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仅凭声音也可呈现推拉摇移
——浅谈广播剧中的运动画面技巧应用

2022-11-16□宋

记者摇篮 2022年5期
关键词:广播剧画面感全景

□宋 薇

广播剧(Radio Drama或Audio Drama,又称放送剧、音效剧、声剧),是一个戏剧化的、纯粹的声学性能的一种艺术形式。广播剧没有可视组件,仅通过演员演播,辅以音乐和音动效的手段,帮助听者想象人物和故事。而广播剧最大的特色也正是仅凭声音,就能给听者营造丰富而宽广的想象空间。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海量的视听作品已让受众的鉴赏水平愈来愈高,也愈来愈挑剔——如何在秉承广播剧独特魅力的基础上,使其更具可听性。

本人从2008年开始在“广播剧的镜头感运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现将一些心得体会归纳出来与同行分享探讨。

一、广播剧制作中镜头感塑造的技巧

我们知道推、拉、摇、移是影视作品常用的镜头运动方式,可分成纵向运动的推镜头、拉镜头、跟镜头,横向运动的摇镜头、移镜头,垂直运动的升降镜头,不同角度的悬空镜头、俯仰镜头,不同对象的主观性镜头、客观性镜头,以及空镜头、变焦镜头、综合性镜头。仅用声音来体现镜头的这种画面感,并非易事。要对广播剧中的不同场景进行空间设计,通过对人声、音乐、音效和动效做出强弱、远近、虚实的技术处理,确认各种层次的组合后,再进行艺术性的包装完善。

1.以《国歌响起》为例

以本人导演的广播剧《国歌响起》(根据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冠军李端事迹创作而成,获得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例进行说明。

主人公李端原为沈阳体工大队篮球运动员,19岁时被爆炸的灭火器炸伤双眼,彻底失去视力。篮球梦想破灭、人生跌至谷底的李端,在深夜醒来,拿着盲杖凭借失明前的记忆来到篮球场,摸到篮球和球架,在自己最熟悉的中锋位置高高跳起投篮,结果重重摔倒在地上……李端在痛苦中哭泣、呐喊、挣扎,最终冷静下来,接受现实并重新燃起生命之火。这场戏时长4分钟左右,场景涉及宿舍、去球场的路上和篮球馆内,后期合成时运用声音营造的镜头画面包含了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大全,以及推、拉的镜头运动方式。

当李端走出宿舍后,盲杖点地的音效节奏替代了脚步声,体现出盲人摸索前行的状态,并适当加入回响,融进了环境底噪,如此一来带给受众的第一听觉为由远及近,空间上则自然过渡出第三视角的全景画面既视感。

李端进入篮球馆时,盲杖点地的声音根据篮球馆的空间特质重新调整了混响比例,切回主观视角,声音虚实结合,营造出近景画面感。接下来的找到篮球、用盲杖触碰篮球架、确定记忆中自己中锋位置等动作,也都按近景的跟镜头手法营造画面感。然后,李端投篮摔倒,盲杖一同倒地,对这些声响的处理,用了近景和全景的快速切换,使得李端摔倒的声音听起来清晰而沉重,盲杖倒地发出的声响在整个篮球场内回荡,一声紧似一声地营造出主人公此刻步入人生低谷的命运之不幸。

而下一组动作中,李端躺在地上绝望的喘息声以及缓慢翻身摸索寻找盲杖的动效,做的是近景以及局部特写处理。伴随着李端清唱《水手》的歌声,他找到盲杖借力起身,盲杖点地的音效变得沉稳有力,并随着歌声不断推向高潮。此时盲杖点地的声音力度不断加强,成为主人公向命运抗争的战鼓声,与他呐喊般唱出的歌声产生和鸣共振……此处拉镜头处理,听觉上,人声在渐远,但人物形象却在共鸣中越发高大起来,加上主旋律音乐的衬托,更加感人至深且耐人寻味,营造出主人公“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2.以《照片中的回忆》为例

同样的场景转换,与《国歌响起》这段慢节奏切镜头处理不同的,是另一部精品广播剧《照片中的回忆》(以我国航母舰载战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飞公司董事长罗阳为代表,讴歌我国航空工业英模“航空报国”精神的单本广播剧,获得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本剧制作难度最大的场景,是展现我国自主研制的舰载机歼-15在辽宁舰航母上首次成功着舰的激动一刻。

剧本将这一桥段设置在全剧的中后部位置,开篇则是着舰后的庆功宴。当航空摄影师徐闯兴致勃勃给大家讲述舰载机着舰时他忍着手指冻僵的痛苦和战机超过140分贝的轰鸣声而举起相机拍照的经历时,噩耗传来,罗总突然病逝,大喜突然转为大悲。

本人作为导演在处理开篇时,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激动场景前移至此,用一个等同电影画面的高强度快节奏片头,接续上庆功宴,加倍体现出大喜的酣畅淋漓,与后面的大悲形成更鲜明的反差。但遇到的问题是,在剧中出现两次同样的场景该如何做出差别?

