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管理专家建议

2022-11-2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咽痛甲亢医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

以奥密克戎(Omicron)为主要流行株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出现。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甲状腺疾病患者更易感染新冠或发生更严重新冠肺炎。但在应激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如伴发新冠感染,可能加重其原发病,甚至引起甲亢危象[1]。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通常需要在门诊长期治疗,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实验室检查是患者病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在疫情期间,为配合疫情管控措施,部分患者无法及时至门诊复诊。本文为疫情特殊时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处理提供了专家建议。

疫情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就诊方式

鼓励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互联网门诊接诊医师也应鉴别患者的病情,发现需要至医院就诊的患者,应协助这类患者至门诊或急诊就诊。内分泌科医师可与封控区的社区医师联络,为患者提供建议和指导支持。

当甲状腺疾病患者出现了疑似甲亢危象症状(高热、快室率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黄疸、精神异常)、可疑严重甲减表现(体温过低、畏寒乏力、嗜睡、浮肿、少尿)、可疑低钾血症表现(心悸、四肢软瘫、肌无力)、新发甲状腺眼病或眼病恶化、甲状腺肿大引起阻塞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相关表现(咽痛、发热、全身皮疹、关节疼痛、黄染)或出现其他病情恶化表现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及时到医院诊治。

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一般建议

甲亢患者需重视戒烟,特别是疫情时期,尽可能降低甲状腺眼病进展的风险[2]。鼓励患者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均衡饮食,保障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患者在甲亢治疗期间仍需忌碘。甲亢未控制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而甲减患者则需适碘饮食,注意保暖,在居家期间仍应进行适当的室内运动;合并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则需结合其自身情况,避免剧烈活动。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建议每月定期自行记录静息心率、体温、体重、排便次数、手颤、胃纳、乏力、尿量、畏寒等情况;合并眼征和胫前黏液性水肿的患者还需拍照记录。同时,应嘱咐其及时识别提示病情严重的症状及体征变化,比如有无新发声嘶、眼征变化(尤其是视力)、发热、咽痛、黄疸等。如患者确需外出就医,应提前关注拟就诊医院的门急诊信息,在严格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就近就医。

甲亢管理

甲亢患者应继续治疗,医师需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调整抗甲状腺药物 (anti-thyroid drug,ATD)剂量。

一、初治期

启动治疗后,患者需每2~4 周复诊1 次,主要监测其应用ATD 后的不良反应[3]。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状(咽痛、口腔溃疡、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可能与新冠感染的症状(发热、新发连续咳嗽和流感样症状)重叠,而新冠感染导致的结膜炎也可能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体征混淆。若患者出现以上表现,则建议①及时就近就诊,完善实验室检查,医师根据检查结果调整ATD 和决定下一次随访时间;②建议向所有开始ATD 治疗的患者告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的风险及就医指导;③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在用药初期出现咽痛、发热者,应当首先考虑开展新冠抗原自测或核酸检查,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尽快就诊。在未得到明确的血常规报告前,建议患者暂停ATD 治疗,并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医疗咨询和来院就诊,以明确病因。需要注意的是,对甲亢患者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至关重要[4]。

二、药物减量和维持期

甲亢患者的药物调整间隔一般为2~3 个月,当患者不能及时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测时,建议在互联网门诊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心率、体温、血压、食欲等情况决定其ATD 的剂量或提示可维持原剂量,如有非预期的病情变化,患者应及时就医。

三、接受131I 治疗的甲亢患者

对于疫情开始前数月内接受过131I 治疗的甲亢患者,如果出现畏寒嗜睡、水肿等提示甲减的症状,建议尽可能就诊,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同时,患者应当注意保暖,避免应激、感染、寒冷等诱发甲减危象的因素。

甲减管理

疫情期间甲减的诊断和治疗无特殊变化[5],建议患者继续接受相同形式和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疫情期间,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可能比较困难,但当患者感觉明显不适(如出现畏寒、乏力、情绪低落、便秘和浮肿等甲减相关症状或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甲亢表现)时,提示药物剂量需要调整,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猜你喜欢

咽痛甲亢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师节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
甲亢妇女能怀孕吗
老年人的“甲亢”
喉咙痛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