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头阵、走在前、作表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2-11-15程文迪

重庆行政 2022年4期
关键词:两江天府双城

程文迪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党中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一项重大举措。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川渝两地的殷切期望,蕴含着发挥“三个作用”的内在要求,是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的重大使命和强大引擎。作为全国第三个、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理念,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在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中打头阵、走在前、作表率。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指示要求的三点把握

(一)准确把握“双循环”与“双城记”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又特别强调“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一项重大举措。重庆市两江新区、四川省天府新区同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正加速共建内陆开放门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要求,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为一域谋划的战略指引,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准确把握“两中心两地”与“两高两区”的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明确赋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重庆市两江新区正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这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立足两江新区发展优势给予的新目标新要求。“两中心两地”和“两高两区”一脉相承、同频共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要求,充分彰显了两江新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决心,更明确了两江新区未来发展的坐标维度。

(三)准确把握“两高”“两地”“双城”三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了“两高”“两地”“双城”三项重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党代会报告中还提出,推进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市“双城”联动联建,切实增强产业引领、科技创新、门户枢纽、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双核”发展能级。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中的“极核”,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是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两大新区的“大使命”,也是责无旁贷的“大担当”。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重庆市两江新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落实川渝两省市决策部署,提高站位、明确方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扎实、开局良好,双方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与四川天府新区强强联手,共建“江天一色”内陆开放门户

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作为川渝两大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同为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同样肩负着在西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重要使命。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需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更需要两大新区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两大新区率先“云端”连线召开联席会议,率先实现双方调研互访,签订第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开设第一个“两江天府合作示范窗口”等等。从调研走访,到签订协议,到建立机制,到任务推进,各项工作谋在先、干在前。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也于近期召开党政联席会,推动《重庆两江新区 四川天府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2年合作要点》落实见效,率先开展十大重点任务,深化两大新区务实合作,助推国家战略加快整体成势。

(二)产业人才双项携手互助,整合升级区域资源库

携手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坚持把八大产业旗舰联盟作为重要抓手,携手打造汽车、电子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10余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各联盟积极开展对接,集聚入盟企业近500家。携手推进开放联动发展,开行成都、西昌、攀枝花等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鱼嘴铁路货运站开通了成都大湾、城厢、普兴的双向货运班列;果园港公司在成都公路口岸打造无水港,发送班车500余次。两地自贸区法院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联合发布《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指引》《商标侵权纠纷诉讼指引》。携手推进公共服务联动发展,将第三批“川渝通办”311项事项,纳入异地通办综合窗口;打通社保卡互办渠道,建立两地补换卡业务受理机制,巩固定期结算养老转移基金制度,实现转移基金即时到账,上半年办结养老保险关系转入转出1000余人次;开展学校结对活动,共享教学资源,结对学校达到17对、共34所。携手推进人才联动发展,完善人才战略协同机制,为人才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推动职称互认,对持有四川省评定的职称不再进行确认,可直接进行应用。协同开展人才引育,依托两江海外人才服务窗口,联合招引海外人才;组织推荐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参加“国际人才线上行”活动,发布200余个高层次人才岗位。互派干部挂职(顶岗)锻炼。携手推进创新联动发展,加快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推进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引进大学大院大所等高端研发机构累计达到49家。联合产业孵化基地、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协同创新馆、明月坊、明月渡等7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建成投用,云上山麓科创基地、明月湖孵化加速器等53万平方米科创载体启动建设。完善明月湖科创服务中心和科创服务大厅,汇聚易智网等30余家科创服务机构。抓区域科技创新联动,推动与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沪渝协同创新中心达成三方合作,实现重庆、上海、四川等地科技创新资源建立链接。

(三)发挥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两江新区积极发挥国家级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先后与四川省宜宾市、广安市、眉山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宜宾市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鱼复新城与宜宾三江新区联合申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并成功获批,两地“汽车零配件协同配套基地”正式揭牌;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与四川省港集团合资5000万成立物流公司,果园港与宜宾港、泸州港、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在深化港口运营、多式联运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长江上游港口航运物流联动发展的格局;两江新区软件园与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签订《共促软件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果园港与成都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无水港,以汽车产业为基础,探索推进长江港口功能延伸和成渝地区通关便利化。

