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美育背景下构建学校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

2022-11-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社团美育艺术

夏 宁

(苏州工业园区东延路实验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经提出,美育教学改革要立足于不仅要教会、勤练,还要常展。对于美育而言,掌握技能是基础,展演是关键。新时代的艺术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上台献艺的机会。由此可见,展演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活动不仅仅只是唱唱、跳跳,再画几笔,如果不组织全员参与的竞赛活动、演出活动,那这就仅仅只是个活动,达不到美育育人的效果。王登峰司长关于美育教育的回答,为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划出了重点,指明了发展方向。要实现人人参与的艺术展演,而且还要常态化,难度还是不小的。有的学校学区密集,学生基数较多,要顾及每个学生,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加以保障,否则将是昙花一现,很难持久延续地开展下去。笔者长期从事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有着大量校内、校外工作的经验。对于学生展演工作而言,仅仅依靠学校现有资源是不够的,需要适当地借助社会资源。笔者从自身的艺术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把握美育的内涵,构建艺术展演的思路

美育背景下,学校展演机制的建立,首先要明确美育教育的内涵,理清思路。那么,什么是美育的内涵?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两个美育文件都对美育下了定义,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这是美育的内涵。美育的价值不仅体现于提升审美素养,而且还体现在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1]。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是美育的灵魂,体现了美育对人的自身的理想关怀、终极关怀。与其他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相比,美育“随风潜入夜”式的润化作用,与以往简单说教和填鸭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形式,使审美所蕴含的道德精神自然而然地浸润人们的心灵,在实践中使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文件的精神是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要常态化,而且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这是学校在实践新时代美育工作中的重要方向。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楚了,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立足点是拓宽美育活动的参与面,没有参与面的美育不是真正的美育,艺术展演是学校美育实践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展演活动必须体现全员性与群体性,努力实现“艺术展演人人都能参与、展演舞台属于每个学生”的目标。

二、设置科学的体系,建立艺术展演的机制

艺术展演是学校开展美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典型载体,它包括,三大类:一是艺术表演类。声乐类包含独唱、小组唱、合唱等;器乐类包括各种中外乐器的演奏;舞蹈类包括民族舞、芭蕾舞等;舞台剧包含校园剧、课本剧和朗诵。二是艺术作品类。其包括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摄影等。这些展现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舞台、展示自我的天地、互动交流的空间,吸引力强、受益面广、互动性高。学校展演体系的建立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1.筑牢基石,建立层级社团

学生是艺术展演的主体,社团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美育课程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针对性,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内部的师资与场地均是有限的,要考虑到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参与,只能最大化地将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某学校为例,依据该校老师的专业特点和特色发展方向,建立了三个层级的社团体系:第一级是年级社团,以年级组为单位,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建立体现本年级、本学科特色的优势社团,部分艺术教师下沉年级组,开展社团教学工作。年级社团的管理在年级,社团的类型也由该年级老师决定,如绘本阅读、朗诵、运动、唱歌等。年级社团的学生参与方式是由学生自主报名参加,所有学生均有依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社团的权利。第二级是校级社团,校级社团是年级社团的延伸,可以满足专业水平更高、综合能力更强的学生发展,也是美育成果最为丰硕的,校级社团也更加体现集中学校资源的优势。校级社团由学校统一管理,其设置也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例如运动见长的学校会推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社团,而学生的参与方式则主要以选拔参加为主,这既满足部分高水平学生的需要,也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第三级是学校俱乐部,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一校一品的精品特色社团,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闪亮名片。选择哪个项目作为学校的特色,当然是要多方面评估的,综合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独特性、代表性。如果选择的项目是其他学校以及发展了很多年的,那就体现不出任何优势了。这类社团类似于金字塔尖,是学校独特的王牌社团。所参加的学生也是经过多轮筛选的。

2.完善设施,提升艺术教育硬件

首先是硬件方面的提升,校园是学校艺术展演活动的主要场所,报告厅、排练厅、专业教室、展厅、画室等都是展演所必须的基础场地。除了保证学生有基本活动的场地外,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对配套的场地器材进行升级改造。比如舞蹈教室所需的地胶地板、把杆、镜子等,阶梯教室或报告厅还要配备功能性的灯光、效果较好的音响设备。这一方面是专业性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安全性、规范性的考虑。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可以与资源丰富的学校共用共享。统筹学校和社会资源,公共体育文化艺术设施新建项目优先建在学校或周边,鼓励学校与高校、社会公共体育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体育、美育课程;其次是师资软件的提升,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教师的编制已经处于满员的状态,但是体育、美育的教师还是相对的短缺。在制度层面上,可以考虑学校招聘时优先考虑体育美育教师,特岗计划也向体育和美育教师倾斜。选聘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有效利用起家长资源,请有特长的家长做为志愿者进入校园服务。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进一步补充师资不足问题。一方面提高音乐美术专业或者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和水平,要让美育教师这个职业也能够更有吸引力,加大激励和引领的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要确保各科教师都能够按需分配。

