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2-11-20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郑旺来

亚太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整本书核心阅读教学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郑旺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不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而且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少专家学者提出“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017版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部编版教材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增加了“整本书阅读”这一模块。然而,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较多,部分教师因为缺乏认识或经验而无法在教学中落实,致使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有所流失。本文中,笔者结合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以及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立足核心素养指导高中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快速阅读,这种走马观花、浅表性的阅读方式会阻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且拓宽其视野,必然呼唤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那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强调阅读的深入性和 系统性,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理解并体会书中承载的深刻哲理以及学科魅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设立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而整本书阅读就是其中的第一个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引导学生阅读高品位著作,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概括能力,提升语文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增长见识、完善个性,陶冶崇高的精神,培育博大的情怀。从大的方面来说,整本书阅读包含文学作品、文化典籍、科学论著、学术著作等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课程内容狭窄的现状,促进语文课程内部学习领域、外部相关学科的整合。因此,新形势下,教师要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体现

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清楚核心素养在整本书阅读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与突破点,进而设计操作性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从而落到实处。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了读好书以及读整本书,并且列出了参考书目,这些都是专家学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阅读特点且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文本是教师用来培养学生语言建构及运用能力的重要资源。如《平凡的世界》清新细腻、朴直亲切;《乡土中国》缜密严谨、生动形象;《红楼梦》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萌发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去构建自身言语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有效运用汉语言文字去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等阅读形式相比,整本书阅读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对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蕴含大量的文本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有极高的关联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梳理归纳、比较鉴别、分析整合、拓展延伸等,其思维品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如阅读《乡土中国》时,需要理解费孝通先生从宏观上立论,在微观上解读《乡土中国》的巧妙构思,审视作者关于《乡土中国》的一些主要观点等。阅读《红楼梦》,需要针对主要人物关系绘制思维导图,了解四大家族的错综复杂关系及兴衰背后的象征含义,否则很难读懂读透,这涉及思维的参与,对于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审美意境,主要表现为作品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立体,艺术手法更多样。学生在品味语言、把握深层意蕴的基础上可以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就审美创造而言,交流与表达是创造美的具体体现,是检验学生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沈从文《边城》中,翠翠与爷爷之间的亲情美,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美,湘西特有的清新自然,边民的淳厚质朴等。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这些美,在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的同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引导学生借鉴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二是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而这些在整本书阅读中均有所体现。如《红楼梦》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人情、经济与政治,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窥见那个年代的社会现状,了解当时的文化面貌,比如礼仪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传统文化。《平凡的世界》反映的是我国城乡社会生活在改革开放十年间的概况以及厚重刚健的陕北文化,通过它可以了解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从某种程度上说,整本书阅读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并让他们主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合理设计阅读任务,培养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有更多的知识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为了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也为了防止学生的阅读浅显化、流于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合理设计阅读任务,并且依据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强化任务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让学生真正领悟阅读内容和意义。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通常是读懂文章,积累语言知识等,而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目标。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维度,简单来说就是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四个维度内容去设计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得到全方位发展。

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立足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如下:第一,思维发展与提升。丰富学生阅读量,培养其独立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阅读长篇小说的经验,使其掌握阅读方法。第二,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并积累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把握好小说情节中各人物之间的关系。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纠正学生阅读偏差,提升其阅读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并体会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使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和分析小说人物与主题,认识《红楼梦》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和生活的书籍。在这些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再设计合理的阅读任务,譬如让学生制作人物关系表,并且让学生选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带着这样的阅读任务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且全程阅读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对于其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从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展开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阅读分享,培养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

高中生有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所以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想法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红楼梦》,有的学生读完后赞不绝口,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这本书了解了当时的生活习俗与社会关系,知道了更多古代人的情感、思想与生活,有的学生读完后认为很一般,因为不喜欢大量家庭闺阁琐事的描写,但是有的学生却又非常喜欢这些描写,因为这些描写真切而细腻。所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分享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阅读分享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从中得到个性化发展,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因此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会接受与自己不同的各类观点,看到很多新奇的、角度迥异的想法,可以极大地拓宽他们的视野与思维。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分享交流活动,在这之前需要传授他们阅读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有效阅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顺序。《红楼梦》属于鸿篇巨制,所以把握阅读顺序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速度。教师让学生在正式阅读之前先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以及曹雪芹的生平经历,然后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和后记了解整本书的主题与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录就是大纲,从头到尾看一遍目录能快速掌握整本书全貌。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批注式阅读的良好习惯。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动手、动脑、动眼,在书的旁边写上自己的心得与感悟,可以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是对一个情节的评论,也可以是对一句话的感悟。掌握这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后,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阅读整本书,然后在阅读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可以随机说出一个人物,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接着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说一说这个人物的形象,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自然给出不一样的答案。在这样的阅读分享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磨炼。除此之外,他们的审美鉴赏水平也在无形中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指导学生摘抄欣赏,培养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

整本书的阅读量较大,相较于单篇阅读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问题,这必然会影响阅读效果。核心素养理念下,为了充分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阅读专注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摘抄,除了摘抄好词好句,还可以仿写句子,或者记录阅读疑难。

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作为一本名著,它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优美的句子数不胜数,很多细节也刻画得十分到位,情感描写非常细腻,指导学生摘抄欣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这样的主观审美下,学生慢慢内化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鉴赏品位与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在摘抄欣赏的过程中,他们不断领略作者独特的语言组织方法、写作技巧等,从而掌握语言建构方式。由此可见,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摘抄欣赏十分重要,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对于落实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有积极作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取名为“文学品鉴”“名著欣赏”等,然后开展征稿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让学生摘抄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附上点评,主要阐述这段话好在哪里。教师再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取优秀的发布在公众号上,每周进行阅读量统计,对于阅读量或点赞数最高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有效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并在无形中提升其语言能力与审美能力。

(四)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培养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

虽然整本书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有更为丰富的知识,但是还远远不够。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以所选的书籍为辐射点进行辐射,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具体来说,语文核心素养有一个维度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然而书中的传统文化具有隐藏性,要想达到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剖析。

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书中不仅介绍了诸多人物,讲述了诸多故事,而且还包含雕塑、舞蹈、绘画、曲艺、戏剧、诗词等传统文化,但是并未重点描写这些。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研究这些传统文化,通过课外书、网络等寻找相关资料,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素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目的。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阅读策略交互运用且具有综合性、个性化的阅读过程。要想落实这项工作,借助整本书阅读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做好计划。通过合理设计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阅读分享、指导学生摘抄欣赏、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等方式有效发挥整本书阅读的育人价值,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整本书阅读有所收获,获得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整本书核心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