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社区及家庭教育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2022-11-22曾斌邓灵慧邱实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筛查人群

曾斌 邓灵慧 邱实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近140万前列腺癌病例,约37.5万例患者死于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发病率第2高的恶性肿瘤,位于癌症死亡的第5位[1]。前列腺癌是一种有可能早期治愈的恶性肿瘤,有研究表明,局限性(无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1%[2]。由于我国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教育工作不到位,居民对前列腺癌知识了解甚少,患者在初诊时往往已处于前列腺癌中晚期,进而导致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高于其他国家的现状[3]。对于我国这一人口大国来说,实施以基层社区为单位的前列腺癌知识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癌症早期筛查的有效办法。在社区癌症知识教育方面,欧美等国家率先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研究对发病率较高的非裔美国人,通过在社区、家庭、理发店等场所使用教学手册、播放视频、召开健康科普讲座等方式进行癌症知识科普宣教[4-7],结果成功增加了这些人群在前列腺癌筛查方面的知识和意愿,证明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的有效性。本文将就目前基层社区、家庭对于前列腺癌相关知识教育的现状、常用方法、可能的障碍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前列腺癌相关知识的全民教育提供参考。

一、前列腺癌相关知识教育及筛查现状

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进行重点人群的前列腺癌科普宣教,促进癌症早期筛查都是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办法。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前列腺癌高发地区),居民对于前列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却不容乐观[8-9]。有文献指出,正是由于对前列腺癌缺乏必要的认知,或者缺乏对现有筛查方法的了解,导致黑人男性不会主动寻求前列腺方面的医疗护理,这是引起该群体生存率低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10]。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几项前列腺癌认知调查结果也并不令人满意。一项在欧洲和美国进行的前列腺癌认知国际调查[11]以及一项在日本进行的研究[12]表明,普通人群对前列腺癌普遍缺乏认识,对于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甚至一无所知。除此之外,有研究者还对文化素质较高、知识贮备较广的年轻学生人群进行了前列腺癌相关知识的调查[13]。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前列腺的解剖和生理学了解甚少,而且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限制了参与前列腺癌治疗的决定。在我国,居民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情况也不容乐观。朱刚等[14]在全国17个城市对483例男性进行了前列腺癌及其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对于民众前列腺癌知识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较大漏洞,亟需采取积极行动来改善公众对于前列腺癌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的局面。2016年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中国一/二线城市居民前列腺癌认知水平”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对前列腺癌具有基本认知的人群比例不及三成[15]。以上数据说明,要想解决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偏高的问题,第一步就是进行广泛的社区居民癌症认知教育,改变公众对于前列腺癌所知甚少的局面,从而促进癌症的早期筛查。

二、常用的社区教育方法

目前全球各国常用的癌症重点人群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社区健康讲座、癌症知识宣教手册、报纸、电视、邮件、短信等[16-18]。针对不同的宣教人群,采用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能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有研究表明,患者喜欢接受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使用其偏好的方法和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19-20]。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尤其是识字率较低的人群来说,常规的教育手册、印刷传媒等方法往往对传播前列腺癌知识效果并不理想[21]。对于他们而言,教育视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研究者发现教育视频对于健康素养低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尤其有用[22],可以显著提高这些人群对癌症相关术语的理解[23],并且受到患者的喜爱[24-25]。同时,短视频还可通过社交媒体共享,将其覆盖范围扩展到可能在社交环境中看到它的人[26]。除了传统的教育传播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种网络辅助教育、社交媒体以及教育APP等也在癌症知识的普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纸质教育材料相比,基于网络的模式更容易被人们所获取,而且其效果没有显著差异[9,27]。

利用家庭结构进行健康教育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的教育方式。在美国,联邦机构常鼓励人们利用家庭聚会等机会来传播有关家庭癌症风险和其他重要健康信息,而且越来越多的健康传播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家庭结构来宣传关于健康风险和预防的知识[13]。在家庭成员中,配偶常常在男性的前列腺癌防治与教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可有效督促其丈夫进行常规初级保健探访和筛查活动[4],并且还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对于癌症的恐惧[28]。除此之外,女性角色还可以对家庭中的男性儿童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降低男性的相关死亡率[8]。

由于我国对居民开展前列腺癌知识教育起步较晚且还不成熟,目前常用的癌症知识教育方法还是以传统传媒为主。根据朱刚等[14]进行的中国城市男性前列腺癌认知水平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常见的获取有关前列腺癌知识的途径是媒体(报纸、电视等)占43.3%,25.2%来源于就诊医生,而通过宣传册获得前列腺癌知识的只有10.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社区居民癌症宣传教育方面确实与西方国家存在着不小差距,目前亟需加强癌症知识宣教力度,并开发多种教育方式如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派发宣传手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

三、影响前列腺癌筛查及相关知识教育的因素

尽管前列腺癌健康教育与早期筛查能够有效降低居民前列腺癌死亡率,但由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等原因,许多人还是无法做到主动接受必要的前列腺癌筛查和有效获取相关的癌症健康知识。

