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文化课堂情境*

2022-11-19张继刚

读与写 2022年2期
关键词:涂色正方体平板

张继刚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东升第三小学 河南 洛阳 471003)

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应而生,现在教育部,计划三年内全国范围内进行教师全员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上课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方式,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同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大胆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

人的创新动力来源于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研究表明,教育儿童的最好的方法是寓知识于情境教学之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如果使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就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多媒体能够将网络资源的图片,音乐,视频,动画,巧妙的呈现在课堂上,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打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深刻领悟课标精神,借助多媒体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设计出具有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源,体验知识的应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在执教第二届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现场课一等奖的《数学文化读本》五年级下册《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节课时,我利用FLASH做了一个平面动画,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课件出示:在一个三胞胎的家庭里,妈妈买了一块正方体形状的面包。她把面包的表面涂满红色奶油,然后把这块面包平均分成小块,每个孩子选一种,老大非常喜欢吃奶油,老二比较喜欢吃奶油,老三只喜欢吃一点奶油,你认为他们三兄弟会选哪一种?为什么?学生使用课件直接点击某块小正方体,并说出三兄弟吃哪种面包?这个被点住的小正方体可以凸显另一种颜色,而且还可以拖动到原来大正方体的外面,如果找完老大喜欢吃的小正方体后,教师可以拖动这个分离开的小正方体到原来大正方体的位置上,点击这个小正方体还会变回最初的颜色。教师找第二位学生上来找老二喜欢吃的面包对应的小正方体,操作同第一位同学找老大的小正方体类似。

这样教学,让学生回到“吃面包”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自主点击课件,加强了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设计,从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让学生明确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位置,为后面学生找规律和建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环节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2.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方式”,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有效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给学生提供思维的载体,便于教师培养学生理性与批评性思维,同时,小学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

2016年5月,我在重庆市执教第二届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现场课一等奖的《数学文化读本》五年级下册《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节课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让同桌两人看着之前观察得出的三面、两面、一面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的算式,找一下各种涂色的小正方体的规律?学生看着算式,看着下面课件上的图来找规律。小组内学生将棱上2块和3块的正方体学具(可以拆开的),拆开分类,观察对比,填写表格。每个组还配了一台平板电脑,教师课前将能拖动变颜色的棱上4块的正方体动画放入平板电脑上,学生一边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一边减少了小正方体块数增多,给观察对比分类找规律带来的不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小组内还有一个棱上5块的正方体学具(不能拆开的),第一层次是学生动手拆开正方体学具,第二层次是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拆正方体图形,第三层次是学生看着正方体学具想象来填数据,三个层次一起帮助学生来建构本课核心知识内容。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下,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等过程,经历“找规律”过程,让学生体会抽象、归纳、推理、模型、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通过学生的实物操作与平板检验,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表象。平板电脑的应用,将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实时的传到大屏幕上,实现移动投影仪的功能。活动单的填写,便于后面规律的抽象概括与归纳。同时也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把学生的认知从特殊推向一般,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整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比较等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同时获得“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整个环节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集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分类、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本课设计的另一个问题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是:在结尾处,我讲述:“前从三胞胎家庭吃面包中发现了今天的数学问题,还是在这个三胞胎的家庭里,又过了几天,妈妈买了一块长方体形状的面包。她把面包的表面涂满奶油,然后把这块面包平均分成小块,每个孩子选一种,老大非常喜欢吃奶油,老二比较喜欢吃奶油,老三只喜欢吃一点奶油,他们三兄弟各能得到多少块小面包呢?课后用今天学到的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研究,下节课我们再来汇报”。本环节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同时首尾呼应所创设的问题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便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丰实,激发学生探究长方体表面涂色等分后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也实现了从正方体表面涂色的特殊情况到长方体表面涂色的一般情况的飞跃。

3.运用多媒体创设应用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有效的虚拟应用情境。

我在执教第二届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现场课一等奖的《数学文化读本》五年级下册《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节课时,创设了两个这样的应用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第一个应用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是,将每条棱上块数是10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涂色的正方体分别有多少个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后,教师将这个题的选项通过教师平板电脑推送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商量确定答案后,进行选择一个选项,通过平板电脑发送给老师他们的答案。教师从电子白板屏幕上展示每个小组的选择情况,发现学生都选第二个,教师请学生来来说说为什么选第二个,学生回答:第二个符合规律,第一个选项中的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算式不对,第三个选项中的两面涂色的算式不对。通过应用规律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教师使用平板电脑发布题目,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选择答案推送给老师,老师的平板上立即出示学生答题的百分率,而且同时呈现在大屏幕上,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第二个应用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是,教学中原来是是知道小正方体总个数来找各种小正方体,现在反过来,教师出示了:由很多同样的小正方体组成了一个大正方体。将这个正方体表面涂红色,只有两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有96个。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由知道两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来找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学生由只有两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是在大正方体的每条棱上中间处,一共有12条棱,96÷12=8个,每条棱中间有8个,加上两端的顶点处的小正方体,每条棱上一共有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10×10×10=1000个。这样通过应用化的数学情境,让学生逆向运用规律进行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让知识构建的更加立体。我利用多媒体创设应用情境,鼓励学生在应用化的情境中自主探究,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不断地享受成功的体验,感受创造过程中的无限乐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4.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和媒体互动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

较为理想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互动,学生和学生互动,教师和媒体互动,学生和媒体互动的课堂。学生和教师互动,学生和学生互动,教师和媒体互动,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关键在于学生和媒体互动的环节实现,需要教师精心的备课,才能达到这一互动化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我在执教第二届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现场课一等奖的《数学文化读本》五年级下册《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节课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学生和媒体互动化的数学文化课堂情境。让同桌两人使用棱长是2个、3个的小正方体的学具,来观察、比较、归纳等过程,让学生感知三面、两面、一面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的规律。接着,我让学生组长拿出学生平板电脑,小组四人使用平板电脑,拖动平板电脑上的棱长是4个的小正方体FLASH自制动画,学生继续验证他们使用学具猜想的三面、两面、一面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的规律。我使用教师平板电脑同屏技术,让汇报小组的组长直接在座位上操作学生平板电脑。这个环节的情境片段,我利用了平板电脑的触摸功能,让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直接拖动小正方体,小正方体会变颜色,学生将同样类别(颜色一样)的小正方体拖动到一起,学生顺利的验证了三面、两面、一面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个数的规律。学生使用棱长是2个、3个的小正方体的学具拆小正方体,操作过程中,一桌子小正方体,块数多,还不便于数不同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环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拖动小正方体验证不同小正方体个数的规律,操作便捷,观察直观,验证方便。同时,学生都喜欢玩平板电脑,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涨,教学效果很好,最终现场课获得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全国第二届数学文化优质课比赛组委会邀请的全国数学文化之父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点评了我这节课,他一共在点评环节详细点评了两节课,第一个点评的就是我这节课,他从六大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计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来点评了我执教这节课。比赛后,他还邀请我到山东省给国培计划班的学员执教了这节课,他又一次的详细地评了这节课。

总之,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有利于优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它能帮助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优化数学文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课堂以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寻求方法、积极思维、顺利建构,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涂色正方体平板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智力魔方
方方正正的正方体
10%平板电脑市场销量下滑
怪兽涂色
谁和谁搭档
怪兽涂色
怪兽涂色
怪兽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