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重要价值、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2022-11-22任晨晨刘德胜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工作者红色

任晨晨,刘德胜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全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高校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1]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红色文化越来越焕发活力,对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从文化传承角度看,大学生党建工作离不开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不仅是共产党人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遵循,而且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及活动的重要内容及有效支撑。所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还能为大学生党建提供重要载体和平台,助力高校基层党组织及高校党建整体发展的高效推进,为全党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但在当前环境下,高校落实红色文化在党建工作中的融入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党建队伍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开展大学生党建缺乏有效引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开展大学生党建内容较为固定;红色文化融入信息平台吸引力不强,开展大学生党建成效不高;红色文化融入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开展大学生党建缺乏有效支撑。这不利于红色文化的有效融入,也无法以红色文化为支撑助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基于红色文化融入的重要价值,突破各类现实困境,不断优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的有效路径。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的重要价值

为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化、制度化及具体化,教育部党组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从组织领导、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作用发挥及条件保障等方面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标准要求,也为高校提供了党建工作的方向引领。[2]鉴于红色文化对党建的重要影响,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建,能展现其文化育人价值,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高效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一)红色文化融入能为大学生党建提供更有力的思想支撑

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其中蕴含着多样的精神和深刻的内涵,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建,能在党建工作中发挥文化育人价值,展现红色文化的重要影响,既为学生党员带来多样的精神熏陶和思想涵养,也为党建工作带来更有力的思想支撑,保障党建工作方向正确。红色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建,能在党员的教育培养及管理工作中充分展现其深刻内涵,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帮助党建工作者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可以依托红色文化的多样资源保障党建工作的鲜活性,并以此为基础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在发挥红色文化育人效用的过程中强化“四史教育”,从思想层面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

(二)红色文化融入能为大学生党建提供更深入的价值引领

红色文化具有价值引领功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层面更是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重视红色文化的融入,要在党建工作中深化价值引领,激发学生党员的爱国精神,助力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引导学生党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进而推动党建工作的高效发展。[3]大学生党建工作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入,高校可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效用,为学生党员提供多样的红色资源和多样的教育形式,通过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党员正确认识时代发展赋予其的使命,明确其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承担的职责,从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及学生工作等层面引领其发展正确方向,进而确保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的高素质,也从价值观选择、就业观确定及理想信念等角度保障学生党员个人成长遵循正确道路,进而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4]

(三)红色文化融入能为大学生党建提供更丰富的工作形式

红色文化不仅内涵丰富、价值深刻,而且有多样的形式。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建,能为党建工作提供更丰富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会议报告、学术讲座及学习交流等是较为常规的形式。对于新时代的学生党员而言,此类活动及工作形式与其多样化、自主性的学习习惯不完全相符,其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便会受到影响,党建工作效率也受到影响,不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推进。[5]而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便能以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多样形式为依据对工作形式进行创新,从社会实践、校内课堂教学及文化育人中展现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带领学生党员从其习惯出发积极参与党建工作,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推动教育内容深入其内心,实现党建工作的最高目标,促进基层党组织的高效发展。例如,党建工作者可带领学生党员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建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党员的参与兴趣,进而实现党建工作的高水平发展。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的现实困境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展现文化育人价值以推动大学生党建的高水平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在当前阶段,受限于党建队伍的红色文化素养、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化平台及保障机制等的不完善,红色文化的融入还面临一系列困境,无法真正展现其育人价值。

(一)党建队伍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党建工作者是红色文化融入的有效引领者和重要实践者,其红色文化素养影响红色文化融入的效果,也对党建工作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多依赖学术讲座、面对面学习交流等形式,较少涉及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虽有部分高校已意识到红色文化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步开始推进红色文化的融入,但由于部分工作者及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深刻认知的缺失及红色文化素养不高,使融入难以深度推进,无法充分实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部分高校对党建工作者的红色文化培训不够,党建工作者缺乏系统培训,难以提升自身红色文化素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无法灵活有效地运用红色文化。部分党建工作者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时显得较为生硬,无法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无法真正展现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

(二)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

高校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重视文献资料、文件政策的学习,也重视各种实践教育,能实现较好的党员教育和学习交流作用,达到党建工作目标。但在红色文化学习教育方面,部分学生党员的红色文化素养较低,无法深入认识红色历史知识,导致其存在奋斗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影响高校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其中,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未充分重视红色文化融入党建的重要影响,导致大学生党建内容较少涉及红色文化,无法深化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在党建工作中展现红色文化育人价值。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不重视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导致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缺乏必要内容基础,无法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部分高校与地方红色文化机构的合作开展党建工作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仅通过带领学生党员参观相关机构来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红色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价值和深刻文化内涵无法被学生党员有效感知,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也常常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党建工作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三)红色文化融入信息平台吸引力有待加强

传统大学生党建工作多依赖线下学习交流模式,在固定的时空场域内开展工作,具有面对面交流的优势。但在网络信息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趋势,固定化的线下党建工作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大学生党建同样需要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在实践中,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缺乏充分的线上平台支撑。部分高校尚未构建红色文化信息平台,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受到条件限制,再加上空间及时间的影响,无法充分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无法为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奠定基础,影响红色文化育人效果。还有部分高校开始关注红色文化在信息化平台的呈现,在自媒体平台上传、发布红色文化相关内容,为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和交流学习提供支撑,但其形式单一、文化刻板化传播特征明显,且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引起学生党员的关注,红色文化融入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难以顺利推进,其育人价值也无法有效展现。基于红色文化的党建工作也无法深度落实,红色文化对学生党员的影响有限。

