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联结机制下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业态与新模式

2022-11-18吴小敏曹益芳吕梦婷朱华友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工坊业态民宿

吴小敏 曹益芳 吕梦婷 朱华友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打破传统农业不同以往为“新”,具备相应经济规模为“业”,呈现出能够形成稳定形态的趋势为“态”,因此“新业态”即为在农业功能上进行横向拓宽,在链条上纵向延伸,在价值上对一二三产业振兴的发展形态[1]。近年来涌现的乡村产业新业态,如乡村生态转化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产品会展业、农产品电商业等,都对农业和现代产业多种要素进行了重新配置。农业“新模式”是指通过对农业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从而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农业新发展运行方式[2]。按照产业振兴的主体来看,目前我国主要农村产业振兴发展的新模式包括专业大户主导型、农民合作社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等[3]。目前,比较常见的模式是农民合作社主导型和龙头企业主导型。农业“新动力”是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型驱动因素,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出现的新动力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因素[4]。

浙江省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村民和集群利益联结机制,在这个机制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了当地的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本文以浙江省松阳县石仓村为例,对浙江省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介绍,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经验。

1 石仓情况概述

石仓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松阳县,距离县城约有20 公里。当地居民是在明清动乱之后从福建上杭县迁入的,以阙氏家族为主,合族而居,形成了石仓地区的大型组合式建筑群。目前人口约6 000 人,自然风景秀美,地形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比最大,耕地的面积较小,人均0.8 ~1 亩。主要经济作物为香榧、茶叶以及板栗,其中香榧和板栗的种植面积均为5 000 余亩,茶叶的种植相对较多,种植面积为8 000 余亩。团队于2020 年8 月和11 月两次赴松阳石仓村考察了石仓白老酒工坊、石仓豆腐工坊以及鸣珂里·石仓民宿,访谈了当地村民20 余人次,相关部门领导约10 人次。同时在有关部门获取了相关文献资料。

2 石仓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 新模式

2.1 石仓白老酒工坊

2.1.1 新业态:糯稻种植+酿酒+养生旅游。工坊在第二产业酿酒方面,生产车间功能齐全,通过硅藻桶过滤、蒸馏、高温灭菌、保温等一系列步骤进行特殊工艺制造,进行包装、出售。最原始的工艺是由客家人从福建带过来的,但是在工艺演化过程中,工坊白老酒的酿造过程和销售流程都得到了升级,产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了提高这种类似米酒的当地特色酒的品种,在第一产业方面,扩大了原种糯稻的种植面积。同时将“居酒屋”作为白老酒工坊配套项目,为游客提供酿酒体验、品酒、休闲等服务。为留住游客,石仓对以前留下来的“牛栏区”整体改造,打造民宿,形成“酿酒+旅游”的新业态。

2.1.2 新模式:母品牌延伸与作坊加盟。工坊对生产线进行现代化改造后,不仅酒的品质更有保障,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农户自酿酒的品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作坊加盟,按照订单量去生产,经过工坊的加工检验后,贴牌销售。即进行母品牌的延伸,用已经树立口碑的石仓工坊母品牌,为“百姓酿酒”的子品牌带来免费效应。

2.2 石仓豆腐工坊

2.2.1 新业态:豆制品文化+制作体验+研学。石仓豆腐工坊的车间分布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分为原料准备区、浸泡磨浆区、煮浆定型区、炸制摊晾区、包装储藏区和品尝区六个功能区。基于客家文化,在生产工艺方面进行了细化升级,提升了油豆腐的品质,增加了油豆腐的品种。为了获取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工坊加强了产业链建设,与当地黄豆种植合作社形成了密切的合作。为加强产品销售,扩大品牌影响,工坊将豆制品加工参观、制作体验、研学等活动融于一体,引领了当地的豆腐产业发展,并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2.2.2 新模式:强村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商资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村民的支持下,石仓豆腐工坊构建了以强村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工商资本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方共同参与的新发展模式,其中,强村公司认缴了50%的股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认缴了16.67%的股份,工商资本认缴了25%的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认缴了8.33%的股份。

