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聚两优2185烟后茬高产制种技术

2022-11-22廖留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父本母本稻飞虱

廖留英

(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12)

聚两优218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用抗稻瘟病温敏核不育系RGD7S与福恢2185配组育成的优质、抗病、高产、耐热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10126)[1]。聚两优2185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8 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0.4 d,2 a区试平均产量9.45 t/hm2,有效穗数231万/hm2,株高126.5 cm,穗长25.3 cm,每穗总粒数186.4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9.7 g。表现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抽穗期耐热性较强,后期转色好等特点。

2021年福建亚丰种业有限公司在邵武市肖家坊镇孙家村建立3.33 hm2聚两优2185烟后茬高产制种示范片,平均产量2.98 t/hm2,最高3.33 t/hm2,达到预期示范效果。现将聚两优2185在邵武市烟后茬制种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不育系 RGD7S特征特性

RGD7S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温敏核不育系GD-7S为受体,以含有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1和Pi-2的BL122为供体,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Pi-1、Pi-2两个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导入受体亲本GD-7S中,育成了含2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纯合改良不育株系[2]。

RGD7S不育系株叶形态好,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花粉败育类型为无或少花粉型,育性转化起点温度在23.5℃左右,在云南保山、海南繁殖产量3 t/hm2左右。在邵武市肖家坊镇孙家村塅面田烟后制种,株高68 cm左右,分蘖力较强,单株有效穗数9~12穗,剑叶长度26.5 cm左右,叶片挺直、宽窄适中,叶色浓绿,穗长21 cm左右,每穗颖花数98粒左右,开花习性较好,09:20左右始花,开花高峰期在10:00左右,开颖角度约28°左右,柱头无色,柱头外露率在72%左右,异交结实率50%~65%。

RGD7S具有稻瘟病抗性强、配合力好等特点,但种子裂颖率较高,制种不易获得高产。因此,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适宜的海拔高度建立生产基地及适宜的抽穗扬花期是获得制种高产的关键。在邵武孙家村作烟后茬制种一般安排在6月5日播种,8月30日左右始穗,播始历期86~88 d。

1.2 福恢2185特征特性

福恢2185属基本营养型晚籼恢复系。株高115~120 cm,株型集散适中,主茎总叶片数14.5~15.0叶,叶片挺直,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平均穗长25.3 cm,单穗平均着粒223.5粒,千粒重28~29 g。花时较集中,花粉量足,单穗开花3~5 d,单丛开花历时7~8 d。在邵武孙家村作烟后茬制种,播始历期为87~88 d。

2 聚两优2185烟后茬高产制种主要技术措施

2.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期

孙家村海拔高度385 m,8月28日至9月15日日平均气温25.5~26.5℃,此时湿度较适宜,RGD7S异交结实率较好,生产的种子裂颖率相对较低,种子商品质量较好,制种产量较理想。Ⅰ期父本安排6月5日播种,Ⅱ期父本6月13日播种;母本与Ⅰ期父本同时播种,Ⅰ期父本与母本均在8月30日左右始穗,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

2.2 培育多蘖壮秧

培育多蘖壮秧有利促进早生快发,提高有效穗和穗粒数。秧田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充足的田块,播种前1 d施750 kg/hm2高效复合肥(N-P2O5-K2O=18-9-18)作基肥,施后旋耕机整地,耕烂整平,使泥浆和肥料充分混和,起垅作畦,第2天播种。父母本育小水秧,母本播种量150~187.5 kg/hm2,父本播种量112.5~120 kg/hm2。父母本秧苗在1叶1心至2叶1心时放干田水,每公顷用15%可湿性多效唑粉剂1 200~1 500 g加水750~800 kg喷施,促进父母本分蘖,争取到移栽时父本带蘖5~7个,母本带蘖3~4个。父母本秧苗2叶2心时追施断奶肥,施用尿素225 kg/hm2左右;移栽前5~6 d施用送稼肥,施用尿素75 kg/hm2左右。秧田主要注意稻飞虱、卷叶螟等虫害防治。