具体处理如下:为避免重复,我们在开篇音乐缓缓响起时,展现的是海天一色的宏大全景,报题之后,一架歼-15战机穿云而出,镜头由全景转为驾驶舱内的近景,歼击机驾驶员与辽宁舰对话请求着舰,得到许可后驾驶飞机按预定飞行轨迹着舰——此时镜头由内转外,画面也由近景重新切换为全景,并用摇镜头手法,在战机即将着舰时,视角交给急切地站在航母甲板上手举相机的摄影师徐闯,让他在巨大的轰鸣中,通过手里相机快门连拍的声响,再加上战机声响从左至右的立体声处理,体现出歼-15着舰时徐闯与飞机的近在咫尺,表现出这位优秀的航空摄影师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为祖国拍摄下宝贵的历史画面。

歼-15着舰最关键的成败之处,在于战机是否能用拦阻钩挂住航母甲板上的拦阻索,所以我们合成时特别强调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音效。用近镜头加特写画面的手法,通过多种金属音效的叠加,并加以混响处理,在战机轰鸣的背景声中将拦阻钩成功挂住拦阻索的声音清晰表达出来,宏大的音乐配上战机迅速刹车的特效声响,展现出一幅完美着舰的动人画面。而随着战机声渐隐,音乐声继续铺陈,镜头再度飞快拉大全景,受众在听觉中瞬时浮现出辽宁舰在大海中稳如泰山、舰载机在甲板上折叠机翼的层层画面感。

待到剧中再次出现舰载机着舰的桥段,我们在写实的基础上,配以罗阳的心声特意放缓了节奏,声效从震撼转为动情,镜头从全景转为特写。这两个桥段,场景相同但视角不同,前后呼应,让听众在似曾相识中对舰载机歼-15在辽宁舰航母上首次成功着舰留下深刻记忆。

3.以《北上》为例

为了第一时间体现出场景转换的画面感,上述这类切镜头和多方视角的运用,在广播剧中必不可少。但如果只以一种镜头和一类声音为主,能否营造丰富的画面感,为剧本文字增光补色?前段时间本人在导演精品广播剧《北上》(该剧2021年入选中宣部庆祝建党百年优秀广播剧作品名录)进行后期合成时,对不同场景的画面呈现,大胆尝试了“一镜到底”的跟镜头模式。

广播剧不同于电影,为避免出现歧义,笔者决定尝试采用“一镜到底”的手法,既交代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又使画面呈现出流畅感。具体操作如下:先营造整体环境,把轮船运行的声音处理在中层偏下位置,海浪音效在下层位置,海鸥鸣叫声在上层位置,整体做全景处理,体现航拍的画面感;之后,主人公祝华生打开驾驶舱门停顿一秒左右,然后沿着铁质的舷梯向下走(特质音效),表现出他发现了不远处的陶兰(曾经的恋人)正在凭栏观海,要去找她。祝华生的脚步声不停,由下铁质舷梯转为踏在木制甲板上,并用音效呈现出继续走的状态,而众人寒暄的声音在祝华生打开舱门时已经作为背景音,在他的脚步声中,对众人的声音做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渐显及渐隐处理,表现出祝华生从众人身边走过,并在众人结束主要对话内容时刚好走到陶兰身边,开始他们两个人的私密谈话。这种通过脚步声和场景的重叠变换而一镜到底的手法运用,不仅使这部广播剧的听觉上富于变化,戏剧结构也流畅了,逻辑上则更加合理。

同样在广播剧《北上》中还有一处使用了一镜到底的手法,就是在开篇位置。第一段旁白之后要开始展现1948年8月15日在香港物资联合行会议室里中共地下党代表钟老板与沈钧儒、何香凝、谭平山、章伯钧等民主人士秘密协商北上东北解放区事宜的内容。

剧本在这段戏开始的位置给了如下简单提示:

香港街头,车水马龙。

报童:号外,号外,冯玉祥黑海遇难,是谋杀还是意外?号外,号外……

皮鞋声,走进商行。

虽然是一段过场戏,但笔者作为导演考虑的是如何让人一下子听出来是香港?天气如何?人们都在做什么?对后续会议室的剧情究竟能起到怎样的助推作用?于是就做了以下创作:

旁白音乐结束后首先飘进听者耳中的是一段由粤剧名家彭炽权演唱的《瀛台怨》,唱词为“怨恨母后一朝执政把亲情断送堪哀。悲国难,为国哀,叹孤损瘦了形骸”。这样一下解决了三个问题,地域性、年代感和人物状态。用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之哀叹映射出被当时国民党政府软禁在香港的多位民主人士的困境与愁苦。

