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探索

2022-11-23寇思蕊王校羽

山西青年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应用型

寇思蕊 王校羽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背景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导思想是:“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该意见指出中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时期,为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地方高校应以培养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毕业生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成了应用型高校教育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效果显著,“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有所增长。与此同时,“双师型”教师培养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培养体系不健全、企业参与不足、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意识不强等。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二、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提出于职业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从而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最优化,最终实现能力培养。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分为以下几种: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具有教师职称和与讲授专业范围相关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双职称”;具有教师和技师能力的“双素质”;具有教学经历和工作实践的“双经历”等[2]。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教育部高教司认为当今时代的“双师型”教师不仅应该具备双证书,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因此,从整体上概括“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应该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三是具备较强的实操技能和指导能力。

三、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明显被重视,但是由于参与的多方性、认识的浅显性和政策的待完善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存在着一些亟需调整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是对“双师型”教师的大量需求。目前,“双师型”教师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转型和发展的瓶颈[3]。其次,由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多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加之此类型高校正处于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阶段,“双师型”教师培养处于初期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培养模式,导致“双师型”师资相对匮乏。

(二)“双师型”培养体系不健全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双师型”培养中,缺乏健全完善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培养内容和方式单一。学校组织的培训大多是在校内集中开展,缺乏广泛的行业培养平台,形式相对单一,且培训内容多为高层次理论指导,很难实践落地,培训效果未达到最佳。另一方面,激励制度缺乏力度。高校对理实一体化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并未出台倾向性政策。如课酬、评奖评优、晋升等事项未设定“双师型”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的政策,因此,教师缺乏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动力。

(三)企业的参与度不够深入

“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实践是深入行业企业,探索实践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因此,“双师型”教师培养要鼓励校内教师“走出去”,也要“引进来”企业技术人才。然而,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多以自身利益的角度谈合作,而高校对企业带来的成果转化速率较慢,很难将科研成果较快地促成市场化、产业化的产品。主体间的利益取向直接导致企业缺乏一定的合作积极性,出现了“校热企冷”的普遍现象[4]。其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对参与产教融合不够重视,主体意识不足。未深入参与学校的实践课程、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导致校企合作层次相对较低。校企双方只有在互商共建的基础上,增强双方服务性,产教融合才能最大利益化。

(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双师型”教师培养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引导,还需要教师自身认知的更新与行动的努力。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不够重视,缺少专业发展动力。

一方面,教师个体的发展意愿不强。目前很多应用型高校在教学中仍较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对知识技能化的引导相对欠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不够强。此外,很多应用型高校仍偏重对理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评价标准。偏向性的评价机制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动力不足[5]。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不足。教师除了承担既定的教学任务,还需要进行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等工作。教学和科研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很多教师表示进企业锻炼精力不足。加之,由于学校的评聘机制不够完善,进入企业对于教师的评聘和奖励并没有多大关联,所以教师缺少主动进企业锻炼的动力。

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地方及周边地区输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单是高校一方的“独角戏”,需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教师自身的多方主体的协同培养,聚力形成具有培养力度、广度、深度和强度的纵横培养体系。

(一)政府宏观统筹,保障培养力度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失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引导与经费保障,仅仅依靠高校和企业,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互促合作关系。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引导,提供经费保障,提高多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高度和培养力度。

1.厘定概念,统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有“双职称”“双能力”和“双证书”等不同的解读,这就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不统一,导致教师缺乏发展的方向性。由此,政府职能部门需要统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为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明确的培养目标,也能让教师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

2.完善制度,保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体现了其培养主体的双方性,即,学校与企业。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各大高校,企业的盈利性特征使其在培养过程中参与相对较少,校企缺少长期深入的合作。因此,政府需要完善相关培养制度,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角色与职责,加强约束与监督力度,落实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政府需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费保障制度,提供稳定充足的专项培养经费,一是缓解高校培养经费的紧缺,二是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双师型”培养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协调校企双方长期的深入合作,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校企协同合作,促进培养深度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决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中,构建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必要性。行业的需求影响着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人才的培养服务企业行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追求高智力资源、低人力成本时,必须要认识到高校人才的潜在价值,参与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1.改变观念,突破高校教育主体唯一性的思想。受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事情,没有必要参与到高校育人活动中。为了长远发展,企业应及时转变育人主体唯一性的观念,明确自身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定位,认识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经济价值,而企业自身是最终的长期受益者[6]。因此企业要有教育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活动中。

2.建立机制,促进校企长远共赢发展。企业的盈利性质使得其倾向于引入高校智力资源,而非输出企业优秀人力资源,这直接导致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对创新性理论指导的忽视,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战略为自身带来长远且高层次的价值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积极承担高校教师和学生进企业实践和实习的场地提供,支持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定和课程教学中,提供社会需求导向和技术咨询服务。

(三)高校构建平台,拓展培养广度

高校作为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应积极寻求校内校外联动培养模式,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保障制度,搭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培养平台。

1.寻求校外平台,鼓励教师“走出去”。首先,要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作为“双师型”教师主要培养者,高校要从教师的利益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完善激励制度,如教师技术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岗位晋升和访学深造等。制度的完善不仅能调动教师的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能有效推进高校的顺利转型。同时,高校要细化激励制度,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地。其次,提供教师发展锻炼的平台。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行业系统性的技术学习与实时更新。因此,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实施者,高校要积极主动搭建教师实践锻炼的平台,鼓励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参与一线的生产实践。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快教师的知识技能化的转化速率。另一方面,获取企业最新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寻求校企共建方向,开发合作项目,促进企业和高校的双重共享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合作体系。

2.搭建校内平台,实现一线专家“请进来”。在校企合作培养中,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一方面,邀请校外一线专家进校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相接轨。另一方面,开展协同育人模式,邀请校外专家进课堂协同教学。校内理论性和校外技能性的优势互补,优化教学效果,共促人才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准确对接。

(四)教师自我发展,内化培养强度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是培养的对象,也是培养的主体。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深层意义的明确认知,才能激发内在发展动力,持续强化知识与能力体系。

1.加强发展意识,明确角色定位。首先,教师要清晰自身在学校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定位,增强主体意识。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长效促进作用。主动申请一线实践,提升研究与指导能力,反哺教学实践,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与一线专业人员合作,学习最新行业技术,巩固自身理论学习,促进知识技能化。

2.强化实践力度,提升综合能力。多数高校的教师是直接从高校毕业进入教学领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必要的行业企业的实践经历,这将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养成。所以,应用型高校教师要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投入到专业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成为知识与能力兼具的“双师型”教师。

五、结语

“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师资保障。因此,建设一支理论与能力兼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和教师多方主体的协调合作,聚力形成具有培养力度、广度、深度和强度四位一体的纵横“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