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研究

2022-11-22李红梅

山西青年 2022年13期
关键词:焦点效能志愿

李红梅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在知网搜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关键词,会发现很多相关研究的文章,但是聚焦于实践志愿服务主体也就是大学生却不多,对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服务的心理感受、困惑解答以及个性化需求等更是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如何能够使大学生志愿者一方面为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面又能在服务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并正向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关系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养提升。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焦点解决取向的理念与架构,深入探讨给予焦点解决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提升路径。

一、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研究发现的,指的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行为活动的信念。它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在某一水平上完成这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人们总是从事那些自己感觉能够胜任或者对之有信心的活动,尽量避免去做那些自己没有信心的事情,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作出行为选择和正在行动的过程。

自我效能感通常受以下四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直接性经验。直接性经验来自个人的亲身体验,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则会降低。同时,良好的人格、后天的培养和周围的环境作用能够帮助人创建并维持比较稳固的自我效能感,使其不会因为一时失败而降低,也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得以提高。

第二,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就是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行为所获得的结果,继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和判断。替代性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言语劝说。言语劝说即运用语言来改变人们的认知,继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言语劝说简便易行,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试图去影响改变别人,但由于其缺少个人经验基础,所以形成的自我效能感缺乏牢固性。

第四,其他因素。自我效能感还受情绪、个人性格、自控能力、知识和技能水平、自尊、自信心、环境、他人期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个充满自信与自尊的人,其自我效能感水平就相对会高一些,环境融洽、他人支持能够推动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及提高。

以上这些因素是自我效能感的普遍的影响因素,具体到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有文献做了一些研究。张琰、李国琼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很多实际表现,诸如人们对活动的具体选择和坚持情况、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同时,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和实际客观情境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本文中,直接性经验主要是大学生从之前所参与的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中的服务成果和收获成长;替代性经验是大学生志愿者观察其他从大型赛会中受益的志愿者和他们的服务成果,从而影响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个人之前的成败经验指大学生之前所参加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状况,包括大学生的服务成果、收获感受等[1]。陈美玲、蔡霞、张金梅等在对医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的研究发现,影响医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有两个: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次数,可解释总变异的35.6%。学业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医学学生,在志愿服务面临一些问题时,不但可以调整自我状态和开展自我纠正行动,还会促进志愿活动的持续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次数为3次或4次较为合适[2]。高志利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的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一端和高的一端,这两类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均分较高。同时,大学生在实际志愿服务中所体会到的快乐感,以及志愿者本人是否是应届毕业生即将面临就业的情况,也明显的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大学生志愿者选择“面临就业”组自我效能感均分(26.24±0.418)与没有面临“就业”组(24.20±0.684)两组均值比较有差异(P〈0.01)。可见就业问题对其自我效能感影响也较大[3]。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不仅受到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等一般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业自我效能感、参与服务的次数、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到的快乐感以及本人是否面临就业等与大学生群体息息相关的因素影响,后者母亲受教育水平、本人是否面临就业这两个是比较客观的数据,无法通过主观努力而改变。

二、焦点解决模式何以可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临床实务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咨询技术。该技术现在应用于学校、社区、监狱、医院等很多领域,形成了焦点解决模式的学校、社区、医院等。焦点解决模式采取和他人合作的方式,相信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通过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对话,挖掘人们身上已有的成功经验、好的例外、拥有的资源和力量,人们不断地形成自己的解决之道并付诸行动开启改变之旅[4]。

在直接性经验因素上,焦点解决特别注重挖掘当事人过往的成功经验,继而引导当事人看到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力量,在赋能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升。

在替代性经验因素上,焦点解决不会局限于当事人本人的想法和行为,它尊重当事人的生活脉络,在此基础上通过关系问句等方式让其看到别人的做法、重视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等。

言语劝说层面,焦点解决并非简单说教,它一般通过倾听与理解、形塑、代表性问句等方式让当事人自己发现已有的力量并发展出解决之道,这个过程无形中就会提升自我效能感。

由于焦点解决通过赞美、代表性问句等方式对当事人进行赋能,所以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会有所上升,同时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感也会增强,因为他/她在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付出,也感受到了自尊感、自信和胜任力。

三、焦点解决模式下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提升的路径

焦点解决模式下大学生志愿者自我效能感提升可以从个人和团体两个层面来说。

(一)个人层面,可以试着做以下几个角色

1.尊重的实践者

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志愿者尊重并接纳自己对于他人、世界和事情的看法和感受,认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状况,而所做的选择一定有其道理和原因,当然接纳并不等于认同和支持。同时,尊重每一个志愿服务对象的独特性,认为每个服务对象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采取未知、好奇、欣赏的态度去了解他人,关注什么对于自己来说是重要的、想要的。

