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想象的限制与突破

2022-11-20张乐群

江苏教育 2022年5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想象学科

冯 毅 张乐群

一、教学想象是在想象什么

1.对“学生发展形象”的预想

以色列教育专家艾互德·沙克拉先生在报告《怎么着眼未来世界设计教育方案》中提出一个问题:旧时代出生的教师如何才能为将在新时代工作的学生做好准备?特别是他们将来的职业现在可能并不存在。在这一问题的背后,我们看到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未来形象的预想对今天的教育所起到的导向性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担负这一重任的教学就一定要做到“眼中有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是身边“现实的儿童”,也是想象中“理想的儿童”;既是这一个孩子现在的样子,也是他(她)未来发展的姿态。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者正是按照心中的学生形象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想象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将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发展形象的方式勾画出来。对“人”的想象使得教学有了强烈的对象感,学生的发展形象越鲜活,具体表现越清晰,教学的指向就越明确。

2.对“学科教学何为”的创想

学科教学究竟何为?当然要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要做的远远不止于此。2022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如何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加德纳的观点极具启发性。他倡导“注重品行的学科教育”,并指出“学科教育是传递真、善、美观念最有效的渠道”[1]。这样的传递当然不是简单的说教或直接的灌输,而是伴随着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深度学习、理解的涵育过程。“学科的内涵存在于该领域专家人士发展出的特定思考方式。借着这种思考方式,他们可以从特定的而非直觉的角度了解这个世界。如果能够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这就是成功的教育。”[2]

在学科育人的立意上,教学想象引导每一个教师建立一种思考方式,即所任教学科能够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贡献什么。这样的构想,将教师的教学导向正确的轨道,向着高远的理想前进。

3.对“我怎么做、能做成什么”的构想

对教师来说,教学想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对教学有着实实在在指导意义的主体创造性活动。有研究者从能力角度对“教学想象力”进行界定:“它具体是指教学思维、教学情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即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应预计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辩证地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果,在教学过程展开时须依据教学情境条件,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要素、情绪要素以及智能要素,在多种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情感方式之间自由切换,以便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的心理能力。”[3]据此可见,在教学的全过程,教学想象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着丰富创造意蕴的教学想象,通过创造新的教学意向或观念,对教学发挥导向作用。不仅如此,教师通过教学想象对自己如何开展教学进行构想,包括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并且对自己的做法是否能达成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达成效果作出预判,预估学生品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确保教学能够很好地施行。

二、哪些因素可能会限制教学想象

很多教师在聆听大师级教师的公开课时,会发出这样的慨叹:“简直超出了想象。”那种看似不可企及的高度与自身现实之间的落差引发我们反思——是什么限制了一个教师的教学想象呢?

我们认为,教学想象是一个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概念,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对教学抱有的态度,对教学持有的理解,对教学拥有的体验等。这些方面的缺失、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教学想象如预期般打开,需要我们加以关注。

1.教师对教学抱有的态度

教师对教育越是抱有积极的态度,主导的意识就越发凸显,内心的力量就越发彰显。理想的教师是思想的主人、决策的主人、实践的主人。拥有主人意识是前提条件。这里的“主人意识”,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对自己所经历生活意义的觉察,包括个人的身份、角色、特点、权利、义务等,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选择朝什么方向去做和怎么做。觉察是将外在的要求与内在的自我建立联系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觉察到教学是自己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他就会在强烈的内在动机驱使下主动去做这件事;反之,就只会被动地应付。教师对教学是否抱有主人翁的态度决定了他会做出何种选择。一个视教好学生为己任的教师会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助力学生的学习。

2.教师对教学持有的理解

教学是专业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专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在一些教学基本问题上所持的不同理解也会影响其在处理问题时做出何种选择和采取何种方法。一个教师如果总是试图将教学设计做到“毫无瑕疵”,甚至将师生交流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教案中,而认识不到“作为一种理性活动的教学设计存在有限性”[4],那么,他的教学方案就不会保持必要的弹性和开放度;一个教师如果认为试卷中会出现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才是值得教的,反之则是无用的、不值得教的,而认识不到一些知识在学生思维发展、素养提升上的潜在价值,那么,他的教学就可能陷入短视和僵化;一个教师如果认为只有知识是可教的,思维是不可教的,认识不到“为思维而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主张,那么,他就不会有意识地去开发各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也就会错失许多在课堂上守候精彩观念诞生的悸动和喜悦;一个教师如果认为教学必须强调标准答案、追求立竿见影,而不能包容暂时的混乱和不确定,他就一定不能容忍某些学生的暂时掉队,不会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由此可见,想象的窗常常是被教师自己关上的,而能再次推开这扇窗的,只有教师自己。