2.3 科学确定行比,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父母本秧龄控制在28 d左右。7月3日左右父本和母本同时移栽,父本丛插2粒谷、母本丛插1~2粒谷,Ⅰ期父本丛插基本苗7~8本,Ⅱ期父本丛插基本苗5~6本;母本丛插基本苗5~6本。父母本行比采用1∶9,父本株距23.3 cm,母本株行距13.3 cm×16.7 cm,父母本行间距20 cm,父本插足基本苗35.0万/hm2左右;母本插足基本苗150万~160万/hm2。

2.4 科学管理肥水,培育高产苗架

制种田间理想的高产群体苗架父本有效穗在95万~100万/hm2、母本有效穗335万~350万/hm2,应当做好制种田的水肥管理工作。

2.4.1 合理施肥 烟后茬制种大田施肥,按照重施基肥、早施追肥、适施穗粒肥的原则,基肥、追肥、穗粒肥占比为58%~60%、28%~30%、10%~12%。重施基肥:父母本插前1~2 d施高效复合肥(N-P2O5-K2O=19-8-19,下同)750 kg/hm2作基肥;早施追肥:父母本插后5 d左右,施高效复合肥375 kg/hm2作追肥;适施穗粒肥:在父母本孕穗期,施高效复合肥150 kg/hm2作穗粒肥。

2.4.2 科学水管 水管的原则是:浅水插秧,水层护苗,薄水分蘖,晒田控苗,复水孕穗,适度水层授粉,湿润壮籽。大田够苗烤田,烤到田泥不陷脚,水稻白根跑满田即可灌水;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保持田间浅水层,停花后田间干湿交替,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收获前7 d断水,有利机收。

2.5 抓好病虫害防治

聚两优2185父母本抗稻瘟病,烟后茬制种田间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三化螟、稻粒黑粉病等。通过田间观察预测,采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病虫害。首先,亲本种子要用强氯精做好消毒;其次,在秧苗期、幼穗分化前期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等;幼穗分化期到抽穗扬花期间重点防治稻飞虱、螟虫、稻粒黑粉病等。防治螟虫、稻飞虱可选用阿维菌素等;防治黑粉病可喷施灭黑一号;分蘖后期重点防治纹枯病,可喷施井岗霉素。

2.6 及时预测与调控父母本花期进度

聚两优2185理想的父母本花期相遇是母本比父本早1~2 d始穗。父母本插后25 d左右即要剥查父母本幼穗发育进度,每隔3 d剥查1次,若出现偏差要及时调节,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方法。促就是每次每公顷喷施高浓度有机钾15包(10 mL/包),连喷2~3次,可调快3~4 d;控就是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 500 g加水750 kg 进行喷施,依不同相遇程度喷施1~2次,可延缓幼穗分化进度3~4 d。

2.7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〇”,提高异交结实率

由于聚两优2185对“九二〇”反应不敏感,需加大“九二〇”用量,为675~750 g/hm2。“九二〇”在母本抽穗4%~5%时喷施,连续喷施3次,每次用量分别为240 g/hm2左右,喷施时间以晴天早晨露水干后09:00左右为宜,每次每公顷加30包“爱苗”、15包高浓度有机钾(10 mL/包)喷施,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2.8 无人机赶花粉

选用大疆T16植保无人机,利用其多旋翼产生的下洗风力将父本推开使其花粉弹出散开,无人机飞过后父本弹回花粉呈雾状散落在母本行间均匀授粉。具有不伤父本、速度快、省时省工等特点。一般无人机飞行高度掌握在离父本1.5~2 m,前进速度稍慢些。每天10:00左右,父本进入盛花时开始赶粉,每隔35~40 min赶1次,每天赶3次左右。

2.9 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在严格隔离的前提下,做好去杂去劣是确保种子质量的关键。始穗期要坚持把田间父母本行间的早熟株、变异株、落地谷等去除;齐穗期坚持把田间父母本行间的变异株、落地谷、杂株、母本行间的散粉株去除;在赶粉结束后至收割前坚持把田间父本割除干净,不遗漏;同时,把母本行间的杂株、变异株等彻底去除干净;收割时清理干净机械用具、在贮运时写好标签装袋,严防人为和机械混杂。

猜你喜欢

父本母本稻飞虱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