2.3 鸣珂里·石仓民宿

2.3.1 新业态:古建筑观光+民宿+非遗手工艺体验+餐饮。石仓第一产业方面以香榧、茶叶、板栗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第二产业依托客家非遗传统手工艺,制作和出售特色荷包、特色竹编篮等松阳手工艺品。第三产业依托当地自然环境与客家文化,如当地的古建筑包括跑马楼、古宅等30 多座明清时期的建筑,且设有宽阔的庭院,其中一些古建筑被重新装修,作为民宿使用,鸣珂里民宿、水墨石仓民宿在当地享有盛名。与此同时,民宿内还开设有特色荷包、特色竹编篮、手鞠球等手工艺绣品制作公益课,这些手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2.3.2 新模式:村落古建筑+ 民舍。石仓居住着6 000 多位客家人,承袭了300 多年闽西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保留着独特而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古韵。鸣珂里·石仓民宿就隐于30 多座气势宏伟的明清古建筑群中,这些古民居多为清末民初的夯土老屋。民宿采取村集体组织、村民自愿参与的形式,形成“村落古建筑+民舍”的特色民宿开发的新模式。

3 浙江省松阳石仓地区农村产业振兴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石仓地区农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不同,但是催生它们的新机制相同,表现为“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石仓白老酒工坊采用“村集体入股+社会资本入股”的形式,由集体经营公司牵头成立合作社,成立股份公司,村集体公司由村干部负责筹资贷款入股,村民和社会资本自愿入股,形成经济混合所有制。石仓豆腐工坊项目则是采用政府引导和扶持的形式,加强村集体参与、农民入股以及工商资本的运营结合。同时通过技术革新,解决了当地家庭作坊面临的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提升了传统豆腐制作的工艺品质。鸣珂里·石仓民宿项目发挥农民女企业家的作用,由妇女创业模范导师创办鸣珂里·石仓民宿,统一规划经营,村民和社会资本自愿入股,按照股份分红。

4 新机制推动下浙江省松阳石仓农村产业振兴的效益分析

“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催生了农村产业振兴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了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石仓白老酒工坊通过现代化生产线取代原先村民的生产小作坊,同时当地相继成立糯稻和黄豆种植合作社,形成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提升了经济效益。石仓豆腐工坊依托工坊打造、产业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旅游的发展,还推动了当地豆制品产业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及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在生态效益方面,促进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如石仓白酒工坊和豆腐工坊通过技术改造和组织创新,取代了村民的生产小作坊,减少了村民生产和生活污水废渣的排放,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社会效益方面,表现为就业增加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如鸣珂里团队和大东坝镇合作成立妇女司机及厨娘团队,承接鸣珂里游客接送、游览和饮食业务,增加了妇女创业就业。同时,民宿内开设特色荷包、特色竹编篮、手鞠球等手工艺绣品制作公益课,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得以继续传承。

5 浙江省农村产业振兴对其他地区的启示与借鉴

浙江省农村产业振兴的新机制及其催生的新模式,为其他地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一是如何建立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共同体。松阳石仓的三个项目都建立了“集体和村民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也正是这种集体和村民共赢的联结机制催生了新业态,形成了新模式,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二是地方特色如何有效利用、产业资源要素如何整合问题。由于发展前期投入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政府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支持等方面。

但是未来发展在一些方面需要加强,一是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三农”技术的应用,因为互联网技术渗透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搭建良好的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生产资料服务以及电商销售等网络平台,解决传统农业中消息堵塞和服务体系缺乏的问题。二是农村投资环境问题。有条件的政府可以以市场为导向,设立专门的农村产业发展基金,将该基金投入到技术创新的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三是需要强化人才创新机制,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升级,为农村产业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工坊业态民宿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孪生院子民宿
抗疫同行,课堂“云支招”——中华文化云课堂之创意工坊系列课程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黄健美 艺商结合催生“网红”民宿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