关知识、技术、良好服务的支撑。因此打造一支专业数据型人才队伍,凝聚跨学科交叉力量变得十分必要。首先可以对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通过考核机制进行选拔,挑选出一批学习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集中时间的特别训练,使其能很快适应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工作。选出来的人员成立集中小组,明确分工,可以设置档案知识的人工客服服务和机器语音检索服务,采用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给他们配置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对于集中小组提出的整合问题,加强重视,及时安排专职人员解决。

同时加强跨部门的合作,职能岗位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促进彼此沟通交流,有利于多源档案资源的整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档案人才管理过程中,结合档案用户评价,考核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情况,鼓励档案工作人员以积极心态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强安全防范,维护数据安全

多源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涉及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涉及档案资源的长期发展问题[4]。目前多源档案资源整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包项目的形式,以合同约束的形式找到合适的外包公司签订整合协议,由档案工作人员作为监督者,制定具体的整合细节,技术上的问题直接由外包公司做;另一种则是档案机构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组建自己的队伍,既负责技术问题,又负责档案资源整合的细节问题。

(六)构建互联互通平台,拓展资源整合的深度

在当前数据信息量剧增的背景下,多源档案资源整合即关联性档案信息聚集在一起。档案资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社会团体等档案产生主体。不同机构的档案信息通过档案元数据表述,不同档案数据的表达格式和规范类型不统一导致档案数据资源异构问题,制约着档案资源间的互联互通。

在信息化时代,公共文化视域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语义识别技术的功能智能化,搭建互联互通平台,促进资源整合过程中元数据转换和档案数据关联。通过统一的元数据把档案资源转化为标准化形式,通过资源映射和关联,实现不同语义但主题一致的档案信息关联,加强档案信息的提取和挖掘,进一步促进档案资源整合。

互联互通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要注重档案资源间的关联,突破不同网页的限制,通过本体档案资源映射关联档案资源。同时运用数据技术挖掘关联的深度和广度,完善资源关联的网络化格局,使整合后的档案资源以简洁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四、结语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多源档案资源的整合研究对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打破部门、层级之间有效沟通的壁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档案资源整合的力度。其二,推动多源档案资源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档案资源是一个随着档案服务多元化发展而不断动态开放的数据生态系统,多源档案资源整合的研究可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为公共文化档案资源大数据平台的建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三,提高大众的档案意识,有助于档案工作的收集整理,助力档案工作长期有序发展。因此加强多源档案资源整合,助推档案发展是时代赋予档案人的工作使命。

猜你喜欢

视域资源整合资源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我给资源分分类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