(四)红色文化融入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展现育人价值还面临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困境,导致红色文化难以科学有效地融入党建工作。部分高校尚未为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制定专门的保障机制,导致红色文化的融入缺乏必要的保障,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无法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也无法在党建工作中深化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学生红色文化素养的提升面临较大的困境。部分高校针对红色文化融入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指导尚未形成体系,党建工作者在开展具体党员培养及教育工作时常面临各类问题,无法真正展现红色文化的效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的路径优化

为有效突破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各类困境,扎实推动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高校应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精准提出解决策略,探寻红色文化融入的有效路径,为大学生党建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助力。

(一)提升党建队伍红色文化素养

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素养对党建工作成效具有重要影响,其红色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效果。高校应着重提升党建工作队伍的红色文化素养,丰富党建工作红色文化内容、创新工作形式,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首先,高校应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党建工作队伍,在做好大学生党建日常工作同时,强化其红色文化素养,为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党建工作提供基本保证。在此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者队伍建设,以校内+校外的形式组建党建工作团队,如可以考虑将退休党员干部、时代楷模、英雄模范后代等纳入党建工作队伍,与校内工作者合力研究红色文化融入的有效路径;也可以借由专业化的红色文化育人队伍充实党建工作的红色文化内涵,强化党建工作的价值引领和精神熏陶。其次,高校应以本校党建工作队伍为基础开展红色文化素养培训,从教育学习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红色文化素养,切实推进工作队伍的优化。为此,高校应动员党建工作者积极参加培训,从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角度对红色文化素养培训进行创新,确保党建工作者通过参加培训能真正习得红色文化相关知识、感受红色文化强大的精神内涵,丰富其红色文化知识储备,助力党建工作者有效引领红色文化的融入。最后,高校应加强党建工作者红色文化素养的考核,以评促学,提升党建工作者参加红色文化培训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评奖评优等深化党建工作者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为有效实践红色文化融入提供助力,展现党建工作队伍较高的红色文化素养,有效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6]

(二)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各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党建内容,从学生党员的发展、培养、教育、管理等各环节深化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首先,高校应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从内容层面奠定红色文化融入的基础,扎实推进大学生党建的高效发展。高校党建工作者从思想层面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对红色文化的融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高校党建工作者应深入研究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建二者的契合性,在深入探究红色文化精神和价值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将红色文化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其次,高校要与地方红色文化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立足当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在合作及共享中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高校与当地红色文化机构开展合作,搭建校内外红色文化育人基地,既能拓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场域,也为党建工作者挖掘红色文化资源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最后,高校还应注意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挖掘,从多样性、全面性角度展现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价值。例如,徐州地区的高校可以淮海战役主战场为依据,将“善谋善战、果敢担当”的关键红色精神纳入党员培养和教育管理,并与徐州当地发展密切联系,展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价值,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活力。[7]陕西地区的高校可以立足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时间历程出发,推动红色文化的全面融入,丰富党建工作内容,以时间为线索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吸引学生党员的关注和参与,提升工作效率。[8]

(三)构建红色文化融入网络平台

针对当代大学生习惯使用网络开展交流及进行学习的特征,推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还需加强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为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助力。首先,高校应在校园官网开办大学生党建专栏,设置红色文化板块,将当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经典红色文化育人案例等融入其中,定期更新内容,让学生党员更方便、更直接地接触红色文化,为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提供更多机会,更充分地展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积极推进资源共享,促进各高校及地方基层党组织之间密切合作,为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提供更广泛的空间和途径。其次,高校应紧抓自媒体支撑,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在“两微一端”中开展专题讨论,并安排专门的党建工作者进行跟进与管理,确保讨论的正确方向,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党建的有效性。高校及党建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红色文化在自媒体平台呈现的形式及更新的频率,确保能展现多样化的资源,为学生党员提供参与线上学习交流的机会,并提升学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更高效率的党建目标。[9]最后,高校应借助红色文化及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利用AR、VR等技术实现沉浸式红色文化教育,为学生党员提供直接接触红色文化内涵和红色文化精神的途径。在沉浸式教育过程中,学生党员能更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也能对红色文化产生的历程及党员应有的理想信念产生深刻认同,进而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四)健全红色文化融入保障机制

除了党建工作者的红色文化素养、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及红色文化信息化平台建设外,高校还需关注融入保障机制的健全,从顶层设计、融入细节及落实机制等角度保障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党建工作,支撑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顶层设计。高校及党建工作者应在充分研究红色文化融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二者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在充分整合二者内容资源的同时完善融合模式,并为融合的具体落实提供指导和引领。高校应立足大学生党建工作实际,以当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据,深入探讨有机融合的方向、任务和原则,完善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顶层设计,为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其次,高校应关注红色文化融入党建工作的落实细节。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密切结合学生党员实际,以顶层设计为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力求在党建工作各环节中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效果。高校可以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形式的学习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党员更广泛、更细致地接触红色文化,在细节处实现红色文化融入目标。最后,高校应重点关注保障机制的实效性,从机制规定层面保障红色文化融入的顺利推进,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效率的提升。[10]高校应对各项大学生党建制度进行优化,对红色文化融入进行有机调整,确保红色文化能在党建工作中发挥更有力的育人作用。同时,高校还应着眼于传统工作模式与网络信息化工作模式相融合,及时对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为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党建工作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工作者红色
关爱工作者之歌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追忆红色浪漫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