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11-19孙盼盼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增加值产业结构

□文/孙盼盼

(郑州商学院 河南·巩义)

[提要]河南省作为中原核心省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南省制造业正处于高投资、高消费、高污染、低回报的局面,如何提高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分析河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对提升河南省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业不仅是大国博弈的焦点,也是经济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制造业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在全国省份综合实力对比中,河南省的排名不断提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大产业中制造业的发展为其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有关数据可知,河南省第二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仅次于江苏省,企业数量和净资产也位于我国第三位。从产业结构来看,2021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58,887.41亿元,从2004年起连续17年稳居全国第5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20.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1.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934.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4.1%、8.1%。河南省是制造业大省,但河南省制造业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如何正确认识河南制造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庞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艰苦的发展路程,河南的工业已经改变了先前的基础薄弱和技术落后的局面。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能显著提升,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同时,各区域发展协调推进,产业门类齐全,不断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和现代化,提高质量效益,一步步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当前,河南省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模。从企业数量的角度来看,从2016年到2020年,超过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数量占河南省企业总数的占比一直超过90%,在2018年占94.75%是这6年中的最高比例。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18,598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3.88%。与2016年相比,制造业企业所占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制造业企业仍是河南省工业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河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了航空港一般经济试验区、国家独立区郑洛新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进入了“快车道”,GDP总量已增长到4万亿元,并继续位居全国第5位,GDP增速继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特别是与华东发达地区相比,产业结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2016年,河南省三大产业比重为10.1∶47.17∶42.73。截至2018年,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此后,第三产业产值保持第一,比重继续扩大,2020年三大产业的比重为9.7∶41.59∶48.7。

通过查阅《河南省2021年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5~2020年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其中,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17,947.86亿元,比2014年增加808.25亿元。2016年,第二产业发展增加值加快,达到18,896.89亿元,比2015年增加1,039.03亿元。在此基础上,2017年第二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0,940.33亿元,比2016年增加1,953.44亿元。201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仍在提高,达到22,038.56亿元,比2017年增加1,098.23亿元,但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3,605.79亿元,比2018年增加1,567.23亿元。202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875.33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在河南省经济压力较大的前提下,第二产业发展趋势依然良好。(图1)

图1 2015~2020年河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统计结果图

(二)传统产业占比重。一直以来,河南省制造业工业产品质量水平差,生产方式简单,产业结构相对低端。2020年,五大工业增加值占一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6.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从0增长到2020年的22.4%。2020年,高耗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5.8%和11.1%,比2017年分别提高3.1个和2.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在河南省面临诸多经济压力的前提下,制造业发展趋势依然良好。(表1)

表1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一览表(单位:%)

制造业产业链是一种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长链,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制造业的两端的附加值产业链比较高,而中间部分的附加值较低,形成一条类似于微笑的曲线,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微笑曲线”。从产业链来看,河南制造业要实现产业链更加独立可控,应转向技术依赖、研发和驱动未来创新,强调供应链成本,完善产业链配套措施,更加关注与设计、架构、组件和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技术。制造业内部价值链主要包括生产活动的作业活动等。尽量降低作业成本,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被细化分解后,运输效率显著提高,扩大了生产空间分布的范围。所以,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物力、财力及产品附加值注定较低,进而造成企业利润偏低,甚至导致巨额亏损。

(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高质量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建设高新技术储备,加强宣传和政策培训,实施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服务,使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同时,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培育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起点。虽然河南省制造业正向智能化、高水平发展,但整体生产阶段仍停留在机械化制造阶段,纵观河南省制造业企业,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依靠国外进口。截至2021年10月,从中国部分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布情况来看,广东超过53,776家,江苏32,572家,北京28,795家,浙江22,158家,上海16,967家,河南6,324家,排名第16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排名靠后。2020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单位有19,811个,研发投入力度不到2%,在当年全国中位于较低水平,有较强研发活动的机构较少,高技术产业群较少。

二、河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河南省应根据现有制造业结构,继续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传统制造业去多余产能,提高工业生产能力。通过相关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企业选择新材料、新方案、新工艺、新装备,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创新”,推动其向高端、高科技方向转型,提高“网络”结构,差异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河南省要在充分研究自身各方面优势的基础上,优先发展部分重要产业,把优化升级战略放在第一位。着力推动装备、汽车、食品、轻纺四大优势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实力、规模和品牌,调整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结构,优化布局,降低能耗,力争进入国内循环中高端和国内国际双圈,在关键圈掌握话语权。构建属于自身的区域“网络”结构,同时加强与中东部省市合作,调动更多优质资源。根据河南制造业发展现状,重点引进先进智能生产技术、管理系统,以及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制造等优秀高端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推动后进企业升级。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河南省虽然已经进入了制造业大省序列,但制造业生产企业大部分仍处于低端阶段,在“先进、精细”方面存在短板。众所周知,河南省制造业还存在科研能力薄弱、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等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我国GDP第五大省,河南省要十分重视科学研发投入明显偏低的主要问题。河南省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把创新驱动放在首位,把技术创新贯穿于行业发展的始终,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河南省政府应密切关注国际科技创新和开发新形势,制定省内研发机构的培训计划,提供足够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加大企业科研和核心技术研究力度,积极支持建设具有多样形式和功能的新科学研究设施,注重培养和引进高质量人才。要坚持人才强省的战术战略,把聚集人才资源摆在首要位置。政府要以高端需求为导向,重点引进和培养数百名优秀企业家,数千名核心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员,实施新工科建设和振兴工科计划,这就需要促进校企合作,逐步建立健全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可以建立以高校为辅、企业为主的校企联合研究平台,进而支持大型制造业相关企业开设建立自主自助实验室、科技研发中心等新型机构,同时可以尽快解决装备、基础部件、工业软件等关键问题。

(三)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绿色生产以节约能源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一般处在产业链的中间和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相比美国、德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产品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我国制造业绿色水平有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快绿色发展,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增强国际绿色竞争力。所以,河南省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策略,然后结合发展的实际和企业的需要,传递和传播绿色生产的理念,实现生产的新发展。

(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以数据源为核心要素,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如生活方式和治理方法的变革,已经成为全球资源重组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数字技术、数字商品和数字服务在多方向、多层次、多链条上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数字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河南省要积极推进制造业转型更新,依靠开放共享的数据源,精准匹配多样化产品供应和异质用户需求,实现制造服务精细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为河南省制造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总地来说,河南省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三大产业结构不均衡、传统产业占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等。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以早日实现河南省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促进河南省制造业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增加值产业结构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