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革命与19世纪美国农业的发展

2022-11-18季艳龙

农业与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世纪农业生产

季艳龙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3)

19世纪是美国历史上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这1个世纪的发展,美国从一开始刚摆脱殖民束缚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其崛起与农业的快速发展是脱离不开的。美国的历史是从农村移往城市的,由此可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就19世纪美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农业在其中起到了不言而喻的作用。

美国的农业革命从独立战争后即已开始[1],促使美国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规模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为后来美国工业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农业方面的变革主要包括不断扩大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专门进行农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农业专门学校、农业协会、农业科研实验室等教育科研机构等,农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19世纪美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并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各种条件,从而使得美国从刚刚摆脱殖民的落后国家发展成经济发展发达的超级强国。

因此,对19世纪美国农业革命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19世纪美国农业发展的认识,同时也为研究当代美国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史料支撑。本文将从19世纪美国涉及农业革命的农业耕地面积扩增、农业机械化与生产力变革、农业生产模式专业化、农业科研与教育4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试图阐明19世纪农业革命对美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 农业耕地不断扩大

土地是构成农作物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19世纪的美国,农业耕地的扩大主要受大规模的开发与拓荒2方面的影响。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时,其版图面积仅为593847.94km2,其后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扩大领土,通过不到100a的时间,美国的领土面积比独立战争结束时扩大了7倍之多,总计达563万km2有余[2]。

除了通过殖民和领地掠夺之外,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通过出台了如《西北领地组织法》、《宅地法》等一系列土地法令,这些法令的颁布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批移民前往西部开垦土地,从而使得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此外,联邦政府还通过拍卖、免费赠送土地、给予津贴、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农业贷款优惠政策等形式,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拓荒,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由此,19世纪美国耕地面积大规模增加,并且在此期间,美国大多数地区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农场的数量及规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1880—1900年,西北地区404.68hm2以上的大农场由29000个增至47000个[3],该变化主要得益于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相关农业吸引政策的支持。加之在此期间,美国因战争需要及吸引大量移民去西部垦荒等因素,开始大规模兴修铁路交通,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铁路交通网络,铁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为美国农业的深度扩展提供了条件,为美国农业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纵向延伸提供了动力,促进美国西部农业的崛起,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去西部开荒种地,由此美国西部大开发以空前的速度进行,美国农业规模不断增大。据统计,1870—1890年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人口由687万人增至1677万人[4],人口数量增加了1.4倍。由于西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加速了美国西部的开发,极大地扩大了美国的耕地面积。据统计,1850—1900年,美国耕地面积从1.19亿hm2扩大至3.40亿hm2[5],增加了1.85倍,这也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2 农业机械化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美国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节省了农业生产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了动力。该时期,尽管美国西进运动为中西部地区带去了较多的劳动力人口,但是随着耕地面积的快速增长,农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缺失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了农业机械化变革,寻求农业快速发展。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则属于“劳动节约型”技术[6],通过不断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力的作业量,从而弥补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的短缺。

当代美国农业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然而在19世纪以前,美国的农业生产模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模式,生产农具大都较为粗制,且农业生产动力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还未在农业生产部门大范围使用。期间,主要农业生产工具包括开垦时使用的粗制木犁、木耙,中耕除草时使用的锄头,农作物收割时使用的镰刀等,并且农业耕作基本上全部依靠人力。至19世纪,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在农业生产中畜力逐渐替代人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使得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据统计,1900年美国农场共有耕畜(马和骡)2000万头,远远超过英、法、德3国耕畜头数的总和[7]。此外,随着劳动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新技术、新工具也不断涌现,陆续出现了适合本土农业开垦、播种、中耕、收割、打谷等各项作业的半机械化或机械化新式农具。如,替代粗制木犁的铸铁犁、钢犁,取代连枷打谷的皮特式打谷机,替代人工手动播种的玉米种植机以及跨骑式中耕机等“劳动力节约型”农具。此外,美国还不断加强对国外农业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引进,大量从英国、法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加以改进。如19世纪30年代,美国从英国引进收割机技术,随后经改进,发明出适合大型耕地使用的收割机,比英国收割机的功效快2倍。由于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畜力的全面使用,使得该时期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近33%[8],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劳动力短缺的束缚,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许多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具不断产生,加之19世纪美国耕地面积也不断增加,据统计,至1900年美国的农业耕地面积增长至3.39亿hm2[9],农场数量增至573万个。该时期农作物产量不断增产,并位居世界第1。其中,小麦的产量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3%,棉花产量高达1000万kg。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该时期农业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共同促进了美国农业呈现高速发展。

