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校“课堂低头族”现象及应对策略

2022-11-22胡守琴

山西青年 2022年13期
关键词:低头院校高职

胡守琴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1110

教育部在2021年春季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区全面推进落实《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尤其应该加强手机管理,避免学生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充分发挥教育课堂“主阵地”地位,缓解学生“手机焦虑”。基于此,文章展开以下分析,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课堂低头族”现象加以整治,以此提高教学实效性,着力打造“无手机课堂”。

一、“课堂低头族”的概念解读

“课堂低头族”(Mobile phone overuse classroom)就是指在日常教学课堂上,学生手机不离手,对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将目光放置教学内容上,不论讲台上老师如何口若悬河,学生依然戒不掉“手机依赖症”,因此也被称为“低头族”“手机控”。

二、智能手机对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手机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通讯工具,已经实现迅速普及,并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喜爱,在高职校园中应用性更为广泛,可以丰富学生生活。例如,高职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获取最新消息,通过智能查询、智能拍题、智能搜索、智能阅读等,提高学习效果,尤其在当前,远程教学、课程直播、线上线下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逐渐走入人们视野,高职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让教师来解答难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突破阅读和学习的空间、时间限制,有利于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推进。

(二)消极影响

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也应该注意到,手机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对其生活和学业产生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手机网络化”不断推进,在满足学生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分散了学生一部分注意力。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抬头率不高,不能集中注意教师授课内容,多数自律性较差的学生陷入了“低头族”的怪圈,打破校园正常学习秩序,降低听课效率,极其容易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感。其次,智能手机在资源获取方面既方便又快捷,网络上富含更多的学习资源,因此部分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惰性心理。尤其在写作、课外阅读等方面,容易引发抄袭行为,部分学生会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阻碍其思维发展能力,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爱学习,更加愿意享受网上信息共享带来的便利,而不是忙于实践调研,随堂练习和测试多数由“复制粘贴”来完成。

三、高职院校“课堂低头族”现状和原因

为了分析高职院校“课堂低头族”出现的现状和原因,文章以A地区某学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这两个维度,总结该现状的主要课堂表现和低头族成因。具体如下:

(一)现状

1.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讲,该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发生率较为普遍[1]。一般来讲,高职院校每节课约为40分钟到45分钟左右,课间休息十分钟,但是在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观察时发现,接近2/3的学生在40~45分钟之内,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与课堂无关的玩手机行为,轻则3~5分钟,重则半个小时,甚至有某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几乎绝缘,“低头”时间在40分钟左右,并且该种现象愈演愈烈。致使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出现极大的浪费,高职院校隐形逃课已经成为多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2.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来讲,高职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具有想要认真听课的意愿,但是由于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不新颖等多种原因,导致自身无法真正融入授课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课堂知识的兴趣程度降低,出现明显的隐形逃课行为。因此违背“初心”,更加愿意将精力放在手机上,课堂抬头率不高,久而久之,很多课程内容学生听不懂,跟不上,之后更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下降,造成学习的恶性循环。

(2)部分学生会存在选择性听课现象。对于专业课、实践操作课、理论课等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学生更加愿意采用积极的态度,尽量跟随教师授课思路,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或者是对自身较为感兴趣的课程,听课意愿较强。但是对于部分心理健康课、思修课、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公共课程,听课态度较为消极;再加之该类课程都是“大班”授课,学生更愿意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课堂低头族”现象具有一定传播性和辐散性。

(3)部分差生和后进生“无心向学”,在高职阶段不能找到未来就业目标和工作方向,因此听课态度较为消极,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这一部分学生也是课堂低头族的“重灾区”,普遍存在隐形逃课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对教育资源产生极大浪费。

(二)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以上课堂玩手机现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方面。教师对课堂低头族现象的约束力度不大,不能对学生低头玩手机的行为采取严格措施,加大了课堂低头族出现的可能性。因此学生课堂出勤率虽然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但是从课堂听课表现来看,学生的实际出勤率可能低于50%,因此隐形逃课现象层出不穷,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2.教师方面。部分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不能及时更新,或者在日常授课中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2]。教学难度和学生接受能力不匹配,对于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授课内容过于简单,不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如果讲述拔高类题目和知识点,可能导致差生和后进生“吃不透”“啃不下”,内容偏难,学习动力不足。

