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阅读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2期
关键词:阅读文章核心素养

周 晟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茅坪镇中心小学 陕西 白河 725800)

前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学习效率有所帮助,还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对其提出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更新教学内容,其中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是有效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通过比价文章相同点及不同点等多种方式进行开展,主要包括阅读内容中的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及思想内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也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核心素养[1]。

1.比较阅读概述

比较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被教师所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法哪个是,其将题材、形式及内容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有对比、有分析的阅读。在比较的方式下明确文章内容及形式上的差异,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及本质特征,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思路。如果单纯的对某一篇文章进行独立阅读和分析,不能全面的准确把握文章含义,但是如果进行比较阅读,就会发现文章间的异同,可能是异中求同,亦或是同中求异,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下,对文章产生新的感悟,并且更加准确、深刻的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对比较阅读的范围和角度方面进行分析,其具有“可大可小”、“可纵可横”的特点,其中“大”的方面是指将不同国家、民族及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小”的方面是可以将具体文章中的人物、形式、段落或某一方面进行比较;在“纵”的方面试讲文章中某一人物的前后不同的表现进行比较;“横”的方面是将同一题材的文章、报刊、读物等进行比较。不管如何进行对比,都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悟文章,进而获得更新颖的知识。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阅读理解能力还很有限,而且还有很多语文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小学生阅读,极大限制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语文教师只注重于教小学生读懂文章,并要求小学生要深刻地阅读其中含义。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也可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已经落后了,其效果也不是很显著,如果长时间以这种模式开展教学,会慢慢让小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因为如果小学生多次对一篇文章进行深读的话,就会感觉到乏味。如果长期运用这种方式教导小学生阅读,小学生们就会适应这种教学,如果再出现新的教学模式时,一时间也很难接受。

语文教师是小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其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阅读的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还要为小学生们做好榜样,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不要因为个人的原因影响小学生的成长[2]。

3.比较阅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发挥比较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宜的比较材料,选择的材料要具备较强的可比性,具体来说就是在内容形式、思想感情及语句语法中存在相同的特点。在进行材料比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精准找到比较关键点,因为对缺乏比较关键点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会丧失比较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其次,比较阅读选择的材料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能给予小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思路;其次,要准确定位比较阅读开展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及阅读技巧规律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比较阅读教学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本末倒置及舍本逐末的问题,积极发挥其优势,结合文本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作用。

4.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具体方式

4.1 增减法。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的比较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增减法,增减法就是在文章中增加或减少一些语句,再在此基础上与原文进行比较。例如,在教师讲解四年级课文《走月亮》这节课时,会涉及到这样一段内容:“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在这一段中运用增减法,将“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等对声音的描述进行删减,再与原文进行比较,就会显得文章单调且苍白,缺乏了生机。这篇文章通过对作者与母亲在月光下散步时看到生机盎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作者愉悦的心情,如果将声音描写的部分删减,就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表达的愉悦感情,通过比较,小学生会发现声音部分的描写使整篇文章的情境更加丰满,让小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增减法在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进而掌握整个文章的感情脉络,掌握炼字炼句的阅读技巧。

4.2 替换法。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替换法就是将相近的词语或语句对原文中的一些词语和语句进行替换,或者将整个语句的顺序进行重新编排,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例如,在教师讲解六年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时,在文章“也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一句中,教师用“瘦弱”替代“枯瘦”一词,用“放”替代“按”,引导小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作者在用词方面的特点,在比较中,小学生会发现“瘦弱”和“放”的使用虽然与原文意思相近,但是在情感表达上并不深刻,“枯瘦”一词更能体现当时受压迫的时代背景及鲁迅先生的形象,“枯瘦”一词更具风骨。另外,用“放”的应用不能体现“按”的力度,“按”的使用更能体现鲁迅先生在看到车夫情况时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及对社会现象的厌恶。所以替换法的应用,能够制造用词方面的矛盾。帮助小学生打破传统阅读思维的桎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自身的写作中强化用词造句的精准度。

4.3 摘抄比较法。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摘抄比较法就是引导小学生将课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及相关内容进行摘抄,可以利用画图及列表等形式,教师在讲解寓言类的文章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运用摘抄比较法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小学生快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例如在教师讲解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及《揠苗助长》这两则寓言时,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较多,情节也较为复杂,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将事物之间的异同进行列表分析,直观的进行比较,或者引导小学生结合列表中的内容猜想故事接下来的走向。摘抄比较法能够帮助小学生更直观的分析文章内容,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4 想象法。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想象法就是帮助小学生更具体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多与文章相关的内容进行想象,进而与原文内容进行比较[3]。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上册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文章时,牛将红头蟋蟀吃进了肚子里,红头蟋蟀的朋友青头蟋蟀看见此状就利用自身的知识来鼓励红头蟋蟀不要放弃,最后牛在打喷嚏时将红头蟋蟀喷了出来,青头蟋蟀此时上前安慰红头蟋蟀全当去牛的肚子里旅行了一圈。结合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象成红蟋蟀,思考如果遇见这样的事情会对青头蟋蟀说什么。学生在陷入想象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丰富自身想象力,并将自己的多元化思维融入到写作中。

