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探讨
——以山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为例

2022-11-16□赵

记者摇篮 2022年5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电台听众

□赵 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种类型的媒体相继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还拓宽了人们的知识层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其传播速度、传播方式及传播范围都发生了一定改变,人们通过新媒体途径获得的信息也更加全面。与此同时,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台,收听率却在不断下降,听众对广播电台编辑人员的要求也有了明显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从自身到团队,从观念到形式,都要有所创新,以不断满足听众对信息的求知欲,促进广播电台的高质量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必要原因

广播电台的编辑身上肩负着为群众传输真实新闻信息、传达国家相关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任务和职责。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信息获取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碎片化、实时更新的信息。而传统的广播电台则需要经过外采、策划、编辑、审核、编排等多道工序,周期烦琐而冗长,很多新闻都失去了时效性。这就导致传统广播电台的听众群体大大减少。而广播电台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却又离不开广大听众的支持,因此,作为一名合格广播电台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突破自我,选择合适方法策略解决行业问题。

二、广播电台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空洞

当前许多广播电台的内容质量令人堪忧,与新闻记者采写质量有很大关系。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接触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在逐渐增多,同时人们对信息的内容及节目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导致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积攒报道人气,吸引受众观看而搞出一些华而不实的新闻信息。这些新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章大篇幅都是在讲与新闻主题毫不相关的内容,并且这种文章明显使用大量词汇堆积出来。新闻三要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性,从这个标准衡量,一些报道存在虚假、捏造的内容甚至是谣言,明显不符合新闻定义。

2.时效性差

新闻报道最讲究时效性,这是对新闻的基本要求。如今在手机APP普及的时代,很多突发事件刚发生,还未等新闻记者到达事件现场,在场群众就用手机拍摄了并上传到网络上,甚至很多都是现场直播。社交APP对拍摄者的拍摄水平要求不高,主要是让大众如亲临现场般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细节、过程和结果。因此电台在这方面毫无优势。而且在如今的广播电台播报中,听众经常会听到一些不准确不完整的信息表达。“大概、似乎、好像”这些不确定的词语的大量存在会严重降低节目的质量,也会让听众逐渐失去对节目的信任感。对于听众来讲,模糊性词语的大量存在是广播电台不专业的表现,这会使听众慢慢转向其他的平台和媒体来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

3.缺少包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听众的审美眼光也逐渐提高,如果广播电台采编的基本模式总是保持一成不变,听众就会丧失最基本的耐心和兴趣,越来越挑剔。长此以往,听众就会放弃对其的关注。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电台节目也是如此,如果能做到花样翻新,适时地打造节目形象、强化品牌,从内容到风格都进行全方位立体包装与宣传,就会使整个频道形象鲜明、风格统一、内容丰富、节目衔接流畅。听众感到耳目一新,节目收听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4.手机APP迅猛发展,受众大量流失

传统的广播电台编辑是电台和节目的重要支柱。当前手机APP迅猛发展,各种视频编辑和直播软件也被广泛应用,这对广播电台编辑工作产生了很大阻碍。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贴近百姓,贴近民生。此外,对广播电台而言,编辑的不同方式会给听众造成不同的收听感觉。针对这一点,广播电台编辑可以巧妙利用多种编辑方式来提升节目的质量。

三、促进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具体措施

1.加强编辑业务培训

电台需要的是一支经验多、技术精、业务强的团队。编辑人员日常学习中,不能仅学新闻专业知识,眼界要宽,要多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知识。电台要多开展体验式的培训活动,带领编辑“走出去”,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需求,在基层接受磨砺和锻炼。要多开展任务式培训,以弥补听课式培训的不足,通过“任务发布—团队合作—集中展示”等流程,在实操中强化知识运用,促进技能提升,传导学习压力,提高培训质量。要多开展信息化培训,借助信息化工具提高传播效率,开展常态化的学习,将知识技能融入日常的“学”与“用”中,打通从学到用的堵点。

如山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将编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内容进行重新切割,形成新的知识点分类模块,制作成“小而精”的学习产品,以主题推送的方式定期发送给编辑团队,帮助他们为自主学习“加餐”,为日常工作“赋能”。培训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编辑工作水平的高低,所以对编辑的培训工作要经常开展,让广播电台编辑及时更新理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2.改变编辑传统陈旧观念

思想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促进广播电台的转型,就需要编辑改变陈旧的思想。

其一,要充分认识广播电台的优势和劣势,既要肯定广播电台在信息真实性、权威性、公信力方面的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竞争态势下,广播电台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其二,要认识到向新媒体学习、转变工作思路的重要性。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方式。广播电台新闻编辑需要深入学习新媒体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充分发挥手机和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根据时代需求来更新自身的编辑工作观念。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素材。因此,编辑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便利条件,做好素材的筛选、整合工作,让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听到最新的消息。