在粤剧唱腔中加了两声闷闷的雷声,表明了要下雨,为后面剧中提到的“一声惊雷后,大雨倾盆而下”做好铺垫,又展现出下雨前气压很低。此处做大全景展现。

听觉中的镜头感由俯瞰变为下降且平移,旧香港的电车声、汽车声、报童的吆喝声逐渐融入。

在报童的台词中镜头继续下移到贴近地面,此时一个成熟男人的脚步声越发清晰。主人公祝华生此时没有台词,但笔者让他提前出场了。他的皮鞋在石头铺成的路面上坚定地发出声响,代表了促成民主人士北上的大业刻不容缓,而且时间紧迫。此处考虑到南方的天气比较黏湿,又有蒙蒙细雨,因此皮鞋声素材特别选择了带些水声的感觉。

在报童的叫卖声中,皮鞋声由平地转为踏上三级台阶,祝华生推开一扇厚重有质感的门,镜头上移至人物半身位置。在他马上要进入室内时,报童的台词刚好说完。在大门关上的一刻,室外的雷声、雨声、街景杂音等声响收住。

祝华生的动作不停,他收起雨伞时,在联合行一楼大厅放哨的小田向他快步走来,两人简短对话后本场镜头结束。

本场开篇从粤剧响起到祝田二人对话结束,用时32秒,通过复杂的音乐、环境音、动效、声效营造出的画面感很强,按照摇镜头、拉镜头、降镜头、跟镜头、移镜头、升镜头等手法展现出大全景、全景、特写、中景等丰富的画面感,使得广播剧《北上》的开篇如同电影一样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二、声音塑造画面感的成功为广播剧转化为可视性类型作品打下良好基础

多年来,笔者在广播剧后期工作的二度创作中对声音塑造画面感的探索不断加深,受益良多。因此,在将广播剧转化为适合融媒体需求的其他可视性类型作品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比如,2009年,根据广播剧《国歌响起》片段改编的同名小品多次在沈阳市残联组织的活动中展演,广受好评。

2014年,本人导演并主演的广播舞台剧《照片中的回忆》在沈阳公演,来自全国的60多位顶级专家、沈飞集团领导职工代表与数百位观众对此反响热烈,宋晓成功扮演了男主角——我国航母舰载机设计师、沈飞总经理罗阳同志,受到广泛认可和专家高度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播剧《照片中的回忆》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后,记录我国舰载机歼-15的MV《飞鲨》视频面世,笔者惊喜地发现其中展现的舰载机飞行并成功着舰的镜头与笔者在创作广播剧开篇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高度吻合。后来舞台版的《照片中的回忆》第一场戏就用的这段,画面是MV的,音乐和声效都是广播剧中的原声,天衣无缝,演出效果非常好。

2021年,笔者在导演完成广播剧《北上》之后,又投入到该剧衍生项目——《重走北上路》系列网络微视频的创作中。因为在合成广播剧时已经做了大量画面的设定,并得以有效实施,所以当拍摄相关桥段的时候就非常顺利。

还以广播剧《北上》香港物资联合行片段为例:剧中钟老板与沈钧儒、何香凝、谭平山、马叙伦等民主人士协商北上细节,台词量为700多字,时长近4分钟。这一段看似不长,但是几个人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说这么多话,且内容又很重要,千万不能让听众产生疲劳感。于是决定做分镜头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先设定空间大小,确定房间为20平方米左右大小,木质家具,皮沙发,陈设考究。再以听众为中线,确定人物位置:左侧单人沙发上分别坐的是何香凝、马叙伦,右侧沙发上是沈钧儒、谭平山和蔡廷锴。把控这场戏节奏的钟老板站立着,边说话边移动,其他剧中人说话时能很清晰地分辨出各人所处的位置。房间左后墙角处有一座考究的老式座钟。

另外,笔者考虑用音效和环境音配合音乐进行铺叙:户外的雨不时拍打窗子,室内的老座钟滴答声既象征时间的永恒又象征着时不我待,座钟的滴答声时隐时现,与淡淡的钢琴配乐里的节奏完美配合,听感十分细腻。

在进行《重走北上路》网络系列微视频拍摄时,笔者让扮演钟老板和民主人士的演员们按照广播剧中设定的位置进行表演,大家都觉得非常舒服,现场三个机位进行分镜头拍摄时也十分流畅,工作效率很高。

三、结语

本人作为一名广播剧导演,由衷希望将更多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引用到广播剧的制作中,在用声音营造画面感方面也愿意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真心希望广播剧这门独特的声音艺术门类,能在声光影电高效融合的今天,继续永葆青春活力。

猜你喜欢

广播剧画面感全景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全景搜索
论电影配乐之画面感——电影《功夫熊猫》配乐视听作用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