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在高职院校的网络传播策略探究

2022-11-22董碧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基因红色院校

董碧娜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网络时代,网上空间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红色基因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高职院校面对经费、人才等限制,基于高职学生特点,如何系统构建网络传播机制,让红色基因传承通过网络更贴近、吸引和引领学生成长,创新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红色基因”内涵

1.1 “红色基因”的提出和发展

“红色基因”一词最早见于2009年《瞭望》第30期刊发的《“铁军”叶挺独立团》一文中,这是该词在知网检索最早的可查记录;2009—2015年,红色基因一词每年仅十几篇新闻报道中提及,随后关于红色基因研究的文章有所增长,但均由相关军事部门撰写。

1.2 “红色基因”内涵

对“红色基因”概念的界定是开展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关于“红色基因”的内涵,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吕强、王昕[1]在《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研究综述(2014—2020)》中进行了系统梳理,红色基因的概念虽然没有权威的界定,但社会各界关于其内涵逐渐形成了普遍共识: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凝结、生成和发展的,被中国人民所认同、自觉遵循和传承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红色基因的物质表现形式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在革命过程中留下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的物质资料,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目前网络上已有诸多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全景资源和资料,可以实现线上展览;精神表现形式主要为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革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如抗疫精神的加入等。

红色基因是创造性地将生物学概念用于政治领域而产生的比喻性词语,但红色基因无法像自然基因一样自动遗传,其传承必须依赖外在的载体、符号等“信息源”,依靠有意识的引导和培育。

2 高职院校红色基因网络传播研究现状

2014年国内学界开始了对“红色基因”传承的研究,但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本科高校。如郭晓莉[2]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进行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四位一体”的途径探索。张姗姗[3]以许昌学院“红色小课堂”红色文化网络育人品牌为例,运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肖薇薇[4]针对高校青年红色网络“大V”进行了研究,指出要有精准培养策略。但重点高职院校红色基因网络传播研究较少,截至2022年3月30日,以红色基因、高职为主题词在知网搜索,仅有论文487篇,成果主要以融入途径和实证研究为主,如:罗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健芸提出“借助新兴网络技术,构建高校红色基因传承平台”[5];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曲士英指出:“从千姿百态的网络信息中提炼红色文化的精华。”[6]

高职院校面对生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如何突破经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困境,利用好校园内已有网站和新媒体、易班平台等?由于系统构建传承红色基因的网络传播机制、模式等学术界涉猎较少,因此,有必要系统加以研究。

3 红色基因在高职院校网络传播的困境

3.1 领导层面互联网思维欠缺,系统考量不足

高职院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相对欠缺互联网思维,具体表现在对利用网络传承红色基因缺少系统性规划,存在多头管理情况。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宣传部、学生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均有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另还有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的易班,教务处负责的智慧校园App等,经常反复转发内容,凑热点,内容理论性和说教性较强,使得高职院校红色基因网络展示、传播力度都较为有限。

3.2 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落后,缺乏交互、互动

随着5G宽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AI技术等快速发展,网络传播手段更加丰富、灵活。只有时刻把握新技术、新媒介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迭代设备,才能有效吸引“Z时代”成长起来的高职学生的注意力。但高职院由于经费有限,硬件配套不能及时更新迭代,无法适应全媒体传播环境发展的要求,设备和技术无法支持红色基因新技术传播。

3.3 监管、预警机制不健全

网络空间多元文化价值观动态交流、碰撞、融合引起的意识形态竞争,给红色文化网络传承带来了冲击,因此及时有效做好信息安全保障、舆论引导,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受技术、资金制约,部分高职院校网络监管机制还存在不健全问题,导致出现信息安全及不良思想冲击等,也缺乏对红色基因网络传播进程和效果的动态化监管手段。