3.拓展平台,挖掘校内外资源

校园是学校艺术展演活动的主要场所,有些学校建设有报告厅、排练厅、专业教室等展演所必须的基础场馆场地,并配套有基本的表演器具、灯光、音响设备。

(1)结合传统节庆日,举办校园综合性艺术节。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不仅可以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同时还可以发挥情境教育的功效,如与元旦相结合的迎新社团展演晚会,与六一儿童节相结合的班级和年级社团才艺展示等。在活动的组织上,还要注重创新,常态化活动也要年年有新意。例如,某校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一般来说,校内的六一儿童节,无非就是一台演出,加上各班的班级内部庆祝活动。某校的六一活动,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开始准备。美术组策划画展,向全校征集以“理想家园”为主题的环保题材绘画作品;音乐组开始在各个年级、各个班征集才艺节目,全校发动,层层选拔,最终展现的舞台上的节目虽然不会太多,但是通过几轮的参与,仍有很多学生能参与进来,失败了也是一次磨炼。在当天的活动安排上,一年级以“入队”仪式为主题;二年级结合传统节日—端午开展国学活动;三年级的孩子十岁了,当然要有“成长”仪式;四年级的孩子在体育馆里举行游园会,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项目;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义卖活动,义卖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还把自己的爱心表达出来,送给需要的人。一个简单的六一活动,全校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丰富多彩,五颜六色;当然,一年只有一次儿童节,学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节日都隆重的对待,这是不现实的。

(2)组织开展主题性单项艺术展演活动。主题性活动是展演活动坚持育人为本,生动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面向人人的普及和个别提高相结合、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把经典文化的传承和新时代的艺术创新相结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文素养;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学校发展理念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学生个人的特点,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展演不仅仅是一场展示活动,而是要上升到培养学生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如歌咏比赛,创意画比赛、啦啦操比赛等。这类除了可以满足学生才艺展示的功能外,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活动要有鲜明的主题,学校德育处、教务、团委、体卫艺处协同合作,周密安排,保证活动期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真正收到实效。例如紧扣新时代美育的要求,开展“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主题诗歌比赛,结合工作开展“我心中最美的人”主题绘画比赛。这些活动时代性强,参与度较高,在形式上因地制宜,倡导师生在美育教学中化课堂为剧场,化讲台为舞台,化走廊为展墙,灵活多样地开展小型展演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育不能局限于校园,应主动谋求校外艺术资源共享共建,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3)积极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活动。艺术展演的舞台除了学校外,也不能忽视校园外广阔的舞台。要鼓励我们的老师带领孩子们适当参加社会活动。街道、社区、群众广场是校外活动的主阵地,参与公益表演、志愿服务,既给了孩子们展示的机会,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形象的绝佳机会。以展演的趣味性激活美育课程,以展演的竞赛性激励学生进步和成长,以展演的公开评价形成对学生艺术审美、艺术技能的提升。

(4)要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参加各类艺术赛事。各类艺术赛事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积极参加校际比赛;区内比赛,甚至是更高级别的市赛、省赛。在赛事的举办上,教育主管部门也是煞费苦心,给了孩子很多展示的机会。分类来看,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活动是比较有权威性的,如“少儿艺术节”,主题性的合唱、舞蹈、器乐比赛等;还有一些其他政府机构组织的赛事,如科协、环保、关工委等组织的科技、绘画、才艺等比赛活动;再有就是由各地校外活动阵地或者是企业冠名赞助的一些公益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比赛,不仅能够检验学习的成效,及时反馈掌握的情况,更有助于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有所收获。

(5)网络媒体时代,还可以发挥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媒体资源的作用。通过线上展示等多种方式,开展艺术教育,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各类艺术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居家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同时,积极与电视台、新闻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合作,对艺术展演活动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宣传、展示传播,使得展演活动从有限的舞台延伸到更宽广的空间。线上活动较易于组织,成本大幅降低。采取录播、现场直播等方式线上活动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活动虽然和线下活动一样有实效性,但是线上活动结束后,活动网页并不会随着活动结束就消失,资料可以长时间保存。