2.目标的引领者

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志愿者并不是不在乎问题,但是更在乎的是通过显现出来的问题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秉承着“人是人,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他们的问题”“问题的背后是目标”“抱怨的背后是期待”“思考问题会产生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会产生解决方案”等信念与团队成员和服务对象对话,坚持由自身的立场出发,确认出自己对志愿服务的目标和期待,并使愿景目标与现在的学习生活产生联结[5]。

3.资源的发掘者

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志愿者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其生命的专家,拥有资源与力量来帮助自己,同时很多时候服务对象是带着解答与资源而来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答案、拥有资源。志愿者通过引导服务对象看到来谈问题只是“暂时”让他们卡住或困扰,而来谈问题以外的其他部分,他们是足以应付的,同时自己面对问题并非毫无作为而是已经有所作为,在问题以外的例外部分和已做的所为中找到哪怕一点点的成功之处和背后所显示出来的资源和优势。

4.赞美的应用者

为协助大学生志愿者解决自己的问题,焦点解决模式下大学生会通过赞美技巧让他们看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己身上的优点、资源和已有的成功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自尊感,同时也会对遇到的问题或所处的情境有了新的理解或视角,这将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之道。大学生志愿者在应用赞美技术时,不仅会直接赞美,还会通过间接赞美或者学生自我赞美来对自我进行肯定,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意识化与强化自己的优势。

5.改变的推动者

焦点解决取向的大学生志愿者相信小改变会带来大改变,也就是会产生滚雪球效应,TA会带着学生积极探究一些已发生的细微变化,协助学生看到这些变化、回顾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能量,一方面让改变意识化,强化进展的再发生,从而促进大改变的发生。

(二)团体层面,团体领导者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利用奇迹问句或者假设问句挖掘、统一大学生志愿者的共同愿景和期待

大学生志愿者一般都归属于某一个团体,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因为某一个大型活动而聚集到一起,作为团体领导者不管在团队成立初期还是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可以借用焦点解决的奇迹问句或假设问句了解志愿者对团体、自己和活动的期待。例如通过诸如“你期待的团队是什么样子?”“当你离开团队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有怎样的改变会觉得当初加入这个志愿者团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次的活动,你期待自己有什么样的表现,能具体说一两点吗?”等,这样引导可挖掘大学生志愿者心中真正所想的,而团体的愿景和期待其实也能包含甚至融合每个个体的期待。

2.利用例外问句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看到自己已有的成功之处

很多加入青协或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本身心理力量稍弱,通过助人的过程自己也会得到很多的成长,但是也会遇到难以迈出第一步或者当遇到困难问题时畏缩不前的状态,这个时候团体领导人可以通过焦点解决的例外问句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已有的成功之处、资源、优势和力量。例如,“在过去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你是如何帮助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的?”“我观察到,之前的某个活动你做得很好,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对你现在遇到的困难有什么启发吗?”这样的一些问句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看到自身的力量,因为解决办法是蕴藏在自身和过去经历中的,可以很大地提升自我效能感。

3.借助一小步行动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执行力

有效的行动可以提升自信、胜任感,继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团体领导者可以使用评量问句和一小步行动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将想法转化为行动,而且评量问句可以让志愿者看到自己身上已做到之处,大大提升自信。例如,可以问“如果你期待的问题解决之后的样子是10分,1分代表相反的样子,你觉得现在是几分了?是因为已经做了什么使得你打这个分数而不是更低。”“如果在现在的分数上提高1分,你应对这个事情时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或者做法?”“需要发生什么,才能使你现在的分数提高1分,仅仅是1分”“如果是你的队友遇到类似的情况,TA会怎么做”。这样的焦点式问句没有追究问题如何发生的、个人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而是把眼光放在大学生志愿者已经做到的部分以及如何做到的,这样的视角可以让志愿者注意到自己已为、能为的部分,从而有信心、力量和能力去思考如何应对现在遇到的困境。

由此可以看出,焦点解决模式下的大学生志愿者团体为志愿者们营造了一个温暖、安全、放心的环境和工作氛围,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可以减少志愿者的内在焦虑、害怕,而是将更多的心理能量放在探索自己已有的资源、力量和成功之处,从而如何更好地去解决现在所遇的困难和问题,而困境得以解决又会反过来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信,继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猜你喜欢

焦点效能志愿
以志愿,致青春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焦点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地方机构改革“+”与“-”——减的是机构,加的是效能
“两会”焦点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