三、谱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中心两地”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擘画了宏伟蓝图和目标愿景。要紧紧围绕这个战略定位,秉持一家亲、坚持一体化,发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示范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深化各领域协同、全方位合作,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一)发挥旗舰作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整合优化重大产业平台,发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分别是重庆、成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集聚了“双城”最精华的产业板块、开放要素、创新资源、开发空间,是“双核”中的“极核”。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在唱好“双城记”中要担当重任,积极打造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引领“双城”带动“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两大新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产业基础雄厚,合力做大做强,有利于稳定经济大盘,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要突出产业联动。两大新区将围绕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两地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供需对接、推动汽车芯片、“大小三电”等核心零部件互为配套,推动传统配套企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整车企业在成渝地区的零部件采购占比,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方向,加强研发创新和补链成群,提升终端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携手发展数字经济,加强两江软件园与天府软件园合作,打造数字经济资源对接平台,构建两地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共同推动文创会展、现代金融、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支柱引领、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要突出交流互动。更好发挥八大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展会、高峰论坛、创新创业赛事、商业推介、消费促销等活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开展交响音乐会、川剧艺术展演、文化旅游惠民等系列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强化干部人才互动,联合开展主题沙龙、人才交流、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促进两地干部人才观念互通、思路互动、作风互鉴,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二)发挥引领作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是党中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七大战略任务中提出的重要要求。《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两江协同创新区”。

一方面要突出协同创新。成都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是打造西部科学城的重要平台,创新资源集中,创新创业活跃。两江新区将继续强化两大新区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依托两大创新平台聚集一批大科学装置、高端研发机构和高精尖团队,共同参与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共用科技创新平台和大型科研设备,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联动全域创新赋能。突出产业创新和应用创新,聚焦两地重点产业方向,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各项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深化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与两江新区明月湖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同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开展技术推介和成果对接等交流活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良性循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另一方面要突出项目合作。项目是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大新区将加强项目统筹和科学调度,建立健全项目联系服务机制,加快推动华能两江燃机二期、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两地17个共建重大项目早日见效。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库,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入实施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共同抓好项目招商统筹,用好智博会、西洽会等活动平台,积极推进招商政策共通、资源共享,共同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三)发挥枢纽作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强调“要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纲要》明确提出,“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为重点,优先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两大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理应在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中走在前列。

一是提升开放通道能级。发挥果园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构建铁水、水水联运通道,打造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基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着重与天府新区携手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充分发挥果园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天府综保区等平台作用,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共同探索推进长江港口功能延伸和成渝地区通关便利化,深入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2022年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五周年,五年来,两江新区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25项,其中6项在全国全市进行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型产业量质齐升。同时,与天府新区将携手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深化区域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两江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合作机制,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积极承接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协同推进“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等一批改革事项,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出经验、出成果,联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四)发挥示范作用,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等,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首提地,两江新区正在建设智慧之城。未来,两大新区将突出城市更新、治理创新,推动共建公园城市和智慧城市样板取得新成效。

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江新区将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坚持“绿化加文化”,加快完成老旧围墙“推墙见绿”、嘉陵江滨江生态长廊贯通。坚持“便民更利民”,持续推动8个直属街道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建成重庆首座高星级绿色智慧停车综合体。坚持“国际化高品质”,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高品质配套设施。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两大新区将持续深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共同建设成渝协同重大教育改革试验项目,开展“智慧教育共进计划”,推进更多事项“川渝通办”,深入实施便捷生活行动,着力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

围绕共建现代城市样板,两江新区将持续把城市融入自然、把自然引入城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为方向,突出以人为核心增强城市品质配套,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门户”“智慧之城”“百园之城”“人文之城”,推进“人产城景”融合,向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目标迈进,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大新区也将继续互学互鉴、优势互补,在两地互设智慧城市与公园城市建设示范点位,运用好智能要素,推进多领域数据共享,保护好生态本底,共同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智慧之城”和“公园城市”样板。

猜你喜欢

两江天府双城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重庆.两江之星”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医者颂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春游天府国
桂林市两江四湖规划布局研究与探讨
梦想,从天府启航