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2022-11-19张爱玲

读与写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学生能力课堂

张爱玲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兴小学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目前社会需要一大批创新和求实的竞争性人才,他们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和能力,数学课堂也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制定一套适合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形式。在动态课堂基础上只有小学生敢说爱说和会所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当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和质疑以后,他们就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前提是学会如何倾听。如果说一个学生他们不会倾听的话就不会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以倾听也是课堂教学的源泉,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全对它有所忽略,这是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他们已经开始缺失倾听能力,对于课堂的活跃性而言倾听是其中的主导因素,也是学生吸收知识的中介,从小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这么上课认真听讲而且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是真正参与课堂的一种体现。只不过从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过程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哦差强人意,这需要教师从中深入思考并找到解决办法。

1.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1 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倾听能力缺失的原因。其实从古代教育开始很多教育学者都开始强调着倾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当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如果不仔细倾听去干自己的事情,这种教学导致课堂效率非常低。有的教师他们在课前精心备课并给学生设计了一些合理的课件,但发现学生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但是过了10分钟左右就开始出现走词和交头接耳的情况,一直到过了一半的课程学生基本上听讲了不多,如果教师问学生这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的话相信多数学生都无法正常回答出来。其实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太差在做事情的时候缺乏专心,所以听课过程中耐心不足。教师的讲课缺乏精致化,因为他们都是提前进行备课然后按照其中设立好的环节展开教学,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对小学生的倾听与匹配,也没有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留给他们的交流和思考表现时间与空间并不多,这是导致小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倾听能力无法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有教师他们的倾听意识和能力不高,当他们听到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是自己预期的想法就容易打断学生的话语,甚至不给他们这种机会或者批评,这样一来会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久了会让他们对教师和这门课程产生厌倦心理。还有一些教师的管理严格而且给小学生太大的压力和震慑,这样一来小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都是被迫参与学习,但教师只要不跟紧这些学生就会走神或者思考其他的问题[1]。

1.2 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倾听能力缺失的原因。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只有小学生他们有个性并且在课上能大胆的表现自我并发表看法,这样的话才能成功打造动态课堂,只不过有很多教师他们只遵从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生的各种言语行为并不严格要求,所以会限制学生的某些表现。就像在讲解某些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提问学生,当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一旦回答错误教师还没等学生说完了就会打断,然后再自己讲课。或者是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看作成衡量一切的标准,只关注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小学生,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想到他们,但是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就不予理睬,这样一来也会让学生在倾听能力上别忽略别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目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很多小学生他们从小就是被家庭宠爱,所以逐渐就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喜欢说一些问题但是不愿意听。有些小学生随意打断同学的发言但是教师没有立刻制止还要做出正确引导,学生不明白他人发言的时候自己要尊重倾听他人发言而不能随意打断,就算别人说的问题出现错误或者是脱离主题,也应当从事情发生以后再去指出,教师正是因为这种行为不去规范所以小学生他们的倾听意识不全面,不管是倾听他人发言还是别人倾听自己的发言都会出现一些负面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考虑他人想法,这对于学习和发展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1.3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倾听能力缺失的原因。从学习本身的情况分析,通过合理的倾听从别人的成功经历学习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这就是一个学习的有力路径。但是实际课堂上小学开展的各种教学模式中倾听能力严重缺失。就像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分配小组然后由小组长带领成员展开合作交流和讨论学习,但是观察这些小组配合的情况会发现,一般只有肖组长或个别学习成绩好的人在那儿唱独角戏,其他的学生就像听众一般,有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或者听进去别人也不知道,还有的小组学生各做各的,意见不一,讨论的时候没有说服力。有学生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或者小组成员的耐心有限,要么是抢答要么就是把他们直接忽略,表面上各小组非常热闹但是他们讨论的不一定是学习方面的知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组分工不够明确,组长不对学习科学记录,发言和回答问题的顺序不对等,还有很多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嬉戏打闹,聊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当小学生活动时间增加和交流的机会变多以后他们能真正的倾听并不多,所以小组合作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教师没有给学生讲明倾听的重要性,多数学生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从他人的发言里获得有用的信息,所以造成学习经常会出现一些困难却无法解决,倾听能力的提升也完全不理想。

1.4 课堂学习与练习中学生倾听能力缺失原因。在平时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多数小学生都不愿意静下心来听老师讲题,也不认真仔细审题,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基本上不理会。有时候教师重复强调对某些东西思考的时候必须按照哪种角度进行,但还是有些学生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比方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一个练习题,并告诉学生这个练习题他比较抽象,需要重复阅读题目然后再去做题,结果小学生读题的时候就粗心大意导致最后的错误出现,其实这种情况有70%以上的学生会有,对教师的话当耳旁风。还有一些是教师在课堂上提醒学生有些题目经常出现错误,需要小学生对此加强注意,但学生还是无动于衷没有听老师的话,所以这就是倾听的缺失表现。有很多教育学家对人类的交往进行研究发现,人们的交往方式有45%在听,说占有30%,读占有16%,写占9%。这充分说明人在交流的时候有一半都是听,所以倾听就是人和人之间沟通必备的一种技能和载体。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倾听可以让学生成为有知识和道德修养的人,而教师也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叙述要认真听听,不能随意打断他们。但是还是会有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耐烦,经常打断他们的叙述,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的观念上教师打断次数最多,所以对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培养极为不利[2]。