3.评价方面。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例如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多数采用学生成绩+及格率+网上评教等方式,对于学生的荣誉评价(例如校级三好学生、省级三好学生、奖学金、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对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视度不足,课堂出勤率、听课师生互动等情况在评比指标中的权重占比不高,学生在课堂玩手机这一行为需要付出的成本过低。

4.学生方面。部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听课效能低下,主动学习的欲望不足,并且存在偏颇的听课价值导向,认为有些课程或者有些教学内容对自身今后发展作用不大,学习观过于功利,因此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高职院校对于课堂低头族现象的管理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教师应该针对当前课堂低头族行为,采取必要措施,完善教学制度,优化课程设置,减少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发生率,在必要时,应该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讲,高职教育并不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更加重视的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型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降低学生隐形逃课行为。例如,针对不同学生学习基础,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案,利用三级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类,采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对后进生和差生讲述基础类、概念类知识,并且及时提问,抽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了解程度,夯实理论;对于中等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利用小组讨论方法,围绕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学习兴趣,减少玩手机的行为;对于优等生,可以让其承担小组长职责,分布小组成员任务,并且对小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督促,让小组长充当教师的好帮手,减小教师授课和课堂管理压力。

通过该种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教学内容中,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规划授课安排,降低高职学生学习难度,对于新兴课程应该及时补充,与信息化教学和当前职业应用技术所接轨,将前卫的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领略到课堂魅力。同时高职院校管理层也应该注意到,还应该完善教学制度,树立各种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让任课教师管理有据、有章可循,使得高职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课堂玩手机行为是否符合课堂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管理。

(二)加强课堂管理,转化学生态度

高职院校还应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必须遵循院校管理相关规定,整肃课堂纪律,对当前课堂低头族现象进行提醒和制止,各科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权责和义务,落实学校相应管理规定,加强课堂管理,避免玩手机现象对学生学业和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提高执教能力,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道德水平,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确定教学目标,主动调整教学风格,增强课堂驾驭能力,尽量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爱玩手机这一特点,结合当下互联网教学新思路,创新授课方法,利用网络微课、慕课等多种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玩手机的行为变成学习的有效途径,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远离隐形逃课行为,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抵触情绪。教师还应该将案例式教学法、导向式教学法、微课、慕课、远程直播、线上线下教学等多种方法相融合,规避传统压迫式、强制式、单向式教学手段,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在当前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在日常授课中引导学生考取电算化证书、计算机证书和其他专业证书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微课,延伸课堂内容,转变学生学习状态。以此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专业技能为抓手,将手机APP和教学内容相连接,以此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到利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成就感,最终通向职业发展之路。

(三)完善评价机制,重建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还应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考核体系[3]。一般来讲,高职院校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多为量化考核方式,例如课堂出勤率、纸笔测验、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情况等。但是在最终总成绩计算时,难以将学生课堂表现行为纳入考核体系中,现有学生评价指标不完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重视课堂表现,改不掉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因。在今后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监控设备和日常考察,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定,分析学生抬头率和低头率,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重建考核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辅导员、班主任教师、课任老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负责人。高职院校管理者不定期指派专业人员对课堂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通过班外巡逻、进班听讲等多种方式,考核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如果发现玩手机、课堂睡觉等行为,应该对学生进行严肃处理,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不良学习行为进行制止和提醒,也应该对教师进行严肃处理,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树立规则理念,养成纪律意识,通过以上方法,有效抑制课堂低头族现象。

(四)树立学习目标,养成学习习惯

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一问题,高职教师应该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握正确学习方法,提前预习,主动复习,整理本节课授课内容,尤其是难点、重点问题,强化学生参与度,必须创建互动式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将书本内容和岗位技能相结合,以此去掉学生懒散的不良学习态度,讲述今后工作实际,或者将本专业的就业率、热门岗位和基本薪资统计成图表,发布到教学平台中,引导学生利用手机APP查询相关就业前景,结合当前职业发展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以此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认识到提高个人技能、夯实理论基础的重要性,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降低课堂玩手机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课堂上,学生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调整教学风格,考核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对玩手机行为及时提醒和制止,以此降低课堂低头族现象发生率。

猜你喜欢

低头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抬头看书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低头族”克星
新闻眼:低头的意义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