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窄种植体在下前牙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

2022-11-22杨积平

关键词:前牙义齿种植体

杨积平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2019 年间就诊要求种植修复下前牙的40 例牙槽脊狭窄患者,其中男性22 例,种35颗植体,女性18 例,种30 颗植体。年龄26~62 岁,平均年龄55 岁。所有患者均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该组40 例中,缺失76 颗牙,植入65 颗植体,单个缺失15 例,植入15 颗植体,2 颗连续缺失14例,植入28 颗植体,3 颗连续缺失11 例植入22 颗植体,三颗牙位连桥修复。其中,外伤4 颗为进食时折断,12 颗为慢性根尖周炎伴窦道形成,经过治疗无效拔出,49 颗为慢性牙周炎伴三度松动拔出,均为即拔即种(有7 例做了小切口翻瓣GBR)。

2 治疗方法

2.1 测量牙槽脊

40 例患者术前行牙槽骨cbct 测量,结果:缺失牙牙槽脊宽度约为3.2~4.5mm,最大可用高度约15mm。

2.2 选择种植体大小

选起植体是DIO UF 3.3mm×11.5mm 或3.3mm×13mm 的窄植体[1]。(18 颗牙槽脊宽度小于4.0mm 都是骨挤压式植入,部分患者给予同期GBR(7 例)。22颗牙槽脊宽度大于4.2mm 的直接骨挤压植入)。

2.3 洞型制备

先锋钻定位,都是慢速备洞,即50~200Rpm,每次备洞时间小于10s,如果需要做GBR 的,收取自体骨,所有洞型定位都是偏舌侧制备。

2.4 植入植体

顺备洞方向植入植体。即拔即种,植体都是植入骨下1mm 左右。

所有植体植入后都口服抗菌素一周,所有植体植入都获得了初期稳定性,40 例中有16 例是即刻修复(8 例单颗牙位,8 例24 颗牙位即种2 个植体修复3 颗牙位,连桥修复),12 例三个月修复,另外22 例二期上愈合基台,所有65 颗植体,六个月后都完成终修复。

3 疗效评价

3.1 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

所有种植体4 次cbct 检查记录牙槽脊基线高度,种植体近远中和颊舌向骨吸收量,即通过cbct测量术后即刻牙槽脊基线高度与复查种植体近远中牙槽脊基线的高度差[2]。

3.2 种植体和修复体松动度

每颗修复体均没有松动、脱落。

3.3 种植并发症发生率与种植成功率

所有患者随访2 年记录,都没有并发症发生[3]。种植体成功评价标准,参照改良Albrektsson 标准[4],本组完全符合即表示种植成功。

3.4 修复后满意度

所有患者修复后非常满意,临床检查也符合种植修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

结果

40 例患者植入65 颗窄植体修复缺失的下前牙,六个月完成修复,术后患者满意。修复后每6 个月来医院复诊一次,随访2 年,未发现种植体异常,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讨论

下前牙缺失,临床非常多见,其中大多是口腔卫生很差的牙周病患者,深覆合伴牙列拥挤患者,较少一部分是意外折断患者。

以前的缺失牙修复方法主要有三种,活动义齿修复,烤瓷桥修复,还有隐形义齿修复。但是,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对牙或牙周造成一定损伤。活动义齿修复稳定性差,特别对于邻牙牙周不好的患者,反复取戴活动义齿会更快加重对邻牙的损伤。烤瓷桥修复几乎不适用于牙周病患者,这种修复方法要求邻牙坚固,但是会在制备时损伤牙体。隐形义齿修复同样不适合牙周不好的患者,不仅容易损伤邻牙,而且长期压迫牙周会加速牙槽骨的吸收。

种植牙诞生以后,对于身体健康状况较好者,种植牙修复被广泛应用。对于牙槽脊饱满者,常规植体修复非常理想,成功率很高,但是对于缺失的下前牙,牙槽脊往往狭窄,缺失牙近远中距离小,正常直径的种植体往往很难植入,即使植入了,修复出来的牙体形态和美学效果都很难满足患者需求[6,7],这样,窄植体种植就应运而生。然而窄种植体能否联桥修复一直是很多医生担心的问题。

本组例中有单颗修复、2 颗连冠修复、3 颗连桥修复,均即拔即种,大部分不翻瓣种植,7 例创口很小,大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避免了牙龈退缩和唇侧骨板吸收[8],术后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另外,在近远中间隙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给修复提供相对足够的空间,容易达到理想的美学要求[6,7],骨挤压或者同期植骨(GBR)种植成功率也非常高[9],并且从这两年观察来看,植体强度没有任何,没有一例出现种植体折断。临床上在前牙缺失的情况下,窄植体种植在种植修复中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前牙义齿种植体
短种植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同部位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成人露龈笑的效果比较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牙科停诊假牙和牙套有问题怎么办
隐形活动义齿为啥还流行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