3.4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播、培育多由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完成,具体包括思政专业教师、辅导员队伍、学生工作者等,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媒体素养欠缺。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工作者缺乏政治敏感度。因此,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素养高,既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又精通全媒体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但高职院校由于资源和福利保障有限,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因此,红色基因网络传承缺乏相应人才保障[7]。

4 红色基因在高职院校的网络传播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高职院校要有效利用网络实现红色基因传承,必须从以下4方面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4.1 党委领导系统设计,提升领导干部用网水平

4.1.1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系统顶层设计

将红色基因网络传承纳入党委重点工作系统顶层设计,设立校级专门机构,统筹规划,从融合内容、途径、反馈机制和保障机制4个方面入手建立权责利益清晰的体系(如图1所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保障红色基因网络传播落实有力[8]。

图1 系统顶层设计

4.1.2 强化领导干部信息技术培训,涵养互联网思维

高职院校要强化对领导干部信息技术培训,要求领导干部“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这四种能力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具备的素质”[9]。涵养互联网思维,借信息技术红利推动红色基因网络传承改革。

4.2 整合已有优质资源和平台,开展“分众化”传播,校地、校企开放共建共享红色资源

4.2.1 充分整合利用已有优质资源和平台

开发平台如网站、App等耗费巨大,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平台思维为内容思维,利用好网络平台已有的红色资源,易班、学习强国以及国家精品课程在线网站学堂在线等优质平台拥有丰富的红色网络课程和资源;另外,国内著名红色景点如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在720云、蛙色VR等全景平台皆有免费全景资源,高职院校首先要充分利用好优质资源和平台,指定专门机构整合网络红色精品资源,在师生中推广学习计划,定期发布红色资源及相关课程、活动,如可以利用线上长征遗址全景资源开展“重走长征路”线上打卡体验等;同时进一步整合校内媒体资源,在师生中逐步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的红色基因传播网络自媒体账号,建设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全媒体矩阵,把握红色基因网络传承主阵地。

4.2.2 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区域红色网络资源

文化内容是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介文化影响力的主要承载物,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组织和人力资源,区域政府或社会组织拥有资本和技术资源,高职院校可以与区域或社会组织合作,如成立区域红色基因一体化传承联盟,组织师生拍摄开发区域红色记忆数据库、数字展览馆,共同制作区域红色文化宣传片、微电影、短视频等,实现校地、校企共赢发展。同时能够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4.2.3 基于大数据建立“分众化”传播机制

网民是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和基本单元,应从“Z时代”高职学生实际需求、诉求出发,充分调查分析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生的话语习惯和表达特征,整合学生工作部门、校园一卡通和教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确立“普通—特殊—优秀”3种类型受众学生群体,做到“分众化”网络传播(如图2所示)。具体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分层次推送红色资源,重点关注特殊类学生,推送红色微电影、短视频等,普通学生推送红色课程,对优秀学生致力于培养其成为红色基因传播自媒体等,通过分众化传播持续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图2 红色基因大数据分众化传播示意图

此外也可借助数据整合分析宏观把控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的变化,从而了解学生接受红色基因熏陶产生的思想变化,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

4.3 健全监督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最需健全的是校园网络监管机制,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监管,从信息源头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及歪曲红色文化价值、弱化红色文化影响力的信息传播,为红色基因融入创设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还应强化网络安全预防和应对机制建设,及时处理不良信息修复,安全漏洞,提供安全和谐的网络育人环境。

4.4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培训,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10]红色基因必须通过专业传播者的教育、引导和介入来进行培育和传承,因此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是提升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引进高层次人员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遴选相关部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等部门优秀教师和学生干部,邀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培训,使其熟练应用各种社交软件,掌握音视频的制作、剪辑等,熟知网络相关法律规范。并采取有效的考核机制,进而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推进红色基因传承,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教育者、地方政府机构有机结合,共同努力,构建红色基因网络传承“大思政”格局,才能不断提升红色基因网络传承的实效。

猜你喜欢

基因红色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红色是什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红色在哪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事件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