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稻N两优769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2-11-22吴娟娟邱慧明周仕全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阳南平市口镇

吴娟娟,邱慧明,周仕全,邱 壑,黄 薇,江 婷

(1.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南平 354200;2.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南平 354200)

南平市建阳区和武夷山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介于北纬 27°06′~ 28°04′,东经 117°31′~118°38′。阳光水源充足,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适宜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素有“闽北粮仓”的称号。N两优76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与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利用母本N15S×父本南恢769育成的晚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米质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NY/T 593-2013)一等,兼具抗稻瘟病、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10045)。2020年、2021年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先后引进N两优769种植,表现产量高、分蘖能力强、米质优良和适应性好。总结了N两优769在建阳区和武夷山市等地的主要种植表现和栽培要点。

1 产量表现

2017—2018年N两优769在武夷山、建阳、邵武、建瓯、浦城等5个筛选试验田品比试验,结果表明:2 a平均产量分别为8 191.8 kg/hm2、8 545.5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7.40%、5.33%,田间种植表现分蘖力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征特性。

2020年引进N两优769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作晚稻种植,种植面积0.5 hm2,实割平均产量9 022.5 kg/hm2;同年在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作晚稻种植,种植面积0.8 hm2,实割平均产量9 220.5 kg/hm2,比当地优质稻主栽品种桃湘优莉晶增产10.68%。2021年继续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作晚稻种植,种植面积0.72 hm2,实割平均产量9 106.5 kg/hm2;在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作晚稻种植,种植面积1.07 hm2,实割平均产量9 193.7 kg/hm2,比当地优质稻主栽品种桃湘优莉晶增产9.16%。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N两优769根系发达,种植表现群体整齐,分蘖集中,植株清秀,熟期转色好,有效穗多,丰产稳产。2020—2021年在建阳市和武夷山市试种,主要农艺性状田间表现为:有效穗数273.75万/hm2,穗长25.19 cm,株高117.24 cm,穗粒数155.92粒,千粒重25.43 g,结实率82.67%。

2.2 生育期

N两优769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作晚稻种植,2020年全生育期129.8 d,比对照宜优673迟熟0.9 d;2021年全生育期130.7 d,比对照宜优673迟熟1.3 d;2 a平均全生育期130.3 d左右,比对照品种宜优673迟熟1.1 d。

2.3 抗性

2017年和2018年N两优769在建阳麻沙和上杭茶地开展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鉴定结果为抗(R)稻瘟病。2020—2021年在建阳区莒口镇后山村、武夷山市岚谷乡吴屯村引种试种过程中苗期未见叶瘟,后期未见穗颈瘟;纹枯病、白叶枯病仅零星发生,并且表现出抗倒伏性、熟期整体转色好,适应力强等特点。

2.4 稻米品质

N两优769经加工适口性好,米饭柔软、有光泽,煮稀饭、干饭皆宜,适合城镇居民口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精米率70.3%,糙米率81.1%,整精米率63.3%,透明度1级,垩白粒率6%,垩白度0.9%,胶稠度70 mm,碱消值7.0级,直链淀粉含量17.3%,长宽比3.2,粒长6.8 mm,米质达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1]。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

N两优769在南平市建阳、武夷山作晚稻播种,适宜在6月中旬前播种,以湿润育秧的灌溉水模式,水稻移栽秧龄最好是25~28 d最佳,一般不超过30 d。秧田播种量在225 kg/hm2左右,大田用种量11.25~15.00 kg/hm2,直播稻用种量22.5~30.0 kg/hm2。秧田底肥可混施尿素180 kg/hm2,钙镁磷肥600 kg/hm2,氯化钾120 kg/hm2,均匀施肥后机耕犁田,泥土沉实后播种;1叶1心期施用“断奶肥”尿素90 kg/hm2,氯化钾90 kg/hm2;秧田2叶期后晴天浅水促苗,雨天深水护苗,雨后排水保苗,干湿交替促成苗;3叶期后再灌水育秧,注意通风炼苗;为防治稻水象甲与螟虫等病虫害,移栽前3~5 d以112.5 kg/hm2施送嫁肥复合肥(N-P2O5-K2O=16-16-16)喷施农药,秧苗带药下田。同时应注意预防秧田的鼠、鸟危害。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适时移栽有利于早分蘖多分蘖,还可以延长营养生长期,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形成大穗。N两优769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栽植株行距19.8 cm×19.8 cm,丛插1~2粒谷,基本苗90万~120万/hm2,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栽插时注意四个要点“匀、直、浅、稳”,“匀”是整齐均匀有利于通风透光;“直”是苗正,有利于返青;“浅”是指浅插(2~3 cm),争取足苗大穗;“稳”是指确保不倒苗,不浮苗。