4.良性运转,建立管理机制

要保证展演机制的建立,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支撑。应按照合理规划、主动扶持、方向引导、个性与群体兼顾的原则,建立一系列规范的艺术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为艺术类学生社团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建立社团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学生艺术社团的建立、运转和考评等一系列工作。这个机构应由副校长牵头,体卫艺具体落实、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均参加,形成校长室领导、部门支持的良好格局,指挥领导各类社团的平衡发展,调配有效资源,关注各个年龄段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次,加强对社团的理论指导。主要包括:①思想指导。在社团活动中要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观。②内容指导。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有一定方向性的意见,对展示的节目、作品要有审查环节,确保思想主题健康有序发展;对特长学生进行指导。特长学生是社团的重要支柱,在社团中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培养好这些骨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要有资金部保障。除了政策外,学校还要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以保证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满足开展活动所需的硬件投入,增加对学生艺术社团活动需要设备、器具、场地等方面的硬件建设。例如,按照各社团的不同需求,建设一批艺术活动场地和设施,且要具有艺术教育新理念。这包括美术专用教室、音乐专用教室、舞蹈练功房、排练场、综合实践手工坊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吸纳社会赞助等方式募集活动资金,以社会化运作方式增加对学生艺术社团的投入[2]。最后,完善社团的考核机制,建立积分制的学生参与社团管理办法。建立社团也好,增加展演机会也好,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学习、展示的权利。使用“积分制”,准确的记录下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参与艺术活动的具体信息,一个阶段下来,学生参与情况便一目了然,这不仅激发社团内在活力,更提升学生对社团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5.持续发展,完善评价机制

有展示就有评比,评比环节应当是艺术展演的重要一环,这既是给学生展现的机会,也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科学设置评价体系,会有利于对艺术教学的促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要设置多维目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理解力、表现力都存在着差异,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断地深入探究评价形式,优化评价内容,更要注意不要对学生直接否定或者强烈的批评,避免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对其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艺术的特质就是主观性较强,好和不好,高分和低分要综合判断。例如,一场展演比赛,有的学生凭借过硬的基本功,扎实的素养知识自然是大家公认的佼佼者,那其他的学生就永没有展露头角的机会了吗?可以从学生的音乐思维、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表现力等多角度来评价。有的学生虽然基本功偏弱,但是创意满满,舞台表现力更胜一筹,也是一种成功。这是我们评价当中需要注意的。其次,要转变单一的老师对学生评价方式,开展“师生、生生互评模式”,让师生之间更多地去聆听他人的意见,去不断地改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传统的艺术活动评价环节中,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老师讲,学生听,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大多是沉默寡言、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这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学习要求。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艺术实践中,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更加重视自己在同学中的样子。可能一部分学生认为“互评环节”更像是去指责别人,甚至是随便地去说一说,并没有多大的效果,也不能带来任何的进步。这就需要老师去告诉学生“互评”的内涵、意义,“互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干预,让学生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分寸,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去更好地参与评价环节,真正地融入艺术学习中。

三、走在课标的前列,更好地对接艺术中考

艺术不再是兴趣,而是必修课。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4个省开展美育中考计分,同时还有6个省、12个地市已经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间。美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学习艺术就是对学生整个人生观的培养与熏陶。当孩子走向艺术的领域中时,艺术同样也塑造了孩子。以云南省为例,考试要求学生会唱会背歌曲,会模唱或演奏乐曲,正确表达歌曲、乐曲的基本情绪,知道歌曲、乐曲名称和词曲作者。河南省的必考项目是(视唱):创作8小节以内、难度适中的简谱旋律,考生现场抽取一条进行测试,要求音准、节奏正确。除了考试之外,这些地方还均要求学生有艺术实践的经历,参加过一场音乐会、看过一场画展,当然还要参加学校的艺术展演。因此,从适应中考的要求来看,开展艺术展演是势在必行的。这就要求各地要配齐师资,开展好每一次艺术展演。把艺术纳入中考,不是以一次集中考试来计算艺术中考的分值,而应该要求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学生上好每一节艺术课、参加学校的艺术活动,应该对学生的美育进行过程评价,而不是考试结果评价。要督促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必须按照要求,配备美育师资、美育教学器材。目前,美育师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一些农村学校没有配齐美育教师。2018年发布的中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在配备了艺术专用教室的学校中,39%的四年级和31.9%的八年级音乐教师从不或很少使用音乐专用教室,55.3%的四年级和51.5%的八年级美术教师从不或很少使用美术专用教室。这背后的原因是美育师资短缺,以及在应试倾向下,有的学校不重视美育,导致音乐、美术专用教师闲置。

在美育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享有站上舞台的机会,后天努力远比天赋更加重要。在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构建探索实践中,学校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将展演活动放到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从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着手,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明日之星,方能取得明显成效。其次,学校要从师资、设备、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最后,加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也是美育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展演活动体现的是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彰显学校以育人为本、以文化为核、以素养为纲是美育本质规律。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美无处不在,美育也无处不在。学校美育就是要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培养乐于享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美人”。

猜你喜欢

社团美育艺术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纸的艺术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