3 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

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结合各地区土地类型、气候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农业资源改组[10],农业发展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过1个世纪的发展与融合,区域专门化生产模式逐渐成为美国农业主要的生产模式,农业生产分布格局逐渐呈现专门化和相对固定化,如在美国南方出现了“玉米-生猪”农业专门生产模式。

美国2大农业生产主体分别为种植业和畜牧业。其中,种植业主要以春小麦、冬小麦、大豆、玉米、水果和蔬菜的生产为主;畜牧业主要以饲养奶牛、生猪、肉牛和家禽以及生产乳制品为主。从农产品分布区域来看,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可以分为玉米种植区、小麦种植区、水果蔬菜区、牛奶生产区、牛羊饲养区、混合农业区等。从地理区位分布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玉米种植为主的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以大豆种植为主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艾奥瓦州和俄亥俄州,以春小麦种植为主的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以冬小麦种植为主的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得克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俄克拉荷马州,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加利福尼亚州,以乳制品生产为主的纽约州和佛蒙特州,以畜牧养殖为主的得克萨斯州、北卡罗来纳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等。

总体来说,19世纪美国农业发展逐渐趋向专业化、规模化,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专业划分农业生产区域。并且由于西部土地的垦殖运动,农业传统生产区位中心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整体上来看,美国农业生产中心逐渐西移,并且原单一作物生产中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逐渐确定化、专业化、规模化。19世纪农业生产区位的逐渐确立为美国农业发展布局奠定了原始基础,影响深远。直至当前,美国农业生产区位除少数变动外,基本还保持着19世纪农业生产区位的模式。

4 农业教育与科研组织迅速发展

19世纪由于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技术革命、化肥农药技术、农业育种等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联邦政府相继颁布了《哈奇法案》、《莫里尔赠地学院法》、《农业试验站法》等一系列法案,由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农业教育、农业科研以及农业推广。随即集聚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农业大学在各个州逐渐建立起来,这些农业学校纷纷设立化肥农药、土质改良、农业机械等专业类课程,此类学校由于受到政府的支持,费用往往较为低廉,且所学知识适用于农业生产,因此吸引了大批平民子女入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此类农业学校的设立为国家农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农业专业人才,为美国农业的推广及发展起到了专业人才支撑作用。

此外,在民间也产生了如农业协会这样的农业科研与技术传播组织。1785年,促进农业教育与推广的第1家农业协会在费城成立。此后,各州也纷纷成立同样的农业协会,数量激增,截至1819年12月,在美国各州开展积极活动的农业协会超过100个。参加此类农业协会的人员主要由具有农业背景知识的专业人员、有良好专业训练的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等组成,其设立主要是为了进行农业技术与知识的传播活动。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还陆续在国家农业部下设与农业化学、植物保护、农作物种植、畜牧兽医相关的专业局和农业管理部门,并设立野外农业实验站。这些机构及实验站的设立主要是进行农业管理、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农业情报获取以及农业推广等活动。

19世纪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经验化向专业化转变。农业科研与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批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教育科研机构纷纷建立,大批具有农业专业背景的人才不断涌现至农业领域,使得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仅仅依赖于农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起来的农业专业学校、农业协会、农业专业局、农业实验站等机构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农业革命对19世纪美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美国历史发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19世纪美国农业革命主要包括农业耕地面积扩增、农业机械化与生产力变革、农业生产模式专业化、农业科研与教育4个主要方面。农业革命塑造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格局,为后来美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革命使得19世纪美国农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带来了农业耕地面积的巨大扩展,农业耕种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模式更具规模化、专门化、专业化,农业生产逐渐走上科学化的道路,出现了农业大发展的局面。根据《美国历史统计》,1840—1900年,美国农业总产值从7.6亿美元增长至43亿美元,农业总产值增长了近4.7倍。在这场深刻的农业革命推动下,美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跃居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并为美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对农业革命进行研究还有助于加深对19世纪美国农业发展的认识,为研究当代美国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史料,同时,我国也能从美国农业革命对19世纪美国农业的作用中汲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

猜你喜欢

世纪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世纪赞歌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