2.小学数学课堂低年级学生听力能力培养策略

2.1 明确听力的规范和要求。专心认真的听他人讲话并听清楚其中的内容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路径,因为在倾听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不断运转的,当把别人的话语正确和错误点听出来以后,他们会吸收有营养的成分,有耐心的听别人讲话就是在他人讲完之前不能随意的插话,就算有必要,也得是当对方叙述完一个段落以后再礼貌打断。虚心指的是因为每个人的观点有所不同,和他人交流的时候就算他人观点出现错误也应当礼貌提出意见不能直接打断并指出[3]。比如:要想让小学生养规范且认真的倾听条件,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风气进行指正。比方说数学当中包含很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对这些进行讲解,会发现有的学生在听不懂某些地方的时候他们会直接中断教师的言语然后指出问题,这种行为教师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纠正,在讲课的时候如果有小学生打断教师并提出问题,教师应当先用缓和的语气简单教育一下这名同学,别人告诉他们随意打断别人的话是不对的,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在老师说完以后你们再提出,我会告诉你们答案,就算老师是错误的也不批评你们。这样一来小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会认真听从教师的意见,如果教师施以严格的语气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害怕反而会制约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或者是有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发现错误都会大声的提出并打断同学对话,这种行为也是极为不正确的,如果遇到的话数学教师也应当及时纠正,如此便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他们的学习与合作而言极为有利[4]。

2.2 构建良好听力氛围。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保障,也是打造师生和生生情感交流互动的前期铺垫。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有必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课堂气氛并带动学生的学习和倾听,但是要考虑到小学生当前的思维各方面都为发展完善,达到合理课堂气氛的主要方式还是要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会学习到有关加减法的知识,教师先给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并构建情境[5]。比方说内容是“晚上老师的几个朋友要来家中做客,我准备去菜市场买一些菜,主要有萝卜、白菜、猪肉、牛肉,那我在50元钱是否足够?现在已经知道白菜和萝卜的价格是一元一斤,猪肉和牛肉经过打折以后是8元和30元一斤。”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小学生是刚接触加法,他们对于个位数数字相加减会比较容易,但如果是10以上的数字小学生便会有些吃力。但数学教师却用生活中学生可能经历了一种情境事情给学生构建情境,这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的熟悉,小学生在面对这种情境以后现实感觉非常有趣,然后倾听教师叙述,接着在思维基础上运转思考,这样一来便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让小学生从基础的个位数加法运算开始,萝卜白菜各一斤是多少钱,1+1=2,接着问猪肉和牛肉各一斤多少钱,这个时候学生再去计算,最后是问所有的菜价格在一起是多少钱,50元是否足够。允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要先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保证在人数、成绩以及性别等方面的平衡,当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一些规则,不能随意打断他人回答问题,如果发现小组长应当制止,这种氛围基础上的习惯培养是比较有效的,小学生逐渐便会形成仔细倾听他人说话并不会轻易打断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也可间接性帮助教师更好完善教学任务。

2.3 适当鼓励促进倾听。结合相关调查发现,小学生在课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概是在15分钟左右,然后就会走神或者做一些小动作,并不会继续倾听教师的讲课,但之前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高。主要是因为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当小学生思维一出现松懈,他们就会不认真听讲,所以如何才能维持小学生课堂后半段的听课效率然后引导其仔细倾听,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鼓励和表扬的手段践行,比如教师制定好规则,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人不能随意打断,要尊重同学和教师,并且对于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会有一些奖励,这里教师应当提前准备好礼品。如果有小学生不仔细倾听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应当对他们实行一些惩罚措施,比方说表演节目或者做两个俯卧撑等,惩罚不能过于严重,目的是让他们长记性并知道纠正自我。

2.4 教师加强吸引力,吸引学生倾听。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他们往往一些言语行为都会对学生造成思想和行为上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语言上更为精进,才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适当增加趣味语言元素,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倾听能力的有效措施。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比如6*6=36、8*8=64这两个都是乘法口诀中的,但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记忆的时候,语言上描述六六大顺、八八大发等趣味性语言,可加深学生印象,也能吸引他们倾听。除此之外,一种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形成,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积累,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每一节课都要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逐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一种[6]。

3.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出表率,仔细倾听学生的表述,并且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目前的实际学习与发展等情况,然后合理的创新和完善教学内容与方式,围绕着倾听能力进行教育,致力于为低年级小学生构建轻松愉快学习氛围和提高学习成绩与倾听能力,并促进其全面化发展。

猜你喜欢

小学生能力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是小学生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