1.教育水平:多项研究表明,在前列腺癌相关知识的教育和筛查活动中,教育水平显著影响着人群对前列腺癌的认知[29-32]。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往往由于识字率低、理解能力有限等,而无法准确理解宣教活动中的健康信息,导致对前列腺癌缺乏基础认识,甚至以为前列腺癌是不治之症。这其实恰恰就是人们对于前列腺癌筛查表示抗拒和焦虑的根本原因。芬兰的一项随机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33],研究者发现在前列腺癌患者中,教育水平与早期筛查率、疾病诊断的时期和疾病生存率相关。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比文化水平不高的男性更有可能接受早期前列腺癌筛查和根治性治疗,并且癌症的诊断阶段也更早,死亡率更低。这说明教育水平的高低确实显著影响着人群对于疾病的意识和认知。同时,人群的疾病意识、态度和信念又在前列腺癌筛查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9]。因此,要想显著提高人群的癌症早期筛查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应该是我们健康宣教的重点对象。

2.对医疗系统信任度:一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由于与医疗保健提供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对医疗系统产生了偏见和不信任[29]。当下获取前列腺癌相关知识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且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普通民众极易受其误导从而进一步加重对于医疗系统的不信任。因此,对于这类人群,通过以他们信任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34]。有研究发现,在黑人群体中,他们更愿意从熟悉的成员或途径获得关于前列腺癌的知识信息[20],除此之外,社区带瘤生存者也是值得信赖的健康知识宣教者[35]。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36],带瘤者可有效提高教育推广计划的成功率,并且被视为可靠和令人信服的信息来源,可以被普通人群轻易接受和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带瘤者通过讲述他们的生活经历并用个人观点鼓励人群,可能在情感层面上更能与群众建立联系,从而使群众对其信服[35]。这提醒我们使用患者更为信赖的健康教育方式常常能让更多的人主动接受前列腺癌知识,消除不必要的偏见和抵触情绪。

3.经济能力和地域限制:对于部分男性来说,经济困难是限制他们获取前列腺癌筛查和治疗的最大障碍。不少研究指出,经济收入低下的男性往往由于经济原因而不愿接受前列腺癌的筛查[16,37]。经济水平已成为限制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偏远的地域因素也限制了男性获取前列腺癌的筛查。这在一些医疗资源有限、地理环境恶劣的地方比较常见。相比于大城市的强大医疗系统,这些地方往往缺乏足够的人手和设备,只能提供有限的医疗支持和健康教育,居民获得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的机会有限[4,38]。对于这种困境,不受地域限制的网络医疗服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4.卫生系统与政策的障碍:目前在多数国家,虽然早期筛查所需的设施等齐全,但缺乏鼓励和帮助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计划,同时卫生系统也没有为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机会[16,39-40]。在许多国家,当地的卫生部门并不重视疾病的早期预防,没能有效利用公共卫生信息进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41]。除此之外,不够完备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制约了人们主动接受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多项研究指出,缺乏医疗保险可能同样也是导致男性早期筛查率较低的因素之一[5,42]。在我国,社区居民的疾病筛查与健康教育等工作大多数是由工作在一线、与居民朝夕相处的全科医生来完成的。然而,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机构设备条件有限、全科医生人手不足、医务人员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对居民前列腺癌筛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进展缓慢[43]。

四、未来与展望

随着全球患癌人数的不断增加,我们可以断言未来各国将越来越重视癌症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和癌症的早期筛查势必将成为疾病防控的常态。当前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未来利用社区教育等手段实现前列腺癌的早期防治提供有用的参考。例如当前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仍较缺乏健康教育资源,未来我们可以加大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同时促进农村与健康教育机构(医院、学校等)建立稳固的合作帮扶关系,针对农村特点定期开展癌症知识宣教活动,改善健康教育不均衡的现状。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机构建议利用家庭结构(尤其是配偶)进行健康宣教,未来我们可以加强女性角色的前列腺癌知识教育,构建以患者为中心、家庭成员为支持导向的基层健康教育网络,促使男性行为改变。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未来也将更多样、更规范。成为人们获取健康信息新选择的各种社交媒体和教育APP在未来也将被更好的监管,在保证其教育信息准确性和广度的同时,兼顾人群的特性和文化敏感性。在教育内容方面,我们可以在尽可能传递健康知识的同时减少一些专业术语的使用,多用些通俗易懂的话语和包容性的谈话与居民进行沟通,让更多的人了解癌症相关知识。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承担着社区居民主要疾病筛查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全科医生未来势必将成为我国基层疾病防控网络的重要一员。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社区卫生资源的投入,扩大全科医生队伍并提高其业务水平,以达到普及居民健康知识、促进癌症早期筛查的最终目的,从而降低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正如2021版前列腺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所提到的[44],以医疗机构和社区合作进行筛查活动为核心的社区服务站模式、建立区域前列腺癌筛查基地的筛查基地模式以及资质医院开展前列腺癌筛查门诊的筛查门诊模式都将是我们未来摸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筛查人群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50岁以上男性应做前列腺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