3.3 科学水肥管理

施肥要求平衡施肥,施足基肥夺高产,早施追肥分蘖肥利于植株早生分蘖,中期补肥攻穗,后期酌情施尾肥,适当加大钾肥施用量。达到足穗、大穗、高结实率、籽粒饱满、产量高、品质优的目的。一般施纯氮150 kg/hm2,N、P2O5、K2O比例为1∶0.7∶1.0,基肥、追肥、穗肥施用量比例为5∶4∶1。基肥使用有机肥与磷肥相结合,耙田前施有机肥,二次耙田后施基肥;叶龄4.5叶开始移栽,7 d后施追肥氯化钾75 kg/hm2和尿素75 kg/hm2;移栽后30 d施穗肥复合肥(N-P2O5-K2O=18-18-18)150 kg/hm2。

水分管理方面,移栽后薄水浅栽有利于秧苗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促进植株的生长分蘖,有效穗达240万/hm2时,够苗搁田,促进根系发育,烤田14 d后复水灌溉,抽穗扬花期间保持浅薄的水层,灌浆期间以湿润为主,黄熟期干湿间隙灌溉,达到促灌浆增粒重的目的,N两优769灌浆期稍长,收获前7~8 d断水,有利于提高籽粒的饱满度和成熟度,起到增产提质的效果。

3.4 病虫害防治

闽北地区病虫害防治要从综合效益出发,遵从系统防治的原则,将管理栽培与病虫草害防治有机结合。强化田间调查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预报、早防治。生物防治:赤眼蜂生物防治,稻田翻耕灌水灭蛹,田埂边种植香根草或波斯菊等诱杀螟虫。物理防治:投放引诱剂、装设紫外线杀虫灯等。化学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秧田期注重防治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稻蓟马等;本田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虫害以及细条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 mL/hm2加水450 kg喷雾防治;防治稻飞虱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加水450 kg喷雾防治,若遇上若虫盛发期,对准水稻茎基部喷施防治效果更好;防治纹枯病选用5%井岗霉素水剂75~112.5 mL/hm2或30%爱苗乳油225~300 mL/hm2加水450 kg喷雾;防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用20%噻唑锌悬浮剂1 875 mL/hm2加水750 kg喷雾。重点抓住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期,达到用药少、效果好的目的,从而提高稻米产量与品质。

3.5 适时收获

N两优769在武夷山市、建阳区种植表现熟期转色好,为提高稻谷出米率和品质,宜在稻穗90%变黄,手捏穗粒不变形时,立即抢晴收割。适时收获可以有效提高整精米率。收获过早易导致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低,使得稻谷产量下降。收获过晚,稻谷中的水分含量则下降,稻谷爆腰率增高,稻谷整精米降低,外观品质和适口性下降。机械收割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收获后稻谷水分含量较高,应及时翻晒或烘干,翻晒或烘干至稻谷含水量在14.5%以下,适宜稻谷安全贮藏。

猜你喜欢

建阳南平市口镇
电场作用下微细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性能
明末清初建阳刻书家余应虬生平述略
幼小携手 感悟成长
郑欣悦作品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人参果 脱贫果
建阳水仙茶 天然兰花香
我的“七岁妈妈”
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学生书法作品展
天柱县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赴远口镇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