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糯稻品种通粘55 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1于亚彬孟令君韩康顺金大伟牛宏伟李彦利

北方水稻 2022年2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底肥吉林省

于亚彬, 孟令君, 韩康顺, 金大伟, 牛宏伟, 李彦利*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7)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 它养活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我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1]。 从考古和文献的记载来看,水稻起源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而后传向世界各地),距今已有超过1 万年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水稻的文献是《诗经》。 当时已经对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有明确区分,“稌”即是糯稻。

糯稻(Oryza sativaL. var.GlutinosaMatsum),为禾本科(Gramineae)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的粘性变种,其颖果平滑,粒饱满,稍圆,脱壳后称糯米,又名“江米”,外观为不透明的白色,与其他稻米最主要的区别是它所含的淀粉中以支链淀粉为主,达95%~100%,因而具有粘性,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子、八宝粥、各式甜品和酿造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较高[2]。目前我国糯稻的主产区较多,吉林、湖北、安徽、湖南、江苏、黑龙江、河南、江西等地区的糯稻种植面积较大。近年来国内糯米供应压力逐渐增长,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培育新的高产、高抗的糯稻品种,已是各育种单位新的攻关方向。

1 选育经过

2004 年夏,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以稳产、抗逆性强的粘稻新品系03-6022(通粘2/粘香)为母本,以高产、稻瘟病抗性强的中熟品种通丰8 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同年秋获得F0种子55 粒。2005 年春播种,移栽15 株秧苗,秋天获得F1种子。 F2~F4(2006~2008 年)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优良单株。 F5(2008 年冬)单株海南进行加代。 F6(2009 年)参加鉴定圃试验,进行稳定性鉴定。 F7(2009 年冬)单株海南进行加代。 2010 年进行小区产比、 田间抗性鉴定及米质分析,2011~2014 年进行大区产比、 田间抗性鉴定及米质分析。2014 年品系代号为通禾14-8037。2015~2016年参加吉林省水稻糯稻组区域、生产试验,品种暂定名称通粘55。2017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稻20170037[3]。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通粘55 株高113.4 cm, 株型紧凑, 分蘖力强,剑叶上举,茎叶绿色,有效穗数24.4 万穗/667 m2。 穗长18.2 cm,半弯曲穗型,主蘖穗位整齐,平均穗粒数109.0 粒, 结实率87.4%以上。 椭圆形粒,颖及颖尖均黄色,无芒,千粒重26.3 g[4]。

2.2 生物学特性

通粘55 属于吉林省中晚熟糯稻,生育期140 d,需≥10 ℃积温2 850 ℃左右。该品种活秆成熟,产量高,适应区域广,适合机械收获。

2.3 稻米品质

依据农业部NY/T 593—2002 《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检测,通粘55 糙米率83.6%、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7.0%、粒长4.7 mm、长宽比1.7、碱消值6.8 级、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含量1.2%。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糯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5]。

2.4 抗逆性

2015~2016 年连续2 a 采用苗期分菌系人工接种、成株期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通粘55 对苗瘟表现中抗 (MR), 叶瘟表现中抗(MR),穗瘟表现中抗(MR)。 2015~2016 年,在14个纹枯病田间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病级5 级,表现中抗(MR)[6]。

3 产量表现

2015 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983.0 kg/hm2, 比对照品种通粘1 号增产6.2%;2016 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052.1 kg/hm2,比对照品种通粘1 号增产7.2%。 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017.6 kg/hm2,比对照品种通粘1 号增产6.7%。2016 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151.5 kg/hm2,比对照品种通粘1 号增产7.8%。

4 栽培技术

4.1 晒种及浸种

浸种前进行晒种,在阳光下晒2~3 d,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保证催芽时出芽齐、 出芽快。 浸种时稻种的重量和水的重量一般按1∶1.2的比例做准备, 浸种后的水面应高出稻种10 cm以上。浸种时间由浸种水的温度确定,累计浸种积温达到100 ℃时,完成浸种,可以催芽。

4.2 播种及插秧

4 月中旬左右播种,稀播育壮秧。 旱育秧播催芽种子150 g/m2, 盘育秧播催芽种子100 g/盘。 5月中、下旬插秧,以稀插为主,行株距30 cm×20 cm 或30 cm×27 cm 为宜,2~3 苗/穴。

4.3 施肥及灌溉

采用氮、磷、钾配方施肥。 纯氮120 kg/hm2,按底肥40%、补肥30%、穗肥30%的比例分期施用;纯磷50 kg/hm2,全作底肥;纯钾75 kg/hm2,60%作底肥、40%作穗肥。灌溉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7]。

4.4 病虫草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各种药剂,达到“高效防治,减少污染,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7]。苗期主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本田主要预防潜叶蝇、二化螟、稻水象甲、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 近年来水稻恶苗病时常发生, 在浸种时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8]。

4.5 收获

当谷粒成熟度达到95%时收获, 既可以减少损失,又可以提高稻米品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5 种植区域

通粘55 属于吉林省中晚熟水稻品种,适宜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等中晚熟稻区种植[9]。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底肥吉林省
番茄“2+x”试验总结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反腐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