3.与新媒体相互融合

每个新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媒体,我们同样不能轻视。不能因为害怕被取代而停止融合发展的脚步。我们要具体研究每一种媒体类型的发展特点,发现每种媒介的优势与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实现对相关资源的整合,使自己能够永立潮头。

传播学专家张守信指出,目前广播电台新媒体普遍存在“过把瘾就死”的现象。电台推出自己专属的APP,前期可能凭借电台的品牌影响力、现有资源等,短期内聚集几十万粉丝,但后期的内容与服务跟不上,忙活了好久,仍停留在自娱自乐层面,许多电台新媒体口号喊得响亮,但最后“不了了之”。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要让内容从生产上游就注入互联网基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顺序。现在大部分电台新媒体的做法是把电台传播过的内容拿过来,做二次加工,修修改改后发布到新媒体上。“营销要前置”,内容也一样,针对新媒体平台,你要放什么内容,生产前就要策划好,而不是回过头来吃传统媒体的剩饭。

如今,有很多电台利用新媒体拓宽自己的听众群体规模,明确前进的方向。如山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就把新媒体融入进来,为己所用。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设立了与用户互动的渠道,传播活动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大大增强,能够明显拉近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从用户那里得到信息反馈。电台与新媒体的融合,既丰富了用户的体验感,也改变了用户对节目的刻板印象。用户积极参与节目互动,为节目的改进和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4.重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新兴媒体的大量出现,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网络新闻报道失实、夸大、歪曲事实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更需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以正视听。因此,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应始终坚持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其制作的新闻要真实,要能如实反映民众意愿,体现民众的诉求和声音。在新闻内容主题选择方面要严格把关,遵循内容真实的原则。理性客观地报道新闻内容,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电台要出台提高新闻记者、编辑社会责任感的措施和机制。如加强培训管理,在培训中做到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并重,引导从业人员进一步认清责任和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如加强新闻编辑的考核管理,通过设计多维度的新闻评价指标,在考核和评价中做到质量和数量并重,以鞭策新闻编辑提高社会责任感,编辑出更多优质的新闻。也可建立全面监督机制,畅通政府监督、媒体同行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多元监督主体参与监督,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新闻宣传,促进新闻事业长久发展。

5.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面对国家和社会赋予广播电台的重大使命,编辑记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讲政治当作根本原则。目前,主流媒体有很多年轻的编辑记者,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把握上还需强化训练。在选择报道内容的时候需要更加慎重,避免片面报道,避免报道产生负面影响,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6.贴合生活实际

广播电台面对的听众主要是老百姓,在选题时要关注老百姓生活中发生的事,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与人民群众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相关的话题。在内容的呈现方式方面要用心,要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新闻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让新闻报道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提高新闻的贴近性。如山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在策划节目时就将触角向受众延伸,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近期拟策划的选题,邀请群众、专家一起投票选出受众最喜欢的选题,受众为节目的策划和组织出谋划策,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节目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群众路线作为行动标准,要求新闻编辑也得迈开双腿,深入基层,在“行走”中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作为价值取向,要求编辑突出群众在新闻报道中的主体地位,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怀群众疾苦,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比如编辑在“走基层”体验式报道中,扮演新闻见证者,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平实、客观地进行旁白解说和概述,呈现新闻当事人的生活状态。这种朴素的文本语态,既可以客观呈现被报道者的性格特质,也能够引导受众设身处地站在被报道者的立场思考、感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编辑选取新闻事实表达报道主题,是一个动态选择、取舍的过程,融入了编辑的价值取向,蕴含了编辑的人文情怀。编辑在整合新闻素材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等情愫,也会因为不同对象的境遇引发思考和感悟。这些情愫和感悟除了在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有所体现外,以编后感的形式理性陈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表达路径。

7.健全编辑知识结构

如今,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时代,面对的是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台编辑需要不断健全、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保持求知意识和求异思维,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尤其要时刻关注媒体的发展趋势,了解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新特点,孜孜不倦地探索全媒体的创新发展路径。广播电台编辑要具有创造潜能,努力以发散性思维分析新闻事件。

8.科技赋能内容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促使内容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如今,一些广电媒体向科技要生产力,加速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5G智慧电台是湖南广电作为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探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项目,是履行阵地建设责任的重要实践,通过新技术赋能再造广播价值。5G智慧电台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编播系统和全天候广播节目集成,是智能全媒体生态里的创新实践先锋。作为走在前列的广电媒体,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训,使其成为懂技术、懂内容、能创新、会运营的全媒体人才,助推学习型广电行业的迭代共生。

四、结语

总的来说,现代社会对广播电台编辑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广播电台编辑需要认识到自身新闻传播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有价值的新闻,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交互性功能,构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通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并不断优化新闻传播方式和工作理念,更好地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电台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我军的第一部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