3.教师对教学拥有的体验

站在课堂中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体验,这些体验不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还会影响其对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试想,一个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且屡试不爽的教师,他的教学想象恐怕也就只限于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灌输”,而不大可能去主动调整自己认识教学的心智模式。可能影响乃至限制教师教学想象的体验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体察,如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适切,教学策略是否有效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体验,如成功的体验、失败的体验、焦虑的体验、沮丧的体验等;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体验,譬如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整体上达成目标的情况等。这些体验都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我监控、调节和管理,致使教师修正或更换教学方案,对教学进程、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一个缺乏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往往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体验就丧失了自信,抽身退回到“舒适地带”而裹足不前。当这样的现象一再发生,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呢?

三、如何才能突破限制并放飞想象

上文分析了可能会对教师的教学想象造成影响乃至限制的三个关键因素,这同时也指向了突破限制的三个着力点,分别是主体态度、个体知识和教学勇气。主体态度解决的是愿不愿意展开教学想象的问题,个体知识解决的是能不能展开教学想象的问题,教学勇气解决的是敢不敢、能不能持续地展开教学想象的问题。

1.确立主体态度:建构“我”的教学想象

教学想象要求教师对自己、对教学有很好的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上,“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通俗地说,“自我概念”就是指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感受自己,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我是谁),对自己能力的认识(我可以做什么),以及对自己的理想或要求(我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人自我概念越强,他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就越强。

良好的自我概念能转化为积极的主体态度。在哲学上,仅仅具有人的身份未必一定具有主体身份。主体是起能动性的、主动性的和创造性的作用的人。[5]对于教师来说,要以自己的主体性活动使自己成为主体:我是谁?我是教师,但我也是“我”,是“这一个”教师;我的学生是学生,但也是作为其自身的“我”。还原师生双方共有的“我”这一主格,敞亮丰富的主体性是第一步要做的。教师可以做什么?教师应该坚信有能力为自己的教学打上深深的“我”的烙印,有能力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刻下“我”的印痕。“我的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或许这个问题一时没有办法完全想明白,但是凸显师生双方的主体性,使得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回到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上,这是教学想象建构的起点,也是闪烁其间的人性光芒。

2.修炼个体知识:丰富“我”的教学想象

想象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对知识的掌握越牢固,领悟得越深刻,想象就越有生成的可能。相反,当我们对某个对象一无所知的时候,就很难对其产生想象。因此,在考量教学想象差异之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不同教师所拥有的知识背景。

教学想象要建立在对学科的精准理解之上。教师应该努力掌握所教学科的学科观念、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要有成为学科专家的自信。为此,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以前所经受的专业训练,还要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想象要建立在对教育、教学的正确看法之上,对诸如“预设与生成”“有用与无用”“可教与不可教”“确定与不确定”等教学基本问题要有自己准确的研判以及合理的解读,并将积极的行动落实在课堂上。教学想象要扎根于教师个体知识的土壤中。个体知识是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着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成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个体知识呢?我们要将学科教育的现场、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视为教师知识构成的重要来源,即在实践中修炼个体知识,这是教学想象得以不断丰富的必经之路。

3.提升教学勇气:坚守“我”的教学想象

教学想象是需要坚守的,而这一份坚守需要勇气。教师要相信,对自己的认同和随之焕发的心灵的力量能够带来好的教学。帕尔默认为,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教学的勇气就在于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也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6]

教学想象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坚守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信心满满,敢于挑战高层次的目标,并且对自己能够最终达到目标深信不疑;要坚信开放的心灵才能真正接近教育教学的真谛所在,笃信只有坦诚的心灵才能得到心灵默契的回应,只有心灵才能成就心灵。这一切,无不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拥有巨大的勇气。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想象学科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