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食品化学污染的捷径
——绿色食品工程

2022-11-16陈姝帆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添加剂农药

陈姝帆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00)

化学性污染是指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通常与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有关或者由包装、加工与饲养等过程中产生。如果人们长期食用化学污染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此外,产生化学污染的食品还具有其他影响,如不可降解,含有多氯联苯等,都会对土壤、水质以及动植物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坚持保障食品安全,打造绿色食品工程,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进而保障人体健康。但针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食品化学污染不可避免,通过从根本上加强对食品化学污染的有效控制,降低食品化学污染影响,才能全面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控制食品化学污染措施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1 常见的食品化学物质以及危害

1.1 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目前常见的食品化学污染物质,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物质。目前世界各国化学农药品种有1 400 多种,其中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化学农药高达40 余种。我国是以农业著称的农业大国,农药在产品种植当中可以起到灭菌杀毒的作用,也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植被的影响,但农药的危害也较大。其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以及急性中毒,具有致癌性以及致畸性,并且都是通过污染食品的形式引起。此外,过量喷洒农药也会对植被造成影响,导致种植产量降低,且损害土壤,使土壤很难为植被提供营养。以人们日常生活为例,市面常见的蔬菜等农产品,只有少部分属于绿色食品,无农药污染,但价格过高。而针对这一问题,其主要归根于种植方式,通过对食品化学污染加以有效控制,大力宣传绿色种植技术,在避免过度使用农药的同时,也能够增加绿色食品的种植产量,使绿色健康食品能够走进人们的餐桌[1]。

1.2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的添加与使用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与要求,对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以及使用量进行了详细规定。但由食品添加剂问题导致的食品化学污染现象仍然不可小觑,仍有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而过度添加食品添加剂。从根本上对此加以控制并加强监督与审查力度,才能将由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化学污染现象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我国目前对食品添加剂有着十分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政策,通过以相关政策为导向,完善质量控制和检验体系,进而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2]。除此之外,一些化工原料也是造成食品化学污染的主要来源。例如,三聚氢胺为一种化工原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其一旦经过光照、加热、遇酸或长时间反复使用时,残留的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会向与之接触的食品发生迁移,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 食品化学污染来源

2.1 包装污染

包装污染是造成食品化学污染的主要来源。包装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途径,其可使内在食品隔离外界环境并对其进行保护与储存,进而保障食品安全。但由于食品包装会与食品产生密切接触,导致包装质量可以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安全。为了更加方便食品携带与运输或者增加食品美观,通常选用精美华丽的材料来对食品进行包装,但由于包装本身存在着污染物质,会造成食品污染以及危害食品安全。大多数的食品塑料包装都是以高分子树脂为主要材料,包装表面的信息也是通过油墨和部分胶黏剂来完成,部分食品包装通过加热会产生一定的化学物质,从而造成食品化学污染[3]。

2.2 加工污染

加工污染是指对食品进行加工保存的过程当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竞争越发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加食品的外观、味道或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等,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大量添加香精、色素以及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一旦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在实际加工与保存过程中,其质量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社会发展趋势下,多数企业采用机械化的方式来进行食品生产,食品本身并不包含化学污染成分,但在加工、储存以及运输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食品质量下降,并存在化学污染现象[4]。

2.3 水质污染

食品加工生产必须依托水源,但我国水资源不仅匮乏,且污染现象严重。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水质环境污染的不可逆,尤其铅、铜、汞的污染更为严重。同时,水质污染同样也是造成目前食品化学污染的主要来源,水体污染以及土壤污染导致汞、铅、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而这些问题的源头与水质污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使用污染水源制作的食品,则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长期的水质污染不仅会影响食品安全,还不利于社会的长久发展[5]。

2.4 饲养污染

肉类可为人体健康提供营养。养殖户在牲畜、家禽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兽药对兽类、禽类进行疾病治疗,但有的养殖户会对动物使用禁药、超标使用药物、用药方法不当以及在屠宰前违规使用兽药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动物体内有药物残留存在,进而也会使奶、蛋、肉等食物中含有药物残留。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快家禽、牲畜的生长速率,提高出栏率,缩短出栏时间,养殖户在饲料喂养过程中添加大量的生长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不能被家禽、牲畜所分解,而是通过肉质产品传递到人体内,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 控制食品化学污染,打造绿色食品工程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

若要有效控制食品化学污染,需要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力量,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绿色消费意识,以此来作为原动力驱动绿色食品工程的长效发展。现阶段我国绿色食品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由于绿色食品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绿色食品不被人们所接受,而这极大地限制了绿色食品工程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通过积极落实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强调人们的绿色消费观,来实现对食品化学污染的有效控制。①从思想层面上,通过利用各类宣传途径,如报纸、电视、车载广播、广告、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短视频等各大平台,宣传绿色食品知识,树立正确的绿色食品观念,进而改变不正确的食品烹饪方式。同时,结合政府力量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从学校、企业等方面落实绿色食品工程工作,坚决保障食品安全。②从行动方面上,提高绿色食品种植产量,降低绿色食品价格,积极宣传绿色食品种植技术,并通过相应措施加强对食品相关行业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绿色食品意识,为推动绿色食品工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③培养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结合我国卫生部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每个城市家庭每天产生的废水量大于200 L,产生的污水会经排水系统,最后进入淡水区域,使水资源的污染更为严重。同时,每个家庭平均每天能产生平均1.2 kg 的垃圾,包括餐盒2.3 个,垃圾袋4.1 个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等。所以,若要有效提高食品安全,需要培养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如呼吁使用布袋,拒绝使用垃圾袋;呼吁餐盒的重复循环使用等,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居民的绿色食品安全意识。

3.2 开发和使用先进的绿色食品技术

积极开发和使用先进的绿色食品技术也是实现食品化学污染有效控制的主要措施。①从农业种植方面来看,坚决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以少用、不用为基础原则展开绿色化种植。同时,通过在农业种植密集处建立绿色种植示范地,加强绿色种植技术宣传,使绿色种植技术能够得到广泛使用。从畜牧业养殖来看,杜绝在饲料当中增加激素物质或者注射相关化学药物,推动规模化养殖,绿色化养殖。从食品生产来看,严格保障每一项生产环节的干净与卫生,加强质量审核,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包括食品外包装。②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相关部门要积极督促和监督绿色食品技术的使用与开发,严格履行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坚决把控绿色食品第一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下,由于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身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越发重视,更加追求绿色食品。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具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对于食品化学污染来说,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的外包装等都会造成食品化学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只有从源头上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将食品化学污染降至最低,坚决落实绿色食品工程,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添加剂农药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什么是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