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2-11-20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庙岭乡中小学

亚太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生物利用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庙岭乡中小学 张 莹

陶行知先生曾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大量知识被强制灌入学生的头脑之中,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此,学好初中生物的关键是让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擅长利用问题设疑、多彩课堂活动、生物人文背景知识扩展、学生课下自主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凭借强烈的求知欲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熟练记忆教材理论知识,最终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灵活运用初中生物启发教学模式,多措并举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一)熟练掌握启发教学理论内容,科学引导学生开展生物自主学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教师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教育方针政策、班级学生生物成绩水平、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等来探索合适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启发教学公开课,邀请生物教研组教师来听课,并对自己的教学设疑语言、学生生疑层次、问题解决层次、课堂学习氛围进行评价,指出启发式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光合作用”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本先对光合作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抛砖引玉”进行问题设疑:“植物为什么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哪些?”“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继续进行教学设疑,并利用教学PPT向学生列举本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向学生揭示理论知识教授的课程起点。同时,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前十分钟开展预习课,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课本和辅导资料中探索求知,逐渐增强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教师开展后续正式的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利用启发式教学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高效提升生物学习成绩。许多学生学习生物仅靠传统的死记硬背,对生物知识点只求掌握,不求理解,这样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教材知识点,但生物考试试卷出题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对于创新型试题便会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小提问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向问题的核心靠拢,从问题的反面、侧面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便是很好的启发式教学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从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知识点讲解各种美味小吃的营养成分。接着进行知识扩展,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消化的过程、涉及的器官、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化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帮助教师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模型启发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课堂趣味性

增加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在生物授课过程中要为模型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如开展显微镜实物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模型等。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从学校器材室或实验室借用显微镜教学,把显微镜放在讲桌上,然后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遮光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反光镜的调节、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选择、粗细准焦螺旋的使用规则等重点内容。在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显微镜使用规范流程示范,将显微镜取镜安放、对光、观察、重新装箱等流程进行细致讲解,然后交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体验观察的乐趣,如透明纸上写的是“p”,而肉眼观察到的却是“d”,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明白物像颠倒的原因,还应当鼓励学生利用其他字母或汉字进行练习,将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扎实掌握,最终实现提升生物教学质量的目标。

启发式教学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关知识内容为例,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展现网上优秀的生物模型,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细胞的组织结构名称,充分展现生物模型的重要学习价值,并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动手制作生物模型,优秀的生物模型可以获得教师的“神秘奖励”。同时,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可以结合学生制作的生物模型,要求学生把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线粒体等细胞结构用彩笔标记出来,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制作模型过程中记忆动植物细胞的各个组织结构。教师可以选取模型逼真、结构完整的生物细胞模型进行现场教学,如各个细胞器的作用、动植物细胞结构区别、细胞器的分布特点、细胞核的遗传作用等,让学生结合实物模型自主探索生物的奥秘。

(三)发挥信息化教学设备独特优势,让科技推动启发式生物教学的发展

充分利用“互联网+生物启发教育”模式,不断扩展学生学习知识面。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智能化、教学资源丰富、知识呈现生动形象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它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生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教育资源。广大教师可以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世界丰富多彩趣味的生物和生物圈,如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图片、视频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敏锐洞察力的考察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生物模型设计制作活动,丰富学生阅历的课下生物实践探究活动,校园绿色植物分类活动……一系列活动可以通过智能教学设备完美展现,让学生的想象空间不再局限于课本语言的描述,而是利用电子屏幕形象生动地展示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并不断丰富其生活经验。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理论教材解释生物知识的人文背景、趣味故事,如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巴斯德和李比希之争、细胞的发现和命名……众多的生物故事可以向学生展现生物学科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坚持真理的科研精神,切实增强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核心素养。

信息化设备是生物启发设疑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提升生物启发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经典的生物学故事、重要生物技术应用案例进行设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猜测,最后利用PPT课件进行问题释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知识印象。例如,以“被子植物的一生”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将植物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生命历程动态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人体呼吸”是初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测一下自己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进行大幅度吸气、呼气动作,感受自己胸廓的变化。学生虽然可以看到自己的胸廓变化,却对人体完整的呼吸过程并不清楚,教师可以利用3D动画与相关应用软件向学生动态展示人体的呼吸过程,并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肺的大小变化、呼吸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让学生充分了解人体呼吸。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人体呼吸知识向学生展现人工呼吸急救的原理,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初中生物的生活实践价值。

二、创造启发式生物教学情景,积极开展趣味生物实践探索活动

(一)利用趣味生物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热衷尝试新事物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生物实验、校园小生物探索等活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好的上课体验,真正发挥启发式生物教学的无限潜力。例如,以“光合作用”为例,教师可以先抛出几个教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植物光合作用会产生哪些气体?”“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有哪些?”等。然后,教师可以选用小型绿色盆栽或者金鱼藻作为实验对象,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光合作用的条件、气体产物,让学生充分理解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教师还可以利用光合作用知识为学生解答生活中常见的光合作用应用领域,如农业利用光合作用知识提升农作物产量、环保利用光合作用知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生物学的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生物学知识水平。

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物教育要求高质量、高效化,纯粹的“填鸭式”教材理论知识讲解会使生物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保证。教师可以抽取大课间、课堂闲暇时光开展校园小动物探索活动,以“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花坛周围、绿化树下寻找常见的小动物,如蚂蚁、蚯蚓,蟋蟀等,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相关知识内容分类观察各种小动物的特点、活动范围等,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应用知识、巩固知识。另外,初中生物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偏向于实践的知识内容,如“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一章节生物知识在试卷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其中蕴含的德育意义却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水青山的环境保护理念,教师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现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鼓励学生节约纸张,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增强自身的生物环境保护意识。

(二)结合时代背景讲述生物教材知识,让启发式生物教育更“接地气”

许多学生感觉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离自己的生活十分遥远,对生物知识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进而缺乏努力学习的动力,生物学习成绩不升反降。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生物学的重要价值,如非典的防治、新冠疫苗的研制、农作物的改良等。教师还可以结合“传染病与预防”相关知识内容授课,从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来讲解新冠肺炎病毒,让学生增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重点讲解“用药与急救”相关知识内容,如心肺复苏按压、人工呼吸、受伤包扎等实用急救技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生物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进而充分展现日常生活中生物知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将知识活学活用才是高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启发式生物教学效果的诀窍。初中生物教材知识有较强的生活实用性,教师要把教材专业化的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教学用语,向学生展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验证教材知识,学会利用自身的生物知识解释常见的生命现象。在学生学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设疑,如“怎样科学评价自己的健康水平?”“常见的不良生活作息习惯有哪些?”“自己是否有完整的健身运动计划?”“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进行问题解答,鼓励学生从健康饮食、合理运动、规律作息等方面着手,在生活中大胆应用生物课本知识,服务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运动健身、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三)借助生物启发教育加强德育渗透教学,做好教学反思总结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学校的教育工作正是在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未来接班人,生物启发式教学工作必须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为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培养更多有用之才为工作出发点。教师在传授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生物学的意义和价值,如:“生物学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我国著名的爱国生物学家有哪些?”“当代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服务社会?”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学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另外,教师还可以列举著名爱国生物学家激励学生学习生物,如“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薪资购材朱素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帮助学生树立“生物强国”的伟大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同时,教师要做好启发式生物教学反思总结工作,定期对自己的授课方法、教学语言、学生听课效果、学生生物成绩情况等进行工作总结,不断优化初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模式。

总之,初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点,但仍需要广大初中生物教师认真研究相关教育文献,不断增强自身的启发授课能力,并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最终实现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生物利用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生物多样性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