4.5 联系法。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的联系法就是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文中的所学内容、知识点与课外的知识进行有效连接,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例如,在教师讲解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这篇课文的时,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作者家乡的桂花树,小伙伴一起做“摇花乐”游戏中将掉落的花瓣比喻成桂花雨的美丽景象,为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可以寻找一些对比描写樱花的材料,因为樱花雨也是课文中常出现的内容,通过对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掌握两篇文章在词语使用、形式结构写作手法上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了解文章背后不同的情感诉求。所以联系法的应用能增强小学生对课文知识背后内容的理解,升华自身情感,继而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4]。

5.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5.1 对题材相近的阅读文章进行比较。基于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为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将题材较为相近的阅读文章进行比较,通过对两篇文章进行阅读,通过不同的角度及情感来对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比较,包括人物形象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及思想内容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两篇阅读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获得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有效提升阅读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也能够逐渐学会对阅读文章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找出文章核心,快速地了解阅读文章描述的内容及利用何种方式进行描述,再通过阅读比较来让小学生对相似文章进行学习,提升阅读兴趣,拓展小学生的阅读量,进而为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将很多相似内容的文章归纳到一个单元中,如《黄山奇石》这篇文章,就与同一单元的《葡萄沟》、《日月潭》的文章内容十分相似,都以描述自然风光及景观景色为主,所以语文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阅读,首先引导小学生对这几篇阅读文章进行阅读,对阅读文章的大致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再引导小学生对这几篇阅读文章进行思考,思考一下这些文章主要描述了些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5];最后,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对这些阅读文章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语文教师的带动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只有对比较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5.2 对阅读文章的细节进行比较。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完善和发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语文教材,要比以前的教材精细很多,其中每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文章内容既有内涵又有寓意,每句话中都透露着作者的文采,还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此,小学生在学习每篇阅读文章时,语文教师都会要求小学生先仔细通篇阅读文章,先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然后再细心的对比文章情节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一些细节之处,要仔细地推敲,从而来感受其中情感的变化。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能够深入文章内容,既能感受文学作品带来的愉悦,还能锻炼小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6]。

例如,小学阅读文章中有一篇叫做《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很有寓意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比较,比如“一根火柴”和“一把火柴”进行比较,通过细致的分析两个句子的含义来区分各自所表达的效果,这样小学生们才能感受到文章在情感上的变化,以及小女孩内心是怎样的绝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导小学生进行细节对比时,还可以借助句子中词语的增减来进行比较,意思就是主动地增加或者减少一个词语,然后与未增减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前后句子的含义以及情感来体现词语的重要性,这样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词语在句子中该如何运用。

5.3 对阅读文章的写法进行比较。基于比较阅读教学模式,为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还可以对阅读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比较,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并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7]。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潘新和先生曾经这样说道:“写作能力是培养语文教育的根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基于写作来规划语文教学。”通过这句话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属于一种语文表达积累及写作素材的方式,不局限于教学本身。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阅读十分有必要,小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写作手法来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想要表达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够加深小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核心素养,为日后的写作教学打下铺垫。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木笛》这一节课时,为有效帮助小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和核心,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比较阅读的学习方法来对阅读文章中的外貌描写技巧、对话描写技巧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学习其写作手法,并更深入地了解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协作与表达能力,将比较阅读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落到实处[8]。

5.4 对阅读文章中的内部语言文字进行比较。在一篇阅读文章中,其表现形式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阅读文章的这一特点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小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文章的内容语言文字进行比较,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思维。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环境背景语言进行比较,因为每一位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生活经历都不相同,其文章表达的思想也不一样,如果小学生能够将作者对环境背景的描写分析正确的话,就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阅读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让小学生了解作者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存在的语言差异,帮助小学生对不同阅读文章中人物产生不用的看法,丰富自身的情感,提升感悟力。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曹冲称象》这节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曹冲及相关人物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通过这一形式能更凸显“曹冲”这一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让小学生对“曹冲”这一人物形象更为了解,提升阅读兴趣[9]。

另外,在对阅读文章中的内部语言文字进行比较时,也可以引导小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这一比较方式能有效拓展小学生的阅读量,并将小学生在比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及表现手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语文教师讲解王昌龄的《出塞》这首古诗时,语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要求小学生收集一些其他王昌龄的诗作,并要求小学生与《出塞》这首古诗的表达方式及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帮助小学生感受作者在不同环境及心态下创作的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方式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10]。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部分,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引用比较阅读教学模式,帮会组织小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语言形式及文字内涵,真正把握阅读文章的思想感情及中心内涵,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鉴赏能力